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名榮 凌志斌
于都縣:深耕富硒土 鋪實富民路
□ 方名榮 凌志斌

段屋鄉千畝富硒綠色蔬菜基地
春風習習,春雨綿綿,于都縣梓山鎮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園阡陌芬 芳、蜂蝶翻飛。前不久,該縣2017年六大攻堅戰40個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這里舉行,于都現代農業攻堅戰首位產業項目建設的戰鼓也由此擂響。據悉,該產業園計劃總投資10億元,規劃建設以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為主的現代農業蔬菜科技產業園和集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農事體驗、休閑度假、觀光旅游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在原有2000畝蔬菜基地的基礎上,投資8億元,新增種植富硒綠色蔬菜8000畝以上。

貧困戶在江西省于都縣段屋鄉千畝富硒蔬菜基地里勞作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能顯著增強人體抵抗力,富硒食品因此深受青睞,市場售價比普通食品高出許多倍。經探明,于都縣梓山鎮、段屋鄉等地全域土壤得天獨厚,富含硒元素。于都縣現代農業攻堅戰領導小組辦公室專職副主任歐陽天泉介紹,為讓富硒土壤“流金淌銀”,縣里充分挖掘資源優勢和富硒品牌潛力,將蔬菜產業定位為全縣現代農業首位產業,引領當地農民抓好富硒蔬菜、水稻等的種植、加工及銷售,在梓山規劃建設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基地,在段屋、羅江、禾豐、銀坑等鄉鎮規劃建設4個千畝蔬菜產業基地,致力做大富硒綠色產業,帶動當地村民脫貧致富。
一年之計在于春。該縣迅速行動,圍繞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同時推進招商引資、土地流轉等工作,僅1個多月時間,就在梓山鎮完成土地流轉7500畝,在原有2000畝蔬菜基地基礎上,引進金瑞盛等企業,投資8億元建設萬畝連片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園。并投資2億元,高標準打造集服務中心、度假酒店、民宿體驗等項目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推動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同步發展。
“我們這里產出的大米每一批次都要經過SGS檢測認證,銷售的大米是未經打磨的富硒胚芽米,每一粒米的營養成分和胚乳都被完整保存下來。普通大米售價每公斤在5元至6元,我們的富硒大米售價是每公斤70元。”于都縣梓山鎮紅稻人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小克說,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富硒土壤種出來的優質大米,成為致富一方百姓的金色希望。2016年,該公司以每年650元/畝的價格流轉土地2300畝,當年產出富硒水稻109萬公斤;通過成立農業專業合作社等方式,扶持帶動208戶貧困戶發展水稻種植、加工,拉動當地農民875人實現就業;通過電商等平臺銷售富硒大米近80萬公斤,實現銷售額5450萬元;以高于市場價1.2元/公斤的價格向貧困戶收購水稻10萬公斤。
“貧困戶以合作社集資形式,享受5萬元低息產業貸款入股公司,利息由公司支付,風險由公司承擔,入股群眾可享最低6000元/年的收益。”黃小克告訴記者,為帶動農民實現持續增收、長久發展,2017年,該公司還將打造集餐飲、主題樂園、垂釣等于一體的農業休閑觀光旅游項目,目前已投入資金1500萬元,正緊鑼密鼓開展基礎設施建設。
據悉,于都縣梓山鎮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園分為南區和北區,在梓山鎮323國道沿線涉及9個村,其中貧困村3個。項目建成后,將每年為市民提供時鮮富硒蔬菜6萬噸,提供就業崗位2000多個,帶動周邊1000余戶貧困戶脫貧致富。今年,梓山鎮與金瑞盛、江蘇啟東譜輝生態有限公司、山東壽光蘇成農業科技公司等企業簽下合作項目,著力打造萬畝富硒綠色蔬菜產業帶。按照紅稻人公司的發展模式,合作企業將通過土地流轉、帶動就業、技術支持及金融扶貧等方式,帶領當地農民共同發展富硒蔬菜產業及休閑旅游產業。
方名榮,于都縣委宣傳部;凌志斌,于都縣精準扶貧辦。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