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倪浩
5日,百度首次公布其著力打造的無人駕駛汽車Apollo計劃的整體戰略,該計劃開放路線圖也同時對外公布。因“李彥宏乘坐無人駕駛汽車遭交警調查”成為坊間熱議話題。
4月份,百度在2017上海國際車展上第一次對外宣布了Apollo計劃,稱將為汽車行業及自動駕駛領域的合作伙伴提供一個開放、完整、安全的軟件平臺,幫助他們快速搭建一套完整的自動駕駛系統。陸奇5日對外宣稱,自4月份以來,百度Apollo計劃吸引了業界廣泛的關注和參與,生態規模不斷壯大,已獲得了50多個企業及機構加盟。
當前,谷歌、優步、蘋果、特斯拉、通用、沃爾沃等公司均在測試無人駕駛汽車,各家或自行開發無人駕駛系統,或基于別家公司的系統,開發無人駕駛汽車整車。根據資訊服務公司IHS的預測,2025年全球無人駕駛汽車銷量將達到23萬輛,整個市場規模將達到2000億至1.9萬億美元,而中國的市場份額將達到24%。
招商證券分析師彭琪向《環球時報》記者分析說,百度有望打破傳統巨頭技術領先的格局,建立起類似谷歌的“安卓聯盟”,對國際巨頭產生不小的壓力。與谷歌和蘋果相比,百度實力稍遜。“三家企業最終將出現同臺競技的格局,潛在的目標市場主要存在于20萬元以上的合資車和外資車中,但這部分群體很有可能更傾向于選擇谷歌或者蘋果”。
當天,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展示了一段乘坐的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五環行駛的視頻。有媒體報道稱無人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違規并線,且被警方介入調查,但百度方面稱駕駛位置其實有人乘坐,只是雙手沒有觸碰方向盤。
國外的無人駕駛汽車一般在封閉、半封閉的場地模擬真實道路環境測試,或者取得許可后在實際道路上測試。美國《商業內幕》網站稱,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表示,任何無人駕駛技術開發商在公路上測試無人駕駛車輛前,都必須先獲得其批準。目前,該管理機構已經為多個公司發放了測試許可。彭琪表示,目前中國的法律環境下,無人駕駛汽車上路還沒有法律依據。▲
環球時報2017-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