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翔
摘 要:“一帶一路”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解決農業問題和發展西部地區經濟都是我國當前工作的重點,這些問題可以通過發展西部地區農產品貿易來解決。但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較為落后,成為了這一發展過程中的瓶頸。通過對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中的物流網絡、物流模式、物流技術和組織建設等方面的建設,可以提高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促進我國總體戰略目標的實現。
關鍵詞:“一帶一路”;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
中圖分類號:F304.3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The Belt and Road”, the agricultural problems, and the western development are three important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could be solv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trade in the west area. But the poor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s a hinder in the developing process. The logistics network, logistics mode,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logistics organization should be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logistics in the west area will be enhanced, and“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will more likely to reach.
Key words:“the belt and road”; the west area; agricultural logistics
0 引 言
“一帶一路”中,“一帶”指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的頂層戰略設計,主要目的是開展與相關國家間的友好合作,加強與相關國家間的經濟合作與貿易往來,促進沿線各國共同發展共同繁榮。“一帶一路”戰略是我國重要的戰略部署,是我國今后各領域的工作重點。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我國的基本問題是農業問題。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中,繼續鎖定“三農”問題,提出“把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作為新的歷史階段農業農村工作主線”。可見,如何更好地促進農產品的銷售是政府工作的另一個重點。
我國的西部地區在地理上處于“一帶一路”的關鍵位置,是“一帶一路”的門戶。同時,西部地區都屬于農業大省,農業在西部地區占有重要地位。對于西部地區來說,發展農產品物流、促進農產品流通既是“一帶一路”戰略帶來的重大機會,也肩負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的重要使命。
1 “一帶一路”與西部地區農業的關系
目前為止,尚未給“一帶一路”劃定一個確切的地理范圍[1],一般認為“一帶一路”包括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蒙俄、東歐、中歐以及中東等區域。“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普遍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有著悠久的農業文明,不管在世界農業生產還是農產品需求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聯合國貿易與發展理事會(UNCTAD)的數據顯示[2],中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的農產品主要是蔬菜、水果和魚制品,進口的農產品主要是軟木及木材、天然橡膠、固態植物油脂和紡織纖維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我國重疊的農產品種類較少,雙方在農產品交易上有較大的互補性,存在較大的農產品貿易空間。事實上,UNCATD的統計數據表明,截止2014年,我國從“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農產品達400億美元,且年增長率為13%;而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口的農產品達220億美元,年增長率為12%。可見,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農產品貿易已具有相當基礎,且發展勢頭迅猛。
西部地區指我國四川、重慶、云南、貴州、陜西、甘肅、寧夏、新疆、西藏、青海。西部地區耕地面積和草原面積大、水資源豐富、日照強,是我國蔬菜、水果、花卉和棉花等農產品的主產地。但是,以農業為主的西部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與東部地區經濟發展差異大,東西部經濟的不均衡發展已成為我國經濟運行和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中央提出“西部大開發”戰略,大力發展西部地區經濟,試圖解決這一問題。作為以農業為主的地區,要發展經濟,主要還是發展農村經濟,促進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也就是說,農產品貿易是西部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方面。
在地理位置上,西部地區直接與東南亞及東亞地區接壤,是“一帶一路”在中國的門戶。要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農產品貿易,西部地區不僅是必然的中轉站,也是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地。在“一帶一路”戰略下,在西部大開發的推動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生產和銷售必須有一個質的提高。
2 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是農產品流通的瓶頸
