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艷,王富喜
(魯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

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研究
王艷艷,王富喜
(魯東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山東 煙臺 264025)
新型城鎮化是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山東半島城市群作為我國11個國家級城市群之一,近年來城鎮化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以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設區城市為研究對象,通過構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關系模型,計算8個城市的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度,并根據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分級標準,把1994年和2013年8個城市的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關系進行分等定級評價。結果表明: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較弱,呈現出土地快速擴張態勢。8個城市中有5個城市表現為土地快速擴張,其中2個城市表現為土地顯著擴張,3個城市表現為土地明顯擴張;人地基本協調的僅有3個,協調性空間分異明顯。針對8個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間不同類型的協調度,提出發展建議,促進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發展,提高城鎮化發展質量。
城市土地擴張;人口增長;協調性;山東半島城市群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高速增長,城鎮化進程大大加快。城鎮化的推進,必然導致城鎮建設用地需求規模的擴大。土地資源的有限性,不可能無限制地滿足城鎮化對土地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城鎮土地利用的供需矛盾趨于緊張[1]。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是城鎮化的2個子系統,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互動關系,兩者的水平及其協調發展程度反映了城鎮化的質量[2]。由于種種原因,在城鎮化發展的不同階段,人口城鎮化和土地城鎮化不可能完全同步,但只要兩者的差異在一定范圍內,使經濟社會保持正向發展,這種發展就是可以接受的[3-4]。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協調發展,是關乎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議題,也是學術界研究的熱點問題。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不協調的問題,正吸引著越來越多學者的關注。陳鳳桂通過實踐序列運算認為我國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發展水平總體偏低,且區域發展差異明顯[5];尹宏玲通過相關模型測度離差系數認為土地城鎮化與人口城鎮化之間的失調呈下降趨勢[6];楊艷昭認為土地顯著擴張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人口顯著增長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區,而且特大、大城市以土地快速擴張為主,中、小城市以人口快速增長為主[7];朱鳳凱則認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不協調已由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擴展到全國范圍[4]。但已有研究中的國家整體層面較多,地區性層面較少,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山東省,尤其是山東半島城市群地區研究尚有待深入。
山東半島城市群地處我國東部沿海,毗鄰日韓,是中國第一大半島城市群。包括濟南、青島、煙臺、威海、濰坊、淄博、東營、日照8個設區城市,是山東省城鎮最為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區域。山東半島城市群基礎雄厚,優勢明顯,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山東半島城市群城鎮化進程也不斷加快。城市空間不斷擴張,城市規模隨之擴大,建設用地面積急劇增加,城市土地擴張速度與人口增長速度不協調,山東半島城市群已出現城市土地面積增長速度快于城市人口增長速度的現象[8]。隨著“以人為本”的城鎮化觀念提出,相關部門在提高城鎮化速度的基礎上,注重提高城鎮化質量,集約利用土地,控制城市土地盲目擴張,合理引導人口流動,積極走新型城鎮化之路。
2.1 研究內容
通過構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模型,對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設區城市1994年和2013年建成區面積和市區人口數計算,得到土地擴張和人口增長的協調度。依據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分級標準[7]對8個城市的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關系進行定量評價。并根據評價結果,對協調性類別不同的城市進行深入分析,提出發展建議。
2.2 數據來源
該文中所采用的數據來自于《中國城市統計年鑒1995、2014》。其中城市土地面積數據用建成區面積表征,城市人口數據用市區非農業人口數表征。
2.3 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評價模型
