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濤+孔德營
摘 要:架空輸電線路大多運行在荒郊野外,覆蓋面廣,生態環境變化無常,無疑要受到鳥類活動的影響。鳥害已嚴重威脅電網安全遠行,必須引起運行管理部門和電力線路工作人員的高度重視,線路的防鳥害工作刻不容緩。鑒于此,文章就500kV架空輸電線路鳥害故障分析進行研究分析,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500KV;鳥害故障
一、鳥類對架空電力線路的危害
1、鳥類筑巢。春季鳥類開始在輸電線路桿塔上筑巢、孵化,經實地觀察,多是烏鴉、清鸛、蒼鷹等鳥類。這些鳥口叼樹枝、鐵絲、柴草等物,在線路上空或導線間穿越飛行,當鐵絲等物落在橫擔或導線之間,就會造成線路故障。刮風時,桿塔上的鳥巢被風吹散掉落在帶電導線或懸瓶上,會造成短路接地故障。
2、鳥類飛行。提及較大的鳥類,如黑鸛,其體長1米多,翅膀展開更大;體型較大的鳥類空中爭斗時飛行在導線間可能造成相間短路或單項接地故障。
3、鳥糞閃絡。鳥糞閃絡是指由棲息在桿塔上的鳥類排泄物引起的閃絡事故。鳥類(特別是青鸛拉的稀屎)污染絕緣子串,在空氣潮濕、大霧時易發生閃絡。鳥站在瓷瓶串上部的橫擔上向下拉稀并沿瓶串下流時造成單相接地,或者鳥糞隨風吹向帶電體造成空氣間隙擊穿,引起閃絡。
二、鳥害形成的原因
1、地形地貌。輸電線路鳥害故障具有明顯的地形地貌特征,經觀察,鳥害引起故障的桿塔多位于河流(排水渠)、稻田、魚池、低洼潮濕地帶,有較大樹木和一些村莊少、僻靜開闊的莊稼地。河南省境內鳥害多發生在信陽、南陽及黃河濕地等地區。環境的改變使鳥害增多,近年來,水產養殖業擴大,致使多種候鳥活動、棲息在水產養殖區,前幾年沒有候鳥出現的地區出現了候鳥,從而導致輸電線路鳥害的范圍不斷擴大,各種形式的鳥害故障不斷增加。
2、季節特征。鳥害造成線路故障時的氣象條件大多是晴天、陰雨天。鳥害一年四季均有發生,但各個季節情況又有所不同,其中秋季鳥害最為嚴重。
3、時間特征。根據多年濕地考察分析,每年的5月份到12月初是鳥害發生的主要月份。從時段上看,多為夜間21:00-06:00左右。結合歷年線路鳥害故障情況分析,鳥害頻發大多發生在每年的8、9、10三個月份及每日的22:00-次日04:00之間,此段時間發生的鳥害故障占全年的78.8%。
4、導線排列方式。對于導線的排列方式,無論是水平排列、三角排列或垂直排列,都有鳥害故障發生,無規律可循。但據統計資料顯示,無論三角排列或垂直排列其上邊相及上邊相引流線絕緣子串較容易發生鳥害閃絡。
5、桿塔類型。統計資料顯示,直線桿塔上發生鳥害的機率較大,耐張桿塔引流線上發生鳥害的機率較小。
三、鳥糞閃絡的特征
鳥一般在凌晨覓食前排出大量的糞便,因此鳥糞閃絡事故多出現在這段時間,這也是鳥糞閃絡故障的一個顯著特征。鳥糞是一種極具導電性的混合液體,當鳥起飛的那一瞬年,長長的稀屎會沿著瓶串瓷裙表面下滑,使絕緣子串上形成一條黏稠狀稀屎短路帶,當短接的絕緣子片數達到一定數目后,即可引發一次單相接地故障。
鳥類在桿塔橫擔上或在桿塔附近飛翔時,其排泄物呈流體狀態橋接了導體與桿塔之間的絕緣子,導致閃絡事故出現。鳥糞造成閃絡沿瓷瓶串約占70%,沿空氣間隙閃絡約占30%。沿瓷瓶閃絡是由于鳥類糞便順著瓶串下滑造成單相接地,沿空氣閃絡多數是由于風吹鳥糞,使鳥糞對引線或橫擔與帶電體放電閃絡。另外,當鳥糞積累到一定數量后,在潮濕的情況下也會發生閃絡。
鳥害故障有繼發性,某處故障會在同一天或相隔幾天再次甚至多次發生。
值得注意的是鳥糞閃絡是一種突發事件,閃絡時也極少為人所見,只能事后(巡線、登桿塔檢查)進行判斷,因此鳥糞痕跡的存在一直作為判斷是否為鳥糞閃絡的重要依據。
其它成因
基建安裝遺留問題。線路施工完畢移交生產運行時,由于基建工程安裝的鳥刺較少,不但防不住鳥,反而給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之地,從而導致鳥害故障的發生。
原始防鳥設施陳舊,在鳥害放生的線路上加裝大型防鳥針(直徑約500-600mm),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防鳥的作用,取得明顯效果。
四、結語
隨著人們對自然生態環境保護意識的加強,鳥類的數量逐漸增多,活動范圍日趨擴大。而隨著電網建設的快速發展,必然會破壞鳥類的自然棲息環境,如何因勢利導,達到人類和鳥類的和睦相處,是我們目前應該研究的一個新課題。
參考文獻:
[1]吳向東,張國威.冰雪災害對電網的影響及防范措施[J].中國電力,2008,41(12).
[2]王少華.輸電線路典型覆冰事故及防治技術分析[J].高壓電器,2010,46(10).
[3]葛耀中.新型繼電保護和故障測距的原理和技術[M].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何正友.小波分析在電力系統暫態信號處理中的應用[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1.
[5]馬丹丹,王曉茹.基于小波模極大值的單端行波故障測距[J].電力系統保護與控制,2009,37(0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