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希
摘 要: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群眾追求健康、娛樂、休閑、上網等活動已成為流行時尚。公共娛樂場所已成為越來越多的人放松身心的地方,隨知而來的火災事故也越來越突出。公共娛樂場所安全問題是普遍的社會關注,需要各部門、機構引起重視,全面確保消防安全無事故。本文通過對當前公共娛樂場所日常監督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進行分析,提出了確保公共娛樂場所安全的措施與方法。
關鍵詞:公共娛樂場所;安全;消防監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D631 文獻標識碼:A
城市內的公共娛樂場所越來越多,用來滿足人們的日常精神文化需求,使城市增添了許多魅力,一些重要的娛樂場所還具有城市特征,代表著城市形象。許多公共娛樂場所建立在城市內的核心地帶,滿足多元的經營需求,但是,娛樂場所所呈現出的裝修豪華、內部結構復雜、人流復雜等特點,又給消防安全增加了許多隱患,一旦出現火災事故,易導致重大的人員傷亡和公共財產損失。要想有效保證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則需要嚴格做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確保責任落實,形成科學有力的防范措施,避免發生火災事故。
1.公共娛樂場所存在的消防安全問題
1.1 相關管理人員消防意識淡薄
公共娛樂場所屬于贏利性企業,在社會公共事務中主要是經營任務,為了完成經濟目標,往往只看重企業的利潤,而對各項管理工作不夠重視。特別是一些小型娛樂場所的負責人更是只顧自身經營,不重視、不管理的現象層出不窮。一些娛樂場所員工流動率大,企業不重視員工整體業務技能培訓,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沒有專門人員負責,重效益、輕安全的思想,往往會導致娛樂場所內部消防安全得不到有效保證。同時娛樂場所普遍存在員工個人素養不夠,文化程度偏低、組織紀律差的特點,當發生火災時,缺乏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識,甚至不會使用消防器材,火災發生時只顧自己逃生,不能有效組織引導在場群眾快速疏散,導致火災事故面擴大。
1.2 裝修裝飾材料耐火等級偏低
公共娛樂場所為了吸引顧客,往往裝修非常豪華,但是市場中的材料各種各樣,質量不一,娛樂場所多為了追求美觀效應,選擇便宜低價、好看美觀的材料,這類材料往往耐火等級不足,很容易造成火災擴大。有的場所施工沒有招標計劃與標準,選擇了那些沒有裝修資質的公司進行裝修裝飾,只考慮外觀并沒有重視消防安全工作。一些施工隊是臨時拼湊在一起的臨時性隊伍,施工人員文化水平不高,隨意迎合經營者的要求,裝修時不按照消防技術標準,降低消防施工質量。還有一些施工單位為了自身利益,使用劣質電線及管材,就此增加了許多安全隱患,使消防安全得不到保證。
1.3 消防設施損壞消防器材配備不足
許多公共娛樂場所為了不影響經營,往往在沒有得到消防部門批準的情況下就提前開業,先天就存在許多火災隱患,給后續的消防安全工作帶來很多麻煩。為了增加營業面積,一些娛樂場所還會占用疏散通道,導致消防安全通道堆放雜物,形成嚴重的堵塞,使人們逃生的路口被堵,為了保證自身管理方便,還把許多逃生出口刻意關閉,安全出口數量不足成為娛樂場所的普遍問題。許多公共娛樂場安裝的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志不符合標準,有的甚至嚴重缺少,當火災發生后,導致了人們逃生難度加大。有些娛樂場所負責人認為購買那么多消防器材用不上是浪費,還得每年更換浪費資金,為降低投資、購買消防器材的數量,能少則少、能不用盡量不用。有些娛樂場所消防設備設施老化陳舊,沒有得到及時的維護和更換,滅火器筒體銹蝕嚴重,標簽模糊不清,壓力達不到要求,消火栓無水帶水槍的現象成為普遍現象,給消防工作埋下許多不安全因素。
1.4 用電用火不規范危險性增大
公共娛樂場所是經營性場所,要用到大量的電源設備,用電負荷量較為集中,特別是與經營有關的明燈、音響、空調。這些電器設備功率大、線路復雜,如果設計不符合規范要求,就會出現電器線路敷設混亂的現象。娛樂場所還存在一個明火的問題,許多娛樂場所為了吸引消費,沒有禁止顧客吸煙標志,娛樂場所人員混雜吸煙現象十分普遍,人為的將未滅煙頭隨處亂丟,增加了火災負荷,加大了火災隱患。
1.5 人群分散自救能力差
整體看,公共娛樂場所人員較為復雜,工作人員流動性大,顧客人流更是復雜。特別是娛樂場所的顧客在醉酒狂歡狀態下,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由于人員分散,逃生能力明顯不如清醒人員,再加上消防安全意識不強,整體逃生能力不高,往往就會出現二次事故,在逃生過程中出現踩踏現象。
2.公共娛樂場所消防監督檢查措施
2.1 發揮消防監督機構職責作用
各職能部門必須負起責任,全面加強對公共娛樂場所的監督管理,從源頭抓起,確保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公共娛樂場所開業前,要到消防相關部門申請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如果消防安全檢查不合格,則不予審批,更不能營業,只有通過檢查合格的娛樂場所,才允許開業,否則需要重新進行裝修改造,直到達到消防規范要求。各級消防機構也應該認真履行職責,不能降低檢查標準。
2.2 娛樂場所加大管理力度
娛樂場所關系到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只有不斷提高意識,才能形成機制。那么,作為公共娛樂場所主要負責人一定要強化內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逐級明確消防安全管理責任,明確各類員工消防安全職責,建立健全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規程以及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實行承包、租賃或者委托經營、管理時,合同中應依照有關規定明確各方的消防安全責任,同時通過學習消防業務知識,全面解決意識不強的問題。對營業區域要實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建立巡查記錄,確保不超負荷用電,嚴格接電行為,不得擅自拉接臨時電線。
2.3 加強消防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消防素質
公共娛樂場所要嚴格加強消防管理,特別是在開業前,一定要做好消防安全教育培訓,保證員工人人熟記4個能力、5個第一時間、一懂三會。同時組織員工學習基本的消防安全常識、做好警示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形成全員防火、全面防火,通過自檢自查,將火災隱患防患于未然。
2.4 提高消防安全自救能力
公共娛樂場所每半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和消防演練,切實做到“消防設施標識化、消防常識普及化”。通過培訓和演練,確保員工懂得逃生知識,提高自救能力。全社會關注火災事故,通過多形式、多渠道,利用好廣播、電視、報紙、微信等渠道,全面加強消防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全社會的防火意識。特別是在進入公共娛樂場所后,更要提高消防安全意識,不能只靠社會監督和企業管理,更要全員遵守消防法律法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火災隱患,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結語
公共娛樂場所火災危險性較大,只有全面做好預防,才能有效消除火災隱患,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新時期,需要不斷創新宣傳方式、強化管理能力,提高消防技術水平,才能形成消防工作法制化、制度化、社會化和標準化。
參考文獻
[1]陳平軍.小議公共娛樂場所消防監督[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4):295-295.
[2]卿婉麗.公共娛樂場所消防安全現狀及對策[J].消防科學與技術,2005(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