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
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
黃超
目的 觀察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116例肺炎患兒,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5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綜合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比較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83%,高于對照組的82.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兒咳嗽、氣促、濕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4例(6.70%);治療組無一例發生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透藥療法;中藥;小兒肺炎
小兒肺炎是一種兒科常見病,尤其多見于嬰幼兒,也是嬰兒時期主要死亡原因[1]。小兒肺炎起病急驟或遲緩,臨床癥狀主要為發熱、咳嗽、嘔吐、氣促、呼吸困難及肺部固定細濕啰音等,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影響[2]。本研究通過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分組治療,旨在探討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本院收治的116例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兒均符合《中醫兒科學》第2版肺炎的診斷標準[3],且經肺部X線片檢查確診。本組病例均有發熱、咳嗽、氣促等癥狀。根據治療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每組58例。對照組中男30例,女28例,年齡6個月~12歲,平均年齡(2.93±0.65)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71±1.52)d。治療組中男29例,女29例,年齡6個月~ 12歲,平均年齡(3.01±0.58)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4.52±1.59)d。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綜合治療,包括抗炎,止咳化痰,霧化吸氧等對癥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采用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在治療前應對患兒的病情、局部皮膚情況、心理狀態及合作程度進行評估,還應準備好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儀、中藥貼片(川貝、桔梗、魚腥草、麻黃、金銀花、杏仁等中草藥)、紗布等。治療時,首先應對患兒的局部皮膚進行清潔,局部皮膚應清潔干燥,無破損。然后根據患兒的年齡和病情選擇合適劑量和溫度,接著確定穴位,將中藥貼片貼于相應穴位上,接上治療儀電極,打開治療儀開關。在治療過程中應觀察患兒局部皮膚情況及病情變化。治療結束后,撤除電極,清潔皮膚。1次/d,連續治療3 d。
1.3 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觀察兩組患兒臨床療效、癥狀消失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本研究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評價[4],包括顯效、有效、無效。顯效:咳嗽、氣促兼濕啰音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經胸部X線片檢查,病灶全部消失;有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胸部X線片檢查顯示病灶部分吸收;無效:治療前后臨床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83%,對照組的總有效率為82.76%,組間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2450,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兒咳嗽、氣促、濕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n(%),%]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表2 兩組患兒臨床癥狀消失時間比較(±s,d)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組別 例數 咳嗽 氣促 濕啰音對照組 58 8.5±0.5 5.5±0.6 7.6±0.3治療組 58 5.6±0.7a 3.4±0.6a 4.5±0.7a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有4例出現不良反應為發熱、皮膚瘙癢、疼痛,發生率為6.70%;治療組無一例發生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4.1429,P<0.05)。
小兒肺炎是一種兒科常見疾病,具有較大的危險性,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對患兒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5-7]。目前,臨床中主要采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然而單純的西藥治療具有病程長、臨床癥狀持續時間長、易復發等缺點,并且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8-10]。近年來,眾多學者將研究轉向了中醫外治的綠色療法,其中中藥定向透藥療法研究最為廣泛。中藥定向透藥療法是通過脈沖電場,使藥物中的有效成分更深入、快速的進入人體,靶向作用于患兒病灶,達到消炎,舒經通絡,調節和改善局部循環的作用,以達到治療小兒肺炎的目的[11-13]。中藥定向透藥療法具有療程短、安全、易操作、疼痛輕等優點,易被患兒所接受,是臨床治療小兒肺炎較為理想的輔助療法[14,15]。
本研究結果表明,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4.83%,高于對照組的82.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患兒咳嗽、氣促、濕啰音等癥狀消失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發生不良反應4例(6.70%);治療組無一例發生不良反應,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中藥定向透藥療法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確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廣應用。
[1]申冬冬,袁飛,侯江紅.麻杏石甘湯加減結合中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風熱犯肺證小兒肺炎.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7(1):179-184.
[2]陳玉琴.透藥療法治療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效果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6,14(17):202.
[3]張芳,王妍煒,林志紅,等.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多頻震動儀佐治小兒肺炎喘嗽療效觀察.中國中西醫結合兒科學,2015,7(5):425-427.
[4]孫建華,張林,施培華.中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嬰幼兒輪狀病毒性腸炎.中國地方病防治雜志,2014(1):93-94.
[5]王妍煒.透藥療法治療小兒肺炎喘嗽的臨床觀察// 河南省兒科優質護理服務規范管理培訓班及學術交流會,2013:4.
[6]鄧翠蘭.中藥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2):252-253.
[7]姜加琳.中醫定向透藥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效果分析.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38):4.
[8]吳曉麗,楊玉英.中藥定向透藥治療儀佐治小兒肺炎治護觀察.中醫藥臨床雜志,2012,24(9):843-844.
[9]劉雪菊,呂元斌,王茗仡,等.經皮中藥貼敷輔助治療小兒肺炎療效觀察.吉林醫學,2011,32(35):7501-7502.
[10]劉秀英,劉立旻,曾令梅.中藥經皮給藥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2012例療效觀察.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09(5):388-389.
[11]林志紅,王妍煒,陶曉歌,等.中醫定向透藥療法聯合多頻振動治療儀佐治小兒肺炎喘嗽的護理效果觀察.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31(32):2431-2434.
[12]劉霞,魏宗成.中醫定向透藥治療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觀察.健康必讀旬刊,2013(8):417.
[13]楊小芬,楊意雙.中醫定向透藥治療小兒上呼吸道感染療效觀察.廣州醫藥,2012,43(4):64-65.
[14]張雅鳳,林忠嗣,陳愛豐,等.中醫綜合療法治療小兒肺炎臨床療效評價.中醫兒科雜志,2010,6(4):13-16.
[15]梁敏,魏鵬飛,譚鳳英,等.中藥導入治療儀輔助治療小兒肺炎250例療效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2,21(2):57-58.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06.092
2017-02-23]
215300 江蘇省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昆山市中醫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