農產品貿易中,物流是一個重要環節。農產品價值量低、體積和重量大、倉儲和運輸要求高,相對工業品來說,農產品貿易更依賴于農產品物流。對于西部地區來說,要利用“一帶一路”的歷史機遇實現經濟的發展,要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應有的作用,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發展農產品貿易是必由之路。但農產品物流已成為農產品貿易發展中的瓶頸。我國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物流基礎設施較落后。經過近年的大力建設,現在西部地區的大部分農村基本實現了村村通公路,較發達的地區還提出了戶戶通公路的目標。但是,與東部發達地區的農村相比,這些公路數量還是太少,而且道路等級較低,路基窄、彎道多、坡度大,大型貨車難以行駛。同時,西部地區的農村中用于物流的專業設備較落后,運載效率低,冷鏈等物流方式鮮有使用。這些較為落后物流基礎設施大大制約了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效率的提升。
(2)農產品物流網絡化程度低。在西部地區的農村,由于路網密度低,多數地區只有唯一一條公路與外界相通,所以基本沒有形成交通網,以致兩地間貨物的運輸需繞行很遠的距離。加上轉運點、農產品物流中心等物流網絡節點建設的落后,整個農產品物流系統的網絡化程度低,造成農產品物流成本高,且運輸時間長。
(3)農產品物流企業缺位。我國農產品物流模式主要有三種[3]:自營物流模式、第三方農產品物流模式和農產品物流園區模式。在西部地區農村,由于信息化程度低,農戶組織程度也不高,所以基本采用的是自營物流模式,即農戶都是自種自運。由于缺乏第三方農產品物流企業提供的專業服務,農戶的大量時間和精力都消耗在運輸和儲存農產品中,而無暇考慮如何提高農產品質量,更無時間考慮如何調整所生產農產品的種類。
(4)農產品流通加工的層次低。流通加工對農產品有重要意義,通過流通加工可以大大減少農產品的無效運輸,并降低運輸和儲存的要求、延長保鮮時間。但是由于設備、技術等方面的落后,西部地區農村中對農產品流通加工的層次很低,甚至很多農戶基本不進行流通加工。這造成大量的運能浪費在運送泥土、根莖等無效物資上,同時也使農產品的附加價值低,經濟效益差。
(5)農產品物流規模小。我國農產品生產主要還是由農戶分散進行,分散的農戶一般獨自將農產品投入市場,缺乏規模效應[4]。由于思想觀念的落后和制度建設的滯后,西部地區農戶的組織性比發達地區更低,農產品物流的規模太小,無法利用大型設備,缺乏規模效應,造成農產品物流的成本高、效率低。
3 發展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方法
發展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具有重要意義,是西部地區對外農產品貿易的基礎,是西部地區在“一帶一路”戰略發揮重要作用的保障。基于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現狀,要提升物流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質量,應加強以下幾方面的建設:
(1)加強農產品物流網絡建設。加強農產品物流網絡的建設,關鍵是加強線路的建設和節點的建設。一方面應加強西部地區農村公路的建設,合理規劃農村公路,在設計時適度超前,以滿足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應加強農產品流通中心的建設,建設更多的農產品物流園區,并改造現有的農產品批發中心。這樣可以使公路連成農產品物流網絡,使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效率、規模得到提升,成本得以降低。
(2)發展多種農產品物流模式。現在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基本都是由農戶自己完成。要提高農產品物流的效率,應該將農產品物流交給第二方物流或第三方物流來完成。具體措施可以是鼓勵大型超市直接到農戶家里運輸農產品,發展農超對接的農產品物流[5];也可以積極引進并發展專門為農產品提供物流服務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鼓勵成熟的物流企業發展農產品物流服務[6]。通過發展多種形式的農產品物流模式,可以促進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
(3)使用先進的物流技術。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中,所采用的技術基本上還是一些原始的方法,至多也只是運輸工具發生了一些改變。而現在的物流行業,運輸、倉儲、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各個方面都有了大量成熟的先進技術,其中很多技術在西部地區的農產品物流中都具有應用前景。包括冷鏈運輸、真空包裝在內的物流技術都應在農村大力推廣。對于農產品物流技術,應當作為重要的農業技術進行推廣,以增強物流資源的整合,實現規模效應。
(4)加強農戶合作組織的建設。在我國,特別是西部地區,農村都是以戶為單位進行生產,農戶間的合作一般僅限于耕牛的相互借用和農忙時的簡單互助,農產品物流方面基本不存在合作關系。這樣產生的問題是農產品物流規模小,無法使用大型設備,物流效率低下。在美、日、歐等發達國家,存在大量農業協會和農業合作社等組織,為農產品物流的專業化運營提供了基礎[7]。在我國的西部地區也可以加強這種農戶間合作組織的建設,為農產品物流的專業化、機械化提供發展的空間。
4 結 論
“一帶一路”是我國的重要戰略,發展西部地區經濟是我國的一個重要問題,解決農業問題是我國當前工作中的一個重點。發展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對這三個問題的解決都能起到促進作用,具有重要意義。在西部地區農產品物流的發展過程中,應在物流網絡建設、物流模式、物流技術和組織建設等方面開拓創新,以使農產品物流滿足西部地區農產品貿易的需要,使西部地區農村得到發展,并在“一帶一路”戰略中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公丕萍,宋周鶯,劉衛東. 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的商品格局[J]. 地理科學進展,2015(5):571-580.
[2] 何敏,張寧寧,黃澤群. 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J]. 農業經濟問題,2016(11):51-60.
[3] 施先亮. 我國農產品物流發展趨勢與對策[J]. 中國流通經濟,2015(7):25-29.
[4] 王冬. 農產品物流能力形成及提升機制研究[J]. 價格月刊,2015(1):68-70.
[5] 黃體允. 農超對接模式下生鮮農產品的物流優化探討[J]. 物流技術,2013(9):25-28.
[6] 劉艷,夏宇. 快遞企業參與我國農產品流通的模式[J]. 中國流通經濟,2015(10):96-102.
[7] 張維. 借鑒國外經驗發展中國農產品物流[J]. 世界農業,2015(8):2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