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龍
摘 要:近年來,受各國政治不穩定因素影響,原油期貨價格波動劇烈,國內油田產量大幅減產,經營環境逐漸惡化。為應對當前危機,國資委出臺管理提升工作方案推廣至所有石油石化企業,堵塞管理短板,提高經濟效益。隨后,行業內各石油石化企業提出開源節流、挖潛增效的活動,持續推進在優化基礎管理中降低成本。
關鍵詞:風險管理;流程管理
一、研究背景及理論綜述
企業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以事務單元為基本要素,將其按照一定規則和原則,串聯在一起,形成企業的業務流程。但是隨著業務流程在日常工作領域的應用不斷加深,問題也接踵而來,在如何將工作效率提高,管理者多把思考重點放在業務流程上,通過業務流程的重組、優化、再造等方式解決了一部分問題。
二、風險管理與業務流程融合的方法
對于風險管理來說,企業建立了業務流程體系后,風險管理與業務流程是否可以有效融合,使其綜合二者的優勢呢,經過研究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而從業務流程管理層面入手去加強企業風險管理能力,使得風險管理更有抓手,那么如何開展融合工作,主要按照以下方法。
(一)首先是選擇流程,選擇重要業務流程,將其作為風險管理融合的目標,將涉及重大事項、重大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和大額資金使用等相關業務作為重要業務流程的標準。而對于風險管理,主要由于風險的本質區別,在企業內外部環境的約束下,何時何地的發生概率、影響程度、影響范圍都有所不同。因此,風險管理的業務信息要貫穿于企業所有的業務單元,結合企業的管理指標和管理重點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將風險管理在業務流程中有的放矢。篩選業務流程主要遵照兩個選擇原則,按照兩個維度進行考慮:第一要明確選擇依據,篩選業務流程是否與經營考核的指標相關、是否運營風險比較高、是否管理層比較關注;第二要明確選擇的范圍,篩選核心業務流程、考核指標相關流程、當前運作的主要是端到端的業務流程。
(二)其次是風險分析,對業務流程各節點風險情況進行分析,通過業務流程,提煉出可能出現風險的節點。根據篩選出的重要業務流程,由業務流程主要負責部門組織各業務節點的崗位人員進行座談,確認崗位職責在業務流程中的應用,共同分析業務流在業務流程中各節點可能存在的風險,具體主要明確七個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確認業務流程節點是風險點還是控制點,或既是風險點也是控制點;第二是該業務節點對應的崗位,該崗位的職責是什么;第三是該業務節點的風險內容是什么,屬于什么類型的風險;第四是怎么樣去描述該節點的風險,從哪個角度去描述;第五是該節點的崗位風險控制職責是什么,有哪些崗位可以配合控制;第六是該業務節點的風險預案有哪些,在發生風險的補救措施;第七是該業務節點的控制措施有哪些,如何預防風險的發生。
(三)最后是風險融入,將風險管理的內容融入到業務流程上,以加強風險的防范、預警和提示作用。經過上述分析得出的重要業務流程和其風險節點的信息,將其完全融合,將風險與控制點在業務流程中加以標記,并關聯風險控制文檔,明確風險類型,控制措施,措施的來源等信息,對相應的業務流程進行更新。企業員工可以通過業務流程發布平臺或系統等查閱業務流程圖和業務流程支持文件,直觀地明晰業務流程的風險信息,以及對此風險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三、風險管理與業務流程融合落實的問題分析
將風險管理與業務流程融合,在業務活動發生過程中,可以有效提示操作者風險預警,有助于管理層對業務流程風險的管理和控制,既推動了企業業務流程管理向更廣泛的、更深入的方向拓展,也使企業風險管理更易于落地實現。
對于實施全面風險管理的企業,如何能有效進行風險管理,其關鍵在于落實。很多企業有各式各樣的風險管理支持文件,管理層也時常強調其重要程度,然而風險卻一再發生。如何將風險管理融合業務流程的思路落實,主要可劃分為三個階段:
(一)基于企業整體控制。在融合實施過程中,企業首先要通過正式文件,宣傳貫徹融合思路,通過規章制度約束管理的可執行性,明確風險的第一責任人,從上至下,推行管理實施方案。
(二)基于崗位控制。通過公司管理層有效推行,要將重點工作的風險明確到崗、明確到人,將風險的內容落實到員工勞動合同,讓員工進入公司第一天起,就清楚自己要面對哪些風險,如何處理風險。在內部職能調整或人員變動,風險也一同轉嫁,確保每項風險工作都有人負責。
(三)基于業務流程控制。管理融合的思路,最終要落實到業務流程上培養員工風險管理意識,將企業內部制度程序化、流程化,建立基于流程的風險管理體系,形成風險管理網。
參考文獻:
[1].Crouhy Michel,Galai Dan. Risk Management. 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05,75(6):141-156.
[2].John C.Hull.風險管理與金融機構.北京[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111-113.
[3].克拉耶夫斯基(Krajewski.L.J.),里茨曼(Ritzman.L.P.)..流程與價值鏈.劉晉,向佐春譯.北京:[M]人民郵電出版社,2007:132-133.
[4].張鳴.價值鏈管理理論研究與實證分析.大連:[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121-123.
[5].尹美群.價值鏈與價值評估.北京:[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