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陽
443000宜昌市婦幼保健院
硬膜外麻醉鎮痛對產婦分娩及泌乳始動的影響
徐陽
443000宜昌市婦幼保健院
目的:探討硬膜外麻醉鎮痛在產婦分娩中的應用效果以及對泌乳的影響。方法:將100例待產婦平分為兩組。試驗組采用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對照組采用無麻醉鎮痛常規分娩。結果:試驗組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試驗組新生兒APgar評分以及母乳喂養的各指標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硬膜外麻醉是一種安全系數高且鎮痛效果好的麻醉方式,在減少產程時間,提升新生兒APgar評分的同時能提高產婦泌乳功能。
硬膜外麻醉;分娩;泌乳;鎮痛
分娩是人類與生俱來的生理能力,自然分娩是一種對母嬰最有利的分娩方式,但自然分娩過程中疼痛劇烈,不僅使產婦本身內分泌系統各種激素的分泌紊亂,乳汁分泌較少,同時對胎兒生長也造成影響,例如出現胎兒窘迫等不良后果[1]。隨著對自然分娩方式的不斷改善,無痛分娩逐漸受到了產婦的關注及認可。本文以硬膜外麻醉用于我院產婦無痛分娩中,并分析硬膜外麻醉對分娩情況及泌乳始動的影響。
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待產初產婦100例,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后,均采用陰道自然分娩。將100例產婦隨機平分為2組,其中試驗組:年齡22~34歲,平均(25.8±1.6)歲,孕周36~42周,平均(38.3±1.5)周。對照組年齡23~33歲,平均(24.7±1.7)歲,孕周36~41周,平均(39.6±1.3)周。兩組患者年齡、孕周等基本資料的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①確診為單胎產婦;②檢測為順產,并可自然分娩。
排除標準:①患有妊娠合并癥及其他并發癥;②患有內分泌疾病或乳腺發育缺陷;③體重90 kg以上。
麻醉方法:對照組產婦不給予任何形式的麻醉與鎮痛。試驗組產婦采用硬膜外麻醉。在麻醉前,對產婦血尿、血壓、呼吸進行監測,并做好胎心監護工作。對無菌巾進行消毒處理,在腰椎2、3節部位穿刺3~4 cm。穿刺完成后,首次注入0.125%鹽酸羅哌卡因與5 μg舒芬太尼混合物6~8 mL。藥物注入后未出現異常反應即可對患者硬膜外腔部位進行置管。將硬膜外導管與鎮痛泵相連,將0.062 5%鹽酸羅哌卡因與1.5 μg舒芬太尼注入自動鎮痛泵中,在宮口開至4 cm時進行注射,速度控制在8~10 mL/h;產婦可根據疼痛程度自控加藥,每次追加藥物3~5 mL,追加間歇時間15 min 1次,至宮口全開后,停止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結束后,對兩組產婦進行心電監護1 h,并隨時觀察產婦產后狀況。
觀察指標:①比較兩組分娩情況差異(包括產后2 h出血量、產程時間及新生兒APgar評分3項指標);②比較兩組母乳喂養情況。
療效判定:新生兒APgar評分標準:8~10分為正常新生兒,4~7分為中度窒息,0~3分為嚴重窒息。母乳喂養情況通過統計產婦分娩后開始泌乳的時間,哺乳次數及乳汁分泌量判定。開始泌乳時間由輕微擠壓乳暈見乳汁為準。哺乳次數以新生兒吮吸時長5 min以上為準。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數據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比較兩組產婦分娩情況:試驗組產婦產后2 h出血量與對照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試驗組所需產程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且試驗組新生兒APgar評分優于對照組,組間兩指標對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比較兩組母乳喂養情況:試驗組產后24 h內泌乳產婦46%,明顯多于對照組22%,且產后72 h開始泌乳產婦10%,少于對照組的28%(P<0.05);試驗組24 h哺乳次數超過10次的產婦72%,明顯多于對照組的42%,且乳汁不足產婦8%,少于對照組的18%,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分娩情況對比(±s)

表1 兩組分娩情況對比(±s)
組別 例數 產后2 h出血量(mL) 產程時間(h) 新生兒APgar評分(min)試驗組 50 223.4±22.8 6.61±3.24 8.23±1.4對照組 50 248.2±24.3 10.23±3.85 6.63±1.5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母乳喂養情況對比[n(%)]
