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嵐
去年年底密集批準籌建的民營銀行于近期迎來了開業潮。6月16日,江蘇蘇寧銀行在南京正式開業,這是近一個月以來第5家獲批開業的民營銀行。截至目前,17家獲銀監會批準籌建的民營銀行中,已有14家獲批開業。
藍海銀行定位藍海經濟
日前,興民智通收到山東威海藍海銀行(下簡稱:藍海銀行)獲得開業批復暨完成工商注冊登記的通告。這意味著藍海銀行不僅是山東首家民營銀行,也將成為全國第12家獲得開業批復的民營銀行。
資料顯示,藍海銀行于2016年12月正式獲得銀監會的籌建批準,注冊資本20億元人民幣,由威高集團有限公司、赤山集團有限公司、迪尚集團有限公司、青島福瑞馳科技有限公司、興民智通(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安德利集團有限公司、煙臺振華購物中心有限公司和尋山集團有限公司等8家民營企業共同發起設立。
及至4月,尋山集團將認購的藍海銀行5%的股份轉讓給青島福瑞馳科技有限公司及山東安德利集團,尋山集團不再入股藍海銀行。股份轉讓完成后,藍海銀行發起人股東縮減為7家。
據了解,截至目前藍海銀行位于威海市中心威高廣場的總部辦公場所裝修已完成,人員招聘、系統建設、制度建設、高管及董事資格準入等所有籌建工作也基本完成。雖然具體開業日期還沒有明確公布,但藍海銀行董事長陳彥此前透露說,銀行籌建組已經提前與人民銀行進行了對接,力爭在拿到金融許可證和營業執照后,以最短時間完成系統接入和考核驗收,盡快開展相關業務。
核準《威海藍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中表明,藍海銀行遵循“深耕藍海、特存特貸”市場定位,面向海洋經濟,為中小微企業、零售客戶及創新創業提供特色化金融服務。
“特存特貸”成為藍海銀行主要業務模式。所謂,“特存”即在特定區域內開展存款業務;“特貸”即銀行貸款服務面向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客戶和特定產品。
從發起人股東構成來看,這些企業均是青煙威地區實力雄厚、知名度高的民營企業,涵蓋了醫療器械、服裝加工、汽車產業、零售商業、食品加工等產業。以威高集團為例,其為中國最大的一次性使用醫療器械制造商,2016年公司收入67.3億元人民幣,增長率為13.7%,總市值250億港元。
藍海銀行成立后,將首先服務于股東企業的上下游產業鏈,預計將有利于當地實體經濟的發展。
此外,藍海銀行籌建組人員此前介紹,藍海銀行屬于獨立法人的總部金融機構,定位是線上線下融合型銀行,機制靈活高效。而從其招聘公告顯示的業務布局來看,其營銷團隊主要面向青煙威三個地區,產品研發中心則立足北京,業務崗位涵蓋了零售和公司銀行兩大門類。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借助互聯網等技術手段,“走出去”拓展業務。
不過,這種線上線下融合的輕型銀行模式,賴于銀行強大的技術支撐和人才支持。藍海銀行相關負責人介紹,藍海銀行正依靠核心技術逐步打造各類外接平臺,未來可與不同外部機構系統進行互聯互通,引流獲客,提供支付結算及融資服務,創新金融服務模式。
開業潮里的新基因
自2014年銀監會啟動民營銀行試點工作后,包括深圳微眾、上海華瑞、溫州民商、天津金城、浙江網商在內的5家民營銀行率先開業。2015年6月,監管下發《關于促進民營銀行發展的指導意見》,民營銀行組建由試點轉為常態化申設。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和民間資本的“投資難”,發改委于去年10月發布《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進一步加快了民營銀行審批。
2016年底,民營銀行的批準籌建再次加速。僅在2016年12月,就有四川的新網銀行(原名:希望銀行)等兩家民營銀行開業;2017年1月,位于福建的華通銀行開業,5月,吉林的億聯銀行、湖北的眾邦銀行,山東的藍海銀行獲批復正式開門迎客,6月,北京的中關村銀行和江蘇的蘇寧銀行相繼開業。
截至目前已有17家民營銀行獲批籌建,14家目前獲得上級銀監部門批準、正式“開門迎客”。這14家銀行分布在全國13個省市,其中浙江省有2家,位于杭州和溫州。其它12家分別位于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東深圳、福建、湖南長沙、湖北武漢、江蘇南京、吉林長春、四川成都和山東威海。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經過地圖對比,目前民營銀行的分布,和京津冀、東南沿海經濟帶和長江經濟帶密切契合,落點于國家戰略布局的經濟要塞。