通常采用城市用地規模彈性系數測度城市用地擴張與人口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認為城市用地規模彈性系數為1.12時比較合理[6,9]。有研究表明,1999—2010年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用地規模彈性系數平均值是4.8,遠超學者們公認的值1.12[8],如果再按照城市用地規模彈性系數1.12為標準來測度,則不能客觀反應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用地擴張與人口增長之間的協調關系。該文借鑒楊艷昭[7]等的研究成果,采用人均城市土地約束系數,構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度系數EC來表達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之間的協調性關系。其計算公式為:
(1)
(2)
(1)式中:EC—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度;SRo,SRt—基年、觀察年的城市土地面積;PRo,PRt—基年、觀察年市區人口數;n—觀察年數。
(2)式中:I—人均城市土地約束系數;Po,Pt—基年、觀察年人均建成區面積;Lo,Lt—基年、觀察年理想人均建成區面積。
有關理想人均建成區面積的取值問題,參考相關文獻[6,10],并根據2010年《中小城市綠皮書》和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的規模和經濟發展的情況,將濟南、青島、淄博、煙臺、濰坊列入大城市,東營、威海、日照列為中等城市。其中,大城市基年取值為100m2/人,中等城市基年取值為105m2/人,大城市和中等城市觀察年均取值為100m2/人。
2.4 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度分級
參考相關研究[7]把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按協調度分為土地快速擴張、人地基本協調、人口快速增長和人地有所收縮4種類型。其中土地快速擴張又分為土地顯著擴張和土地明顯擴張,人口快速增長又分為人口明顯增長和人口顯著增長,具體協調度分級標準見表1。

表1 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分級標準[7]
3.1 評價結果
依據1994年和2013年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建成區面積和人口數據,基于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評價模型和協調度分級標準,對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的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進行定量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可以看出,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中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度類型有2種:涵蓋土地快速擴張和人地基本協調,協調度分級包括土地顯著擴張、土地明顯擴張、人地基本協調三級。協調度次序依次為:青島市﹥煙臺市﹥日照市﹥濟南市﹥東營市﹥淄博市﹥威海市﹥濰坊市。半島城市群以協調度在(1.30,+∞)、協調度類型以土地快速擴張為主。青島市和煙臺市呈城市土地顯著擴張態勢,濟南市、東營市和日照市呈城市土地明顯擴張態勢,淄博市、濰坊市和威海市呈人地基本協調態勢(圖1)。8個城市中不存在人口快速增長和人地有所收縮的類型。

表2 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評價結果

圖1 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空間分布
3.2 協調性空間分異特征
3.2.1 土地顯著擴張
土地顯著擴張型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土地擴張速度遠遠高于人口增長速度,人均用地有顯著增加趨勢。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屬于該類型的城市有2個,分別為青島市和煙臺市。
(1)青島位于山東半島南端,是山東省的龍頭城市,是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經濟實力雄厚,基礎設施完善,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但青島市作為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龍頭城市,與同為長三角、珠三角龍頭城市的上海、廣州相比差距較大,綜合實力不強,輻射帶動能力不足[11-13]。青島市作為全省對外開放的龍頭,發展規劃目標是建成特大城市。當前城鎮化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城市用地盲目開發,而基礎設施建設稍顯薄弱,吸引的人口有限,呈現攤大餅式發展,導致青島市城市土地擴張速度遠高于人口增長速度。今后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應帶頭搞好土地內部挖潛工作,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積極引導人口流動,促進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發展。圍繞市委、市政府“環灣保護、擁灣發展”的戰略決策,積極推進老城區企業搬遷改造,著力盤活土地存量[14],嚴格按照青島市城市總體規劃進行城市建設,禁止在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設用地范圍之外設立各類開發區和新建城區。
(2)煙臺是國家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之一,是環渤海地區重要的港口城市,經濟發展較快,近年來城市建設無秩序蔓延,盲目進行土地開發建設,擴張超速,規劃不甚合理,亂拆亂建現象普遍,導致土地顯著擴張。《煙臺市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指出到2020年城市建設用地應控制在255km2以內,而2013年煙臺市建成區面積已達到276km2,城市建設無序擴張,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跟不上城市的擴張速度,城鎮化發展質量不高[8]。煙臺市應根據實際情況,劃定城市開發邊界,嚴格實施規劃,控制新增城市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擴大城鎮土地建設容量,提高建筑容積率,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資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同時制定積極的人口流動政策,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提高城鎮化質量,走新型城鎮化道路。
