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宇輝
摘 要:我國安徽省祁門黟縣地區是皖南地區最重要的多金屬找狂成礦地帶。通過對該地區的礦區進行測量工作,分析研究表明祁門廖家地區出露的地層巖性的組織以及沉積的特征,初步確定了該礦區的基本構造以及主要控礦構造等等。此文就祁門地區成礦的背景、控礦因素、找礦的標志以及其找礦的方向進行簡單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祁門地區;成礦;地質背景;找礦方向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2.099
祁門縣處于皖南西南部,介于北緯29°35'—30°08'跟東經117°12'—117°57'之間。該地區的東北部分與黟縣接壤,東南部分跟休寧縣為鄰,西北部分連石臺和東至縣,西南部分迄省境,跟江西毗鄰。東西寬大約59.9公里,南北約為74.8公里,形似楓葉,總體面積月2257平方公里,該地區處多雨地帶,屬于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該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有多金屬礦、釩、銅、錳等礦化點。銅礦點主要有壁坑、宕里等地區。這些礦點都是經過332個地質隊的調查的結果。祁門地區現在已知的礦產大多數都分布在物探推測的斷裂的附近、隱伏在巖體的邊緣。
1 祁門地區成礦地質背景
贛東北斷裂在西北側,祁門斷裂地帶是以南部分。地區內出露地層主要是構成基底的中元古代溪口巖群淺變質巖系,中生代陸相地層。巖漿巖主要是燕山中晚期形成的中小型酸性花崗巖。省內僅僅出現一些小的巖株,大多數受到東西向斷裂和東北向斷裂的影響,常常在兩個斷裂交匯處出現巖漿入侵的情況較多。該區域的脈巖相對較多,主要是石英斑巖、石英脈、花崗斑巖等。這些巖的分布主要是受到東北方向斷裂以及其的刺激斷裂所影響。淺變質巖系當中經常摻雜有變質流紋巖、玄武玢巖以及流紋質凝灰巖。該區域構造復雜多樣,韌性變形較強,褶皺斷裂發育。受到硅化破碎帶、石英脈、韌性剪切帶以及花崗巖體的影響,經常有金、銀、鉛、銅、鎢、鋅、黃鐵礦礦化的現象。
2 祁門地區的控礦地質因素
2.1 巖漿因素
跟祁門區成礦作用聯系密切的主要是燕山期巖漿活動,其特點明顯具有多階段以及多期性的發育特點。中生代的花崗巖主要在祁門東源地區以及三寶地區,主要的形式是以花崗閃長斑巖以及花崗閃長巖呈小巖滴的形狀產出。這個階段雖然小巖滴的規模相對較小,但是其與成礦的關系較為密切,尤其是跟金、銀、銅、鋅等礦的聯系想到那個密切,是這些成礦的母巖。跟銀山地區的銀礦成礦小巖滴是同一構造帶內的同熔型小巖滴,其對比性較強。
2.2 構造因素
祁門地區具有明顯的控礦作用的都早主要是斷裂的構造,尤其是東北向斷裂地帶、強變形韌性剪切帶以及規劃破碎帶。另外就是基底褶皺隆起地帶,大多是都是巖石薄弱地帶以及構造活動地帶,斷裂帶的發育,很好的控制著巖漿的侵位和上升。東北向斷裂帶很好地控制著該礦產區的不同礦種以及其空間的展布、礦化元素的組合跟礦產地的分布,硅化破碎帶較為有利的賦存集結的主要的部位,任脆性的剪切帶是淺層和深層構造的專業的紐帶,更是礦產元素集散、活化、遷移的動力,尤其與金礦化管理最為密切,其作為中深部和淺部導礦導巖的重要的通道以及礦床的重要的定位的構造。其任脆性是該區域內導礦導巖以及容礦的重要的構件,經常發育的主要是兩種礦化的類型(細脈侵染狀況化以及裂縫帶脈狀礦化體、侵染狀)。
2.3 地層因素