根據銀監會要求,上述17家民營銀行主要聚焦存、貸、匯等基本業務,服務于小微企業、“三農”和社區以及創新創業等領域。根據股東情況和所在地區等差異,各大民營銀行形成了不同的特色,力求在差異化經營中脫穎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17家民營銀行中,本土民營巨頭+互聯網基因成為多數銀行的招牌和標配,而在業務定位上各有特色,有供應鏈金融、草根信貸、產業鏈金融;也有O2O銀行、B2B金融服務、生活互聯網+金融等,看點頗多。其中8家銀行明確打出“互聯網銀行”的招牌,包括微眾銀行、網商銀行、新網銀行、華通銀行、億聯銀行、眾邦銀行、蘇寧銀行、中關村銀行。而民營大股東的行業背景也直接反映在民營銀行的業務特色上。
比如前海微眾銀行的微粒貸產品,網商銀行的中小微金融,蘇寧銀行強調的線上線下并重打造O2O銀行,社群銀行的互聯網社群金融服務體系,億聯銀行的生活互聯網+金融服務提供。近期,微眾銀行旗下產品微粒貸和網商銀行都公布了優秀的業務數據和成績,引起廣泛討論。
而湖南三湘銀行、天津金城銀行、江蘇蘇寧銀行都特別強調服務區域經濟發展、扶微助創;眾邦銀行產業、中關村銀行等都強調引領金融科技助力轉型升級;成立于山東威海的藍海銀行更是明確提出,面向海洋經濟,特存特貸,做好做優產業鏈金融。
“民營資本進入金融市場是挺好的事情,特別是對一些金融服務不能覆蓋或者覆蓋不足,競爭不充分地方更有必要。”銀監會主席郭樹清在3月的“首秀”上如是評價。
值得關注的是,大批民間資本躍躍欲試,那么民營銀行盈利能力究竟如何?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8家開業的民營銀行總資產大約為1800多億元,貸款余額約800多億元。首批5家民營銀行在成立1~2年的時間內,均已實現盈利。
成長的煩惱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民營銀行的獲批和落地,技術人才需求猛增。民營銀行有可能成為集互聯網金融之后,有一個吸引傳統銀行高管的人才洼地。
比如,最近獲準開業的江蘇蘇寧銀行的董事長、行長由現任蘇寧金融集團常務副總裁黃金老擔任,其此前曾任華夏銀行副行長。而工行電子銀行部原總經理侯本旗離職籌備民營銀行中關村銀行;民營銀行華通銀行,則聘請了興業銀行原副行長陳德康出任董事長,興業銀行同業部原總經理(后跳槽至微眾銀行任副行長)鄭新林出任行長。山東藍海銀行行長王有強資料極少,履歷不明,但互聯網上仍有2014年其在中國農業銀行菏澤分行擔任行長的任職信息。
對于目前市場上多家民營銀行扎堆成立的現象,北大經濟系副主任呂隨啟表示,盡管發起民營銀行主體拿銀行牌照開展業務的熱情仍在持續升溫,但未來民營銀行開業成立談不上爆發性增長,此前銀監會官方表態,民營銀行申設不再設限,成熟一家審批一家,目前來看,由于民營銀行起步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弱,監管部門對于民營銀行的審批工作仍然十分謹慎。
然而,盡管民營銀行數量不斷擴容,但其背后的風險隱患仍不容忽視,銀行業競爭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沒有強大股東背景的民營銀行如何打造差異化發展實現彎道超車也備受市場關注,對此,呂隨啟表示,一方面需要民營銀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提高人員素質、建立長效良好的治理結構機制,另一方面需要打造不可復制的業務特色,如加大互聯網相關業務的拓展等,在業務流程進行創新,此外,還需要加強與實體經濟的結合,真正做到服務、產品滿足客戶的實際需要,這也是民間金融長期活躍的根本原因所在。
另外,業內人士表示,民營銀行的成長煩惱還在于特色化發展的瓶頸以及信息披露透明化等方面。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里,我國民營銀行從無到有,且數量越來越多。但總體來看,它們仍是銀行市場中的“新生兒”,不僅所占的比重較低,而且無論是對傳統銀行還是互聯網金融,均未表現出足夠的撼動性。加之起步晚、規模小、抗風險能力相對弱,又恰逢經濟進入“新常態”,同時面對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加劇等一系列挑戰,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因此民營銀行成長的道路還很長,還需要不斷地汲取營養,強健體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