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參 陳穎 李慧穎
【摘要】機械控制工程是機械大類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本本文提出一種提出一種工程案例化的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核心在于系統思維整體性與具體實踐可行性相統一,將每一位學生作為獨立項目負責人來培養,結合工程化實際案例,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踐行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關鍵詞】工程案例式 機械控制工程 工程教育
【基金項目】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高等教育研究課題(YB201620);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翻轉課堂改革項目(1號);浙江省高等教育學會2015年度高等教育研究課題(17號);浙江財經大學2016年度通識教育課程(TS20161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2-0238-02
1.引言
《機械控制工程》是機械大類專業學生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是利用經典控制理論的基本原理解決工程實際技術問題的一門學科。它從物理實際系統出發,簡化提取數學模型,對模型作時域、頻域分析,進一步確定系統的穩定性,最終設計系統校正,是一門貼近實際背靠工程的課程。該課程在本科培養計劃體系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所研究的問題帶有普遍性,有利于幫助學生樹立系統的概念,為后續課程提供理論基礎和分析設計方法,并為學生運用控制原理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各種實際問題奠定基礎。本文提出一種工程案例化的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該思路的核心在于系統思維整體性與具體實踐可行性相統一,將每一位學生作為獨立項目負責人來培養,幫助學生建立控制工程的系統觀念,結合工程化實際案例,鍛煉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踐行以學生為核心的教育理念。
2.工程案例式的《機械控制工程》的教學思路與方式
本文提出一種工程案例化的教學模式改革新思路,根據車輛工程專業狀況,教學大綱將內容重點放在控制理論基本概念、系統數學建模、時間響應分析、頻率特性分析、系統穩定性分析及系統性能校正等幾部分而對非線性控制系統、線性離散系統及系統辨識等內容在授課過程中只作總體闡述。
由此,從以下四方面開展課程改革:
(1)重視首堂課,理清課程體系樹和知識結構樹,讓學生心中有“樹”。
學生學習總是為一定的學習動機所支配。因此在第一節課時就要牢牢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幫助學生認識本課程在課程體系中承前啟后的關系。同時機械控制工程相較于其他課程,知識層次更加分明,每個章節間的遞進關系尤為明顯,如圖1。
(2)引入車輛工程實例,結合實際車輛知識,讓控制“活”起來。
根據車輛工程專業培養計劃,機械控制工程被安排在第6學期,此時學生已完成汽車理論、汽車構造課程,同時正在進行汽車設計的學習,即已基本完成車輛專業基礎課程的學習,因此在機械控制工程課程中引入車輛實例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對課程內容有更深刻與具現化的認識。
(3)加入Matlab仿真實驗技術,讓課程“動”起來。
將Matlab軟件引入到“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教學,在很多學校已做過嘗試,并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本文研究在已有成功經驗的基礎上,根據理論課程進度,將相應的Matlab知識添加到課程教學。以第三章中系統的時間響應分析為例,對照課程中的一階、二階和多階傳遞函數,利用簡單的命令,方便的實現傳遞函數對各種信號的響應仿真,并通過改變傳遞函數的參數觀看傳遞函數動態響應的變化趨勢,不僅達到一般的實驗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工具軟件強大的“即時所得”功能大大提高學生參加仿真實驗的積極性。
(4)考核方式改革
在考核方式上采用考試成績、團隊虛擬實驗成績、個人虛擬實驗成績、習題成績、課堂討論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并建立完整可靠的評價系統。同時增加學生課程學習體驗及心得報告反饋,來促進明確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方向。
綜上所述,工程案例式的《機械控制工程》課程實施有望實現如圖2所示的課程內容時間安排形式。
3.結語
通過工程案例化的方式能有效推動學生自主學習,提高學生系統思維的能力;通過工程項目的演示與虛擬實驗的操作,以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面向工程項目虛擬實驗的設計、抽象化、編程、歸納等一系列活動,培養學生項目組織與協調的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為推動學生素質的全面協調發展,滿足工程化企業需求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付會凱,杜川.融入Matlab的“機械控制工程基礎”教學研究[J].牡丹江大學學報,2013,05:152-154+181.
[2]李連進.機械控制工程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冶金教育,2016,02:59-60.
[3]彭寶營,陳秀梅,黃民,劉忠和.機械控制工程案例教學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06:11-13.
[4]陳光勝,李郝林.面向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機械控制工程基礎”課程改革思路[J].教育教學論壇,2014,1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