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國強/文 楊偉平/圖
都昌縣萬戶鎮:構建“三大模式”助力脫貧攻堅
□ 邵國強/文 楊偉平/圖


萬戶鎮地處都昌縣東南部,濱臨鄱陽湖,屬最邊遠地區。全鎮轄區現有民豐、西湖、楊橋、新屋四個重點貧困村,這些村莊自然條件差,發展基礎薄弱,貧困程度深,脫貧難度大,尤其是青壯年大部分在外務工,在家的大多是年齡大、文化層次低、思想落后、觀念陳舊的老人和婦女,此類人員村務參與性不足,導致脫貧攻堅工作舉步維艱。為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萬戶鎮積極構建“三類模式”著力發揮“三類人員”作用,助力脫貧攻堅。
為充分挖掘能人在脫貧攻堅的引領帶頭作用,萬戶鎮貧困村黨支部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發布倡議書等方式積極號召能人返鄉創業,黨支部通過選好能人、做好支部技能培訓等多種方式發展能人隊伍,建立鎮、村二級“能人庫”,并為其搭建作用發揮平臺,以“能人帶眾人,眾人變富人”的方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楊橋村垅里沈家沈天明是一位建筑公司老板、為支持家鄉新農村建設,在黨委政府的號召下,他毅然放棄打拼多年的事業,出資在本村建立了一支農民施工隊,積極動員貧困戶到施工隊務工。同時,他還積極鼓勵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通過“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形式入股到自己的施工隊參與年底分紅,切實解決了貧困戶就業難、脫貧難的問題。
為保證脫貧攻堅工作的順利開展,組建一支能干事、想干事、敢干事的理事會是關鍵,為此萬戶鎮積極鼓勵退休老干部加入村民理事會,充分發揮他們知曉政策、熟悉民情、德高望重等自身優勢,協助村委會做好釘子戶、頑固派的思想工作,同時選定一批有責任心的老干部、在外發展的能人志士為顧問團成員,為理事會出謀劃策。民豐夏家村老干部夏孟貴退而不休,在腿部受傷的情況下,堅持組織村民推進村莊整治工作,為做好夏家村“七改三網”工作,他親自帶領理事會成員挨家挨戶開展摸底登記工作,并廣泛動員群眾、積極投身到夏家整村推進工作中去、截止3月底夏家自然村已完成改水改廁42戶,拆舊12戶,電網改造、清雜基本完工,全村上下形成了一股力量強、人心齊、干勁足的良好勢頭。
在脫貧攻堅戰役中黨員干部理應想在先、走在前。萬戶鎮始終以“堅持黨旗領航,加快脫貧攻堅”為指導思想,不斷創新工作方式,積極引進老黨員組建臨時黨員小組,由老黨員帶頭宣講政策,帶頭攻堅行動,帶頭結對幫扶,積極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帶領貧困戶脫貧致富,切實發揮老黨員“夕陽紅”本色。民豐村支部副書記宋德升,是一位早已步入花甲之年的老黨員,但他依舊奮斗在脫貧攻堅戰一線。為破解本村“空心房”拆除難問題,他經常上戶做政策宣傳,做群眾思想工作,耐心與群眾溝通,促使民豐宋家村空心房拆除工作得到有序開展。
萬戶鎮通過以上三大模式的構建,成功營造了全民參與脫貧攻堅的濃厚氛圍,全鎮聚力脫貧攻堅戰,有效推進了村莊整治進程,取得了一定成效。截止目前,電網改造、清雜基本完工、拆舊211戶,完成進度的67%,改水2729戶,完成進度的83%,改廁2093戶,完成進度的64%,改溝4085米,完成進度的20%。
邵國強、楊偉平,萬戶鎮人民政府。
■責任編輯:于龍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