3.2.2 土地明顯擴張
土地明顯擴張型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土地擴張速度高于人口增長速度,人均用地有明顯增加趨勢。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屬于該類型的城市共有3個,分別為濟南市、東營市和日照市。
(1)濟南位于山東省中部,是山東省的省會,經濟發展速度快、水平高,城市用地不斷向外擴張,城市無秩序蔓延,盲目圈地,經濟效益較低。濟南三面環山,北面靠河,綠化不到位,城市污染嚴重,基礎設施較差,吸引的人口有限。濟南應拓展城市發展空間,不斷完善城市整體功能。濟南市生態環境和城鄉協調發展水平較低[15-16],應加快與章丘、濟陽、齊河、平陰等共同構建800萬~1000萬人口的濟南都市圈[11],發揮其省會城市的輻射帶動和交通樞紐的作用,加強與周邊各市之間的聯系,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同時治理污染,保護生態環境,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
(2)東營市位于山東半島北部沿海地區,以石油開采為主的工業發達,工業發展占用大量土地,城市土地明顯擴張,而第三產業發展較慢,城市人口較少。今后應圍繞原油開采努力將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發展多元化產業,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走可持續發展之路[17]。另外,東營市市轄區城市規模偏小,對周邊地區輻射帶動作用小。東營市應繼續擴大城市規模,同時要強化城市管理與服務功能,擴大城市人口的聚集效應,進一步提高城鎮化水平,促進城市用地合理布局,制定相關專項規劃,以保護生態和集約用地為原則,實事求是調整建設用地結構[18],建設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
(3)日照市城市發展起步較晚,基礎落后,近年來注重經濟建設,發展速度快,但土地利用效益、土地集約利用率低。今后要擴大經濟總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優化經濟結構,積極擴大產業規模,發展新興產業,提高內部凝聚力,提高土地集約利用水平。同時抓住“一帶一路”重要戰略機遇,提高對外開放能力,全面提高城鎮化水平。
3.2.3 人地基本協調
人地基本協調型的基本特征是城市土地擴張和人口增長基本同步,二者基本協調,人均用地變化幅度不大。山東半島城市群中屬于該類型的城市共有3個,分別為淄博市、濰坊市、威海市。
(1)淄博地處魯中,是典型的工業城市、山東省的重工業基地,在濟南都市圈中與濟南構筑雙核的發展格局,是山東省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淄博市在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積極編制《淄博市人口市民化規劃》,著力推進外來務工人員落戶城鎮,立足城鎮化發展實際,推進小城鎮建設,著力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城鄉一體化取得顯著進展。淄博市在發展原有工業的同時,應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加大污染治理力度,保護古文化,優化城鎮化發展的生態環境,走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道路。
(2)濰坊是中國最具投資潛力和發展活力的新興經濟強市之一,政府堅持城鄉一體,區域統籌,民生優先戰略,城鄉一體化水平高。城鄉發展協調性指數居全省首位,呈現城鄉統籌協調發展的格局[15]。濰坊應抓住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戰略建設的有利時機,集中力量發展優勢產業,主動接受青島的產業轉移,提升制造業的規模和層次,增強經濟實力[16]。
(3)威海是一座極具活力的新興海濱城市。土地城鎮化指數和人口城鎮化指數耦合度低,屬于嚴重的土地城鎮化滯后型,土地產出水平低[8]。城市建設沒有大肆蔓延,當地人口較少,人地關系協調。今后應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提高單位面積土地產出率,提高對外開放水平。
(1)基于改進的城市土地增長彈性系數模型,構建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評價模型,對山東半島城市群8個城市的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關系進行了定量分析。認為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的協調性較弱,呈現出土地快速擴張的態勢,且協調性空間分異明顯。8個城市中,5個表現為土地快速擴張,其中2個表現為土地顯著擴張,3個表現為土地明顯擴張;僅有3個城市表現為人地基本協調。
(2)青島市和煙臺市應該轉變粗放發展理念,控制城市規模、嚴禁城市土地無序擴張,合理規劃建設用地,加強內部挖潛,提高土地利用集約度,慎重調整行政區劃。并且積極改進戶籍政策,降低落戶門檻,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推進市民化進程和城市土地擴張協調發展。
(3)濟南市、日照市和東營市應挖潛存量建設用地,提高用地成本,加強土地監管,控制建設用地濫用,合理引導城鎮化進程,同時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合理引導人口流動,提高城鎮化質量。
(4)濰坊市、淄博市和威海市應該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處理好城市土地擴張和人口增長的協調性關系,走新型城鎮化之路。
[1] 馬文亞,符太成,許運福,等.城市土地利用效益的空間差異研究——以甘肅省為例[J].山東國土資源,2016,32(11):74-78.
