吳泳奇++楊東博
摘 要:在工程建設施工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有時不可避免的要進行冬期施工,若防凍措施采取不當,極易給工程質量造成隱患或出現質量事故。《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規范規定,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天穩定低于5℃即進入冬期施工。本文就冬期施工前及冬期施工混凝土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進行探討。
關鍵詞:冬施、混凝土防凍、測溫
一、作好冬期施工前的準備工作
1.在工程即將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做好技術準備工作和材料準備工作,把不利的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要提前收集當地冬期的氣象資料,了解當地的氣溫變化、持續時間、最低溫度以及最大風、雪等資料,還要了解施工過程中未來一周的天氣變化,只有這樣才能作到防患于未然。
2.作好冬期施工技術文件的編制工作。在工程進入冬期施工前,要提前編制好冬期施工方案,作為冬期施工的技術指導性文件。施工方案或技術措施包括以下主要內容:施工材料的進場計劃;熱源、設備計劃和部署;冬期施工人員培訓計劃;工程質量的控制要點;冬期安全生產的要點;施工工序及進度安排;各分項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技術措施。
3.作好人員培訓和技術交底工作。
(1)冬期施工由于在負溫下進行作業,不了解或不熟悉冬期施工規律,極易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為保證工程質量,冬期施工前必須進行人員培訓,培訓內容為:
(2)進行技術交底的目的是防止施工操作人員違反冬期施工規律,造成操作不當,人為的造成質量事故。施工前技術交底的重點是:①原材料的使用方法,②原材料的加熱或保護,③原材料的測溫或成品的測溫,④成品的保護或養護工作
4.作好原材料的檢驗復試及材料的配合比。在冬期施工中各種原材料需要進行復試的必須進行復試,以防不合格的材料使用在工程中。另外在冬期混凝土施工中經常要使用一些外加劑,隨著氣溫的不斷變化用量不一,如果不復試,直接用于工程,將有可能給工程帶來嚴重后果,要消除引起工程質量隱患的因素,對工程中使用的原材料進行重新復試是必要的。要做好冬施配合比,例如:氣溫在-50C、-100C、-150C情況下的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在不同的負溫下使用不同的冬施配合比。
二、冬期施工方法
1.混凝土的配置要求
(1)冬施澆筑的混凝土,應嚴格控制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混凝土優先使用普通硅酸鹽水泥拌制,水泥標號不得低于42.5,最小水泥用量不低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55,并摻加防凍劑。
(2)拌制摻外加劑的混凝土,如外加劑為粉劑,可按要求摻量直接撒在水泥上面和水泥同時投入.如外加劑為液體,使用時應先配制成規定濃度溶液,然后 根據使用要求,用規定濃度溶液配制成施工溶液.各溶液要分別置于有明顯標志的容器中,不得混淆.每班使用的外加劑溶液應一次配成. 為避免防凍劑中氯鹽及堿含量對鋼筋的腐蝕侵害,要選用無氯、低堿或無堿的防凍劑。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外加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從拌合水中扣除。
2.混凝土的運輸、澆筑及養護、試驗
(1)混凝土運輸車輛要有保溫措施,一般采用保溫棉毯和帆布。運輸過程中,要盡量減少運輸時間和周轉次數,避免熱量損失過多。
(2) 混凝土澆筑前先清除鋼筋和模板上的冰雪,澆筑后要及時進行覆蓋,用塑料布先蓋一層,再覆蓋一層草簾或保溫棉,采用的保溫材料草簾、保溫棉等應保持干燥。在模板外部保溫時,除基礎可隨澆筑隨保溫外,柱子必須在設置保溫材料后方可澆筑混凝土,鋼模表面可先掛草簾、保溫棉等保溫材料并扎牢,然后再澆筑混凝土。當氣溫在-50C時,采用綜合蓄熱法進行養護,需要覆蓋兩層以上的草簾或保溫棉;當氣溫低于-100C時需要覆蓋三層以上;氣溫低于-150C宜采用暖棚法養護混凝土。
(3) 采用綜合蓄熱法進行混凝土的養護,即在混凝土中摻加合理的防凍劑,利用原材料加熱及水泥的水化熱的熱量,通過適當保溫,如用塑料布先蓋一層,再覆蓋一層以上的草簾或保溫棉,延緩混凝土冷卻,使混凝土溫度降到設計規定溫度前達到預期要求強度。當溫度降至超過-100C以上時,蓄熱法滿足不了要求時,采用暖棚法施工。
(4)暖棚法養護,對于高空、高層建筑施工的砼,使用暖棚法養護難度很大,主要適宜地面以下或低空施工的混凝土工程。暖棚法施工時,使其棚內最低溫度不得底于+50C,要保持一周以上時間,使其混凝土的強度達到受凍臨界強度。
(5) 拆模時混凝土強度不得低于混凝土受凍臨界強度,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及時覆蓋,使其緩慢冷卻。,砼受凍時其臨界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標準值的30%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當室外最低氣溫不低于-15℃時,不得小于4.0N/mm2。
3.冬施測溫要求
綜合蓄熱法養護的混凝土,從混凝土入模開始至混凝土達到受凍臨界強度,或混凝土溫度降到0℃或設計溫度以前,應至少每隔6h測量一次。
摻防凍劑的混凝土在強度未達到4.0N/mm2以前每2h測定一次,以后每6h測定一次。
室外溫度及環境溫度同混凝土養護溫度測定次數,但不少于4次/天,此外還需測最高、最低溫度。暖棚法養護溫度測定,每2小時測一次棚內外溫度。
混凝土出機溫度、澆筑溫度、入模溫度每一工作班至少4次測溫。
4.冬施測溫方法
(1) 混凝土測溫時按測孔編號順序進行。
(2) 測溫孔要有明顯的標記,并要妥善保護測溫孔洞和預留管。測溫時溫度計插入孔中不少于5分鐘,讀數時應先用手捏住刻度位置,然后迅速讀數,作好記錄。
(3) 測溫后應立即將測溫孔塞緊,并蓋好保溫材料。
(4) 夜間測溫要有足夠的照明設備、測溫應由兩人進行。
(5) 測溫要按規定時間進行,測溫記錄要準確無誤。
三、混凝土工程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重點
1.控制好原材料的加熱溫度。冬期施工對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熱是保證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的重要因素,在施工過程中要確定原材料的加熱溫度,作好加熱措施,定時進行溫度測量,保證加熱溫度達到要求。
2.控制好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施工中作好混凝土澆筑入模溫度,一般不應低于5℃,溫度過低,則容易造成新澆混凝土冷卻過快,使混凝土在很短時間內降至冰點溫度而影響混凝土早期強度增長。
3.作好試塊的留置工作。根據規范冬期施工試塊留置不少于2組(六塊),與結構同條件養護,分別用于檢驗受凍前混凝土和轉入常溫養護28天的混凝土強度。
4.加強成品的養護。冬期混凝土的養護管理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重要措施,新澆筑的混凝土,一是作好覆蓋保溫工作,并經常檢查,二是作好混凝土的測溫工作,隨時掌握混凝土的內部溫度,保證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凍。
四、結語
在工業及民用建筑中,業主為了早投產,早見效益,往前搶施工進度,不可避免的要在冬期施工。但是,如果不提前準備和防范,會影響工程質量、進度,措施不當會給工程質量帶來隱患,因此,在工程即將進入冬期前作好防范,在施工期間作好控制是必要的,是保證工程質量必須的措施。
參考文獻:
[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規程》(JGJ104-97).
[2]王偉,試論冬施混凝土的注意事項《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