此地區跟礦有關的地層主要有牛無阻粉砂質板巖經過后期構造一熱液改造,對于金的進一步富集以及沉淀有促進作用。北側主要為細碧角斑巖以及玄武巖對于銅礦的形成有著積極地作用。由粉砂巖、白云質灰互層夾紋層狀硅質巖、條帶狀硅巖等等組成,是該區域內最重要的礦源層之一。銅、鋅以及鉛的礦床和礦點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受到此層面的影響。該區域氣候溫暖而且干燥,海洋地形病的更加復雜。很多地區變成了還原環境而且有大量的有機質以及生物遺留的沉積。這是繼之前的再一次的金屬元素的沉積(鉬、鋅、鉛、銀、鈾被吸附)。
3 祁門地區的找礦標志
祁門黟縣地區的礦區主要是鎢、鉬、金、鉛、銅、鋅等,結合現在已經發現的礦床,對于礦點的總結分為以下三部分,金/鎢、鉬/鉛、銅、鋅。
3.1 金礦的找礦標志
構造破碎蝕變帶內具有毒砂礦化、細脈狀硅化以及鐵礦化,板巖跟砂巖的物理界面的兩側的蝕變巖當中伴有順層脆性破碎現象,是金礦化帶的主要的蝕變現象以及產出的重要的標志。石英脈可以作為重要的直觀的找礦的標志。表層經常帶有流失孔以及鐵染的現象出現,沿著走向裂縫的發育,期間會帶有少量的硫化物。在硫化物聚集地帶,礦化的現象最為明顯。
3.2 鎢礦鉬礦的找礦標志
露頭性的直接標志,巖體內部和外部接觸地帶、絹云母化、硅化、綠泥石化蝕變花崗巖閃長斑、等都是該地區鉬礦以及鉬礦找礦的重要的標志。
3.3 銅礦、鉛礦以及鋅礦的找礦標志
根據化探異常的情況可以發現異常區域當中的蘭田組灰巖、絹云母化、綠泥石化、硅化、花崗閃長斑巖、碳酸鹽化等等都是銅礦、鋅礦、以及鐵礦的直接的找礦標志。
4 祁門地區的找礦方向
祁門地區屬于江南隆起東段金、銀、鋅、鎢、釩、螢石、錳等成礦帶當中的九嶺,鄣公山隆起有鉛、銅、鎢、鋅、錫、銻、金成礦的亞帶,具備很大的尋找的前景。根據研究了解到,皖南地區中的內生礦產跟巖基內部或者外部后侵入的中酸性質的小巖體的關系較為密切。地球上的物理場分為深部和淺部地質構造現象的綜合的反映,根據物探的異常情況的差異性綜合性的推斷其隱伏斷裂構造、蝕變礦化帶、巖漿巖等等都具備很明顯的優勢。礦產跟其相關的地質因素大多數情況存在物探異常的情況出現,祁門地區現在已知的礦產大多分布在有物探異常推測的斷裂附近或者隱伏在巖體的邊緣。
根據祁門地區地球化學測量的結果顯示,該區域中分布大量的鎢、鉬、金、銀、銻、銅等元素的異常。根據上面可以得出,祁門地區含礦物質地層的發育,構造復雜,巖漿的活動較為頻繁,有已知的礦產以及地化異常的分布情況,表現良好的成礦的地質環境。
5 結語
祁門地區的底層情況較為復雜,構造活動較為頻繁,經過航磁異常的研究分析結果,得出該區域航磁異常的特征,可以明確的了解到航磁的異常情況與成礦的活動息息相關,正確的提出了祁門地區的找礦的方向。主要:根據該地區航次異常情況可以知道,燕山期巖漿活
動相對較為劇烈,所以覺得此區域可以利用良好的找礦潛力,具備形成多種內生礦產的良好的條件;磁力高異常主要在燕山晚期巖漿活動,是可以尋找跟巖漿有關的礦產的良好的區域;物探是勘察礦產的前期的主要的方式,利用此方式可以有效的縮小勘察的區域。可以有效的開展礦產預查的相關工作,圍繞巖體以及其圍巖接觸帶,進行綜合性的物探以及化探,進一步確定元素異常等情況,對于具有找礦意義的各種異常的地段進行地表工程揭露以及深部鉆探的驗證,為了進一步尋找成礦以及礦床提供有力的依據。
參考文獻:
[1]程金華,支利庚,冉華南,沈復韜.安徽省祁門縣廖家金礦地質特征及成礦條件分析[J].甘肅冶金,2013(04):81-84+87.
[2]譚洪旗,周家云,朱志敏,羅麗萍,張迥,劉應冬.川西錦屏地區金礦集區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方向[J].礦物學報,2015(S1):434.
[3]楊文瑞,李瑞清,袁華缽,李尚林,李國春,張強,米繼宏.內蒙古烏拉山-大青山地區金礦成礦地質背景及找礦方向[J].礦床地質,2010(S1):101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