[2] 舒晴,李全,楊煜丹.我國中部6省人口——土地城市化失調特征及空間格局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274-278.
[3] 郭付有,李誠固,陳才,等.2003年以來東北地區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時空耦合特征[J].經濟地理,2015,35(9):49-56.
[4] 朱鳳凱,張鳳榮,李燦,等.1993-2008年中國土地與人口城市化協調度及區域差異[J].地理科學進展,2014,33(5):647-656.
[5] 陳鳳桂,張虹鷗,吳旗韜,等.我國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協調發展研究[J].人文地理,2010,25(5):53-58.
[6] 尹宏玲,徐騰.我國人口城鎮化與土地城鎮化失調特征及差異研究[J].城市規劃學刊,2013,(2):10-15.
[7] 楊艷昭,封志明,趙延德,等.中國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研究[J].地理研究,2013,32(9):1668-1678.
[8] 郭施宏,王富喜,高明.山東半島人口城市化與土地城市化時空耦合協調關系研究[J].經濟地理,2014,34(3):72-78.
[9] 劉彥隨,鄧旭升,甘紅.我國城市土地利用態勢及優化對策[J].重慶建筑大學學報,2005,27(3):1-4.
[10] 姚士謀,劉登娥,武清華.中國城市用地集約化的路徑選擇[J].上海城市管理,2010,(5):11-13.
[11] 楊明俊,柴寶貴,劉效龍,等.山東省城鎮發展現狀及城鎮體系規劃思路[J].城市問題,2013,(7):42-46.
[12] 李忠.關于山東半島城市群規劃的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14,(7):48-51.
[13] 徐連捷,張戈,張紅巖.淺析城市群發展的主要問題及制約因素——以山東半島城市群為例[A]//鮑世行編.城市發展與規劃大會論文集[C].北京:城市發展研究出版社,2012:1-8
[14] 王前福,韓國紅.青島市土地儲備工作實踐與探索[J].山東國土資源,2010,26(1):33-36.
[15] 王富喜,毛愛華,李赫龍,等.基于熵值法的山東省城鎮化質量測度及空間差異分析[J].地理科學,2013,33(11):1323-1329.
[16] 王新越,宋飏,宋斐紅,等.山東省新型城鎮化的測度與空間分異研究[J].地理科學,2014,34(9):1070-1076.
[17] 王富喜,夏艷玲,李世泰,等.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東省城市化發展研究[J].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11,25(10):21-27.
[18] 梁靜敏.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土地利用結構優化與調整初探[J].山東國土資源,2016,32(12):69-72.
Study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
WANG Yanyan, WANG Fuxi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udong University, Shandong Yantai 264025, China)
New urbanization regards people as the core of urbanization. As one of the 11 national urban agglomerations in recent years, the pace of urbanization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 continues to accelerate. Choose 8 cities of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by constracting the coordination model about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the coordination degree about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of 8 cities in 1994 and 2013 have been calculated. After carrying out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about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is weak. 5 cities appeared as rapid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2 appeared as significant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and 3 appeared as obvious expansion of urban l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and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3 cities appeared as basically coordination. The spatial differentiation of coordination is obvious. According to different types of coordination betwee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8 cities, some suggestions have been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Urban land expansion;population growth;coordination;Shandong peninsula city group
2017-01-07;
2017-02-17;編輯:陶衛衛
魯東大學學生創新課題基金(編號:LD16312);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劃基金項目(編號:15YJAZH069);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編號:ZR2015DM005)
王艷艷(1993—),女,山東聊城人,研究方向為自然地理與資源環境;E-mail:13031601602@163.com
王艷艷,王富喜.山東半島城市群城市土地擴張與人口增長協調性研究[J].山東國土資源,2017,33(7):92-96.WANG Yanyan, WANG Fuxi.Study on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Urban Land Expansion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Shandong Peninsula Urban Agglomerations[J].Shandong Land and Resources, 2017,33(7):92-96.
F293.2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