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潔
摘 要:多數人認為,在技工院校中,要讓學生有一技之長,將來有更好的發展,像數學這樣的基礎課就要給專業課“讓行”。本文作者則分析認為,要讓學生更快、更深入地掌握專業知識,必須將必要的數學知識和專業知識有效結合。
關鍵詞:技工院校 數學知識 專業課程 有效結合
在十幾年的數學教學中,筆者發現專業課與數學課的教授中有很多地方不能很好地銜接。這不僅影響了學生對專業方面知識的掌握程度,而且嚴重影響了專業課程的教學效果。下面從以下幾方面談一下筆者的看法。
一、影響數學教學與專業課程的有效銜接的因素
1.數學課和專業課的知識不能很好地結合
在初中時,學生們都學習過如何解三元一次方程組,但是時間長了有些知識忘記了,而且現有的數學教材上也沒有這部分知識,可是在《電工基礎》利用基爾霍夫定律求復雜電路的支路電流時,需要利用三元一次方程組求解;又如在單相交流電路和正弦交流電中均用到三角函數,其中包括正弦交流電的繪制、根據圖像求解函數的表達式等,涉及數學的內容有用“五點法”做出正弦型函數的圖像等。
2.數學教師與專業課教師溝通和交流比較少
俗話說“隔行如隔山”,因為數學教師和專業課教師在教學上的溝通相對較少,數學教師既不能了解專業的發展情況,又不能深入地了解學生所學專業課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因此數學課教師應深入專業課教師的課堂了解專業所需,隨時解決問題。
3.適合不同專業的教材較少,而且針對性較差
多數的技工院校為滿足市場的需求,開設的專業偏多。目前,學校所用的教材并不是針對每個專業的,即使有這樣的教材,針對性也不是太強。這樣就導致了數學知識不能更好地服務于專業,學生也感覺不到數學的用途。
二、實現數學知識與專業知識的有效結合
1.在教師和學生當中樹立數學課與專業課緊密聯系的思想
數學是為專業課服務的,但是專業課的教授又離不開數學知識。只有考慮到這個層面,才能夠提高教師和學生的重視程度,間接地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很多人認為技工院校培養的學生多為技能型人才,文化基礎課對其不重要。即便是數學老師講得很全面、透徹,但終究是針對性不強,導致學生在生產實踐中不會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筆者認為,數學教師和專業教師都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根據技工院校教學中“應用為主、適用為度”的原則,提高學生學習文化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積極主動性。這樣,學生能從數學的學習中找到成就感,也能讓學生學習的目的性比較明確,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數學和專業課的積極主動性。
2.適當調整數學教學內容的順序
在授課中,筆者明顯感覺到數學知識與專業課的授課進度不匹配。例如,電工專業中用到正弦波形的畫法和函數分析時,數學課還沒開始講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還沒講立體幾何,學生已經開始學習機械制圖;在講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時需要二次函數的一些知識,所以需要先復習二次函數的相關知識等等。所以筆者認為適當調整數學課的教學內容的順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樣才能真正體現數學作為“工具課程”的用途。想要解決這個問題,筆者認為可以通過教師互相聽課、教研活動等形式,讓有經驗的數學課教師和不同專業課的教師進行講課交流,進而讓專業課和數學課授課內容、計劃聯系能更加緊密。
3.開發適合不同專業的數學校本教材,使數學知識與專業課做到真正融合
為了真正地實現專業課與數學課的有效融合,筆者認為應該把專業課中涉及的數學知識作為數學課程的教學重點。筆者所說的這種做法并不是讓數學課教師把數學課按照專業課去講,而是專業課教師要主動將一些專業上所需的數學知識提供給數學教師,使數學課教師對自已授課范圍內的專業課知識有所了解,講課時能做到心中有數。因此,針對不同的專業課程開發適合學生基礎的數學校本教材是必要的,這樣才能真正做到數學知識為專業課服務的目的,使兩者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三、小結
技工院校是培養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學中教師注重數學知識在專業中的應用,可以減少學習中的枯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有利于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掌握,從而能更多更好地培養優秀的實用型人才。
(作者單位:長治技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