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東+金國志+井亞社+翁奇
摘 要:目前我國煤礦安全事故屢屢發生,煤礦在生產過程中受到煤塵、瓦斯、火及其他災害的威脅,因此,“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加強“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保證煤礦的安全生產。本文首先闡述了“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生產的重要性,其次分析了“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關鍵詞:煤礦;一通三防;安全生產;應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062
據統計,每年因瓦斯事故引發的死亡人數占煤礦總事故死亡人數的四成以上。煤炭生產管理中安全生產是十分重要的,“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具有重要意義。“一通三防”指的是在煤礦生產時防治煤塵、防治瓦斯、防火和礦井通風安全管理工作的簡稱。煤礦之所以頻頻發生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很好的落實“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因此,煤礦企業應加強“一通三防”技術的應用和管理,保障煤礦的正常生產,促進煤礦企業的健康發展。
1 “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生產中的重要性
“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生產中是十分重要的,主要體現以下幾點:一是礦井通風作為防治煤礦生產中安全隱患的基礎,做好礦井通風工作可以有效地預防瓦斯、煤塵和滅火,通過礦井通風可以將井下的有毒有害氣體很好的排除,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為井下人員,保障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在實際工作中,應首先掌握井下氣體濃度、溫度和風量等參數,對各項數據進行認真分析,建立科學的數學模型,并結合以往礦井通風的經驗和教訓,認真做好井下通風工作。二是當瓦斯在井下不斷積累到達一定濃度后,遇到井下的明火就極易產生爆炸。如果僅依靠井下同分來防止瓦斯含量高的問題那么還是不夠的,因此還應采取瓦斯抽放的方式來降低井下的瓦斯含量,避免發生瓦斯爆炸的事故。三是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國部分礦井已經將礦井監控技術應用在生產過程中,并建立完善的管理系統,對井下事故的預防有著極大的作用。
2 “一通三防”技術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應用
2.1 優化通風系統
(1)對于礦井自身的回風系統,應根據礦井實際的分布規律來進行科學的調整,合理優化井下通風系統。礦井通風系統的設計需要依據瓦斯的含量和涌出量來確定,目前我國應用較多的通風系統有U型與U+L型,煤炭企業在通風系統設計過程中應依據不同地質條件選擇適合的通風系統。
(2)應認真檢查可能造成通風事故的隱患。工作人員在生產作業中應嚴格按照礦井生產所制定的相關規定來執行,將礦井生產中的安全隱患盡可能的消除。通過安全隱患的排查可以及時的發現礦井通風系統中存在的安全問題,并能夠及時的處理。對于掘進通風,主要是依靠局部通風機來進行的,但如果局部通風機在使用過程中發生故障,不能正常工作,那么就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事實證明,礦井安全事故中瓦斯爆炸與掘進工作面煤塵占有相當大的比例,因此對于掘進通風工作要加強監察力度,保障礦井通風系統的正常運行,具體工作包括:檢查通風機安裝位置、機電防爆性能和循環風工作是否正常等。
2.2 加大瓦斯的治理力度
做好煤礦生產時瓦斯事故的預防,首先要保證回風流里CO2的濃度不超過1.5%,瓦斯的濃度不超過0.8%,如果回風流里瓦斯濃度和CO2的濃度超過了限值,應盡快組織井下生產人員撤離,并進行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煤礦生產中破壞最大、發生最多的就是瓦斯爆炸事故,因此要采取必要的瓦斯防治措施。
(1)對于瓦斯異常區域應加強管理。一般來講,瓦斯涌出情況很難提前預測,如果發生瓦斯涌出情況將是十分危險,煤礦企業應認真研究以往瓦斯涌出的情況,總結瓦斯涌出的規律,同時在工作中還應根據井下斷層、地質構造以及采掘工作面來分析瓦斯涌出的影響因素,有針對性的制定防治措施。(2)瓦斯管理應突出重點。對于瓦斯含量較大的區域應加強管理,根據煤礦企業的管理經驗,對瓦斯含量較高區域應制定科學的瓦斯管理和生產設備標準,還可以通過在回采工作中安裝排風設備等,使瓦斯的濃度降低,預防瓦斯事故的發生。
2.3 加強防火滅火工作
礦井中如果發生火災那么危害也是極大的,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火災發生后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如果火災遇到大風還會更加難以控制,對井下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煤礦生產時發生的火災原因主要分兩類,內因火災和外因火災,需要首先弄清楚火災發生的原因,在針對性采取相應的措施。
2.4 加強粉塵治理
粉塵治理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工作:降塵、減塵、阻塵、捕塵和排塵。減塵是礦井防塵工作的基礎,在生產過程中應盡可能降低粉塵的產生量,可以有效的避免粉塵危害人身健康。主要的減塵方法有:預濕注水和水封爆破。降塵工作也十分重要,礦井煤塵處理中通常采用水幕降塵的方式,水幕降塵工作能否順利進行,主要在于礦井生產過程日常維護是否到位。同時還可以定期清掃煤塵聚集較多的區域,嚴格控制該區域的煤塵管理。排塵方法是利用引風排塵的方式,對通過降塵、減塵和捕塵措施還未去除的游離粉塵進行治理,排塵主要方法就是加大通風量,并選擇適合的風速。捕塵是將空氣中的粉塵收集后進行專門處理,捕塵主要應用的設備是濕式除塵風機和除塵器。阻塵的方式主要是針對井下人員的防護手段,工作人員通過佩戴防塵口罩等有效防護粉塵對人身造成的危害,同時還可以使用方爆破技術措施。
3 結語
煤礦企業的生產經營過程中,安全生產工作應放在首位,將煤礦“一通三防”技術有效的應用到煤礦生產中,對煤礦安全生產意義重大。隨著我國煤礦開采技術不斷提升,開采的難度也越來越大,煤礦企業應提高“一通三防”技術水平,在實踐應用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實現煤礦企業的安全生產,促進我國煤礦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班柳青,李國明,白星.“一通三防”工作在煤礦安全生產中的重要性[J].內蒙古煤炭經濟,2015(01).
[2]周英博.煤礦安全生產中的“一通三防”安全體系研究[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2(06).
[3]李騰飛,崔松濤.煤礦“一通三防”工作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措施[J].山東工業技術,2016(23).
[4]侯濤.淺析煤礦一通三防工程的技術革新與進步[J].能源與節能, 2017(03).
作者簡介:周海東(1984-),男,本科,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通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