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嫻靜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現代服務業推行“營改增”政策的意義,然后從稅負、服務定價及消極影響等方面探討“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相關影響,最后提出應對“營改增”政策的相關措施,以期為企業應對“營改增”提供參考,從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營改增;現代服務業;影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2.002
[中圖分類號]F812.42;F7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0194(2017)12-000-02
1 現代服務業推行“營改增”政策的重要意義
為了促進現代服務業的蓬勃發展,避免重復征稅的現象發生,幫助企業降低稅負,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把“營改增”的基本原則確定為“合理設置稅制要素,改革試點行業總體稅負不增加或略有下降”。財政司的數據表明:截至2016年8月底,“營改增”減稅效果明顯,減少稅收共計8 905億元。
“營改增”首先在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生產性現代服務業開展試點。此政策的推行,將對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起到推動作用。而對第三產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扶持,將會加大現代服務業的蓬勃興起。
“營改增”稅制改革將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化舞臺上的競爭力。同時,推動我國的稅制改革與國際世界接軌,對我國各個企業在國際化戰略推行方面及在國際市場上展開公平競爭奠定堅實的基礎。
2 “營改增”對現代服務業的相關影響
2.1 對現代服務業稅負方面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對處在不同類型行業中的企業來說,帶來的稅賦影響是各不相同的。以許多現代服務企業來說,此次稅制改革對自身是有利還是有弊需要分情況考慮。
對部分現代服務業的一般納稅人來說,原來征收的營業稅稅率為5%,改征增值稅后,稅率調整為6%。現假設可以取得的可抵扣發票的平均進項稅稅率為6%~17%,通過計算,可以大致估計出它的稅負平衡點為4.54%~11.67%。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經過測算,當某個現代服務企業的含稅成本與收入的比值低于稅負平衡點時,企業的稅負會有所提高;反之,企業的稅負則有所降低。因此,在具體實行“營改增”后,大多現代服務業企業會選擇較高的進項稅稅率區間,從而獲得較多的進項稅進行抵扣。
2.2 對現代服務業服務定價方面的影響
從稅種性質劃分來看,營業稅和增值稅都屬于流轉稅,但兩者也存在較大不同,主要體現在:營業稅是價內稅,而增值稅是價外稅。由此,“營改增”政策實施以后,對現代服務企業的服務定價將產生較大影響。
以現代服務企業的一般納稅人為例,稅制改革前,是按照營業收入的5%計算企業所需繳納的營業稅;實行“營改增”后,改為繳納增值稅,且稅率提高到6%。當企業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時,向顧客收取的費用需要分解為兩部分:一部分為貨款或服務費,另一部分為增值稅款。也就是說,比較稅改前后,如果向客戶開具相同金額的發票,發票總金額中有一部分是增值稅額,在實際工作中要進行價稅分離,剔除增值稅額,剩余的部分才是企業的實際營業收入,與之前確認的營業收入相比有所減少。
施行“營改增”對現代服務企業的利潤有所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企業需要財務部門與銷售部門共同制定相關價格政策。在新的稅制改革形勢下,企業要對服務定價進行有效調整,通過相關測算,適當調整服務價格,確保在“營改增”過程中其利潤不會受到不利影響。
2.3 對現代服務業其他方面的消極影響
施行“營改增”后,對企業帶來了諸多好處,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稅制改革初期,仍會出現許多問題。特別是針對服務業,也存在一些消極影響,需要企業及時提出對策,消除不利影響。
在稅制改革前,現代服務企業主要繳納營業稅,企業可以隨時去地稅局購買營業稅發票,數量在50張左右,且發票的單張金額也較大,企業的稅務人員對此工作流程比較熟悉。但在實施“營改增”后,企業需要到國稅局開具增值稅發票,現代服務企業在領取增值稅發票時手續比較繁多。在初始時期,企業能獲得的增值稅發票數量較少、金額有限,這給原本還不是很熟悉業務的稅務人員工作帶來了較大的困擾。
“營改增”稅制改革政策的出臺,主要是為了優化我國產業結構,并通過結構性減稅,達到降低企業負稅的目的。但在實施過程中,一部分企業的負稅不減反增。部分現代服務企業的主要成本來自人力資源費用、房屋的租金等費用等,且這部分費用的支出大多都不能進行抵扣。
在實際工作中,一些現代服務企業在營業過程中也不需要大量購置大型機器設備作為企業的固定資產,因此,不會帶來相應進項稅的抵扣。總體來說,現代服務企業的成本構成中,固定成本是主要構成因素,且也不能產生可以抵扣的進項稅額,導致可以抵扣的成本相對較低,這也變相增加了企業稅負。
3 現代服務企業應對“營改增”政策的措施
3.1 加強企業的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給企業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使企業面臨諸多風險。為了避免財務核算風險,企業應從多方面規范財務管理。首先,要加強對企業財務人員的培訓,使其熟悉相關稅制改革的規定,嚴格按照要求進行規范納稅,減少和避免一些不合理的納稅行為。其次,做好審計部門的相關工作,真正開展有效的審計,確保企業的財務操作都按照規范執行。
3.2 加強企業對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提高抵稅意識
企業要嚴格遵守增值稅發票的有關管理規定,按照要求開展增值稅發票的開具、認證、取得與抵扣環節的納稅工作。在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環節,企業要做到積極索要發票,避免無法取得應有的發票而增加稅負負擔。取得的進項發票,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有效認證,及時入賬。要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工作,保證企業的經濟效益。
3.3 加強企業的納稅籌劃意識
現代服務企業要加強納稅籌劃的意識,納稅人員要全面了解我國的稅收政策,盡可能減少企業稅負。企業要重視對合作商的選擇,合理選擇合作伙伴,減輕自身的納稅負擔。現代服務企業應盡可能地選擇可獨立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一般納稅人,取得進項稅額的抵扣。在與無法開具發票的合作商進行合作時,也要盡可能地取得價格上的優惠。
綜上所述,“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的影響較為深遠。在新形勢的要求下,企業需要在工作中不斷加強對稅務風險的防控,重視內部控制機制,優化產業結構,以有效保證“營改增”政策的實施。
主要參考文獻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在全國開展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稅收政策的通知[Z].2013
[2]邢秀麗.“營改增”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影響及應對措施[J].中國集體經濟,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