硬膜外麻醉是在臨床手術中運用范圍較廣的一項麻醉方式,除頭部以外的任何手術均能使用。特別是在產科分娩手術中,硬膜外麻醉是公認的有效鎮痛方法之一[2]。因分娩過程中產婦處于高度緊張、焦慮的情緒中,交感神經細胞異常活躍,引起兒茶酚胺增加,導致血管緊縮,子宮胎盤供血不足,遂導致產婦宮縮困難,疼痛劇烈。在長時間的體力消耗后宮縮乏力,產程隨之延長,胎兒窘迫與產后出血的概率也隨之增大。而硬膜外麻醉是一種采用低濃度、小劑量麻醉藥物的局部麻醉方式,通過將局麻藥注入硬膜外腔,使脊神經根支配的神經區域短暫麻痹,從而達到手術鎮痛的作用[3,4],具有彌散快、穿透強、毒性小、藥效快、作用維持時間短的優點[5]。此外,在分娩過程中,產婦可根據疼痛度自行給藥,具有可控性,使產婦在緩解分娩疼痛中配合宮縮,有助于提高分娩依從性。
硬膜外麻醉所用麻醉藥物以鹽酸羅哌卡因與舒芬太尼較為普遍。舒芬太尼是芬太尼的衍生物,鎮痛藥效是芬太尼的5~10倍,注入與芬太尼等劑量的舒芬太尼,產婦出現呼吸抑制的時間更長,但程度相近,并不影響產婦呼吸動力。鹽酸羅哌卡因是常見的長效局部麻醉藥,采用大劑量時能夠達到麻醉與鎮痛雙重功效。藥物作用通過抑制神經興奮傳遞,作用迅速,對產婦神經系統及心血管系統影響較小。臨床局部麻醉常采用鹽酸羅哌卡因聯合舒芬太尼硬膜外組織麻醉。
本研究結果顯示,新生兒出現窒息的概率較小,可見硬膜外麻醉對新生兒無明顯不良影響,安全系數高,與柳淑香的有關研究結果一致[6]。本研究可見,采用硬膜外麻醉鎮痛不會對泌乳產生負面影響,還通過緩解產婦疼痛與焦慮等情緒反應促進催乳素的分泌,有助于縮短產婦泌乳時長。
綜上所述,在產婦分娩過程中給予硬膜外局部麻醉能有效緩解產婦劇烈疼痛與焦慮情緒,同時能夠提高泌乳功能,可在臨床實踐中推廣使用。
[1] 梁厚寧.腰麻硬膜外聯合麻醉分娩鎮痛對產婦泌乳的影響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11(6):368-369.
[2] 劉丹娜,陳勇,黃紅霞,等.硬膜外阻滯麻醉鎮痛對產婦分娩的影響[J].中國藥房,2016,27(17):2417-2419.
[3] 陳常霞.硬膜外麻醉對產婦分娩鎮痛的影響[J].全科護理,2010,8(4):325-326.
[4] 范解放,李辭妹.硬膜外阻滯分娩鎮痛對產婦泌乳的影響[J].醫藥論壇雜志,2013,12(8):139-140.
[5] 陳巧玲.導樂聯合硬膜外麻醉鎮痛分娩對產后泌乳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7):118-120.
[6] 柳淑香.硬膜外麻醉自控性鎮痛對剖宮產產婦泌乳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藥,2008,3(1):92-93.
Epidural analgesia impact on maternal childbirth and lactation
Xu Ya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of Yichang City 443000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pidural anesthesia analgesia in delivery and its influence on lactation.Methods:100 pregnant women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epidural anesthesia,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labor without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Results:Labor time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APgar score and breast feeding index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Epidural anesthesia is a safe and effective way to reduce the labor time,improve the neonatal APgar score,and also can improve maternal lactation function.
Epidural anesthesia;Delivery;Lactation;Analgesia
10.3969/j.issn.1007-614x.2017.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