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兵
今天,環境治理的春風,吹遍了十里長溝兩岸,十里長溝正在做一個振興的夢。
在江蘇邳州港上鎮老百姓的心中,十里長溝一度就是“爛泥溝”的代名詞,如今在邳州全市開展公共空間治理的行動中,港上鎮黨委政府強力推動十里長溝大規模治理,潺潺流水將重新出現在老百姓的面前。
“南桑北果東西路,鋪金灑銀十里溝?!备凵湘偛痪脤⒃俅螣òl青春。
清障清淤
“小時候,我在這條溝里游過泳、釣過魚,那時候釣上來的魚身上發白很好吃,后來由于水被污染有毒,釣上來的魚身上發黃發黑,河里的水發臭,氣味讓人受不了,也沒人敢下河了?!?3歲的馮召成是竇場村的老黨員,他親歷了十里長溝的變化,“這次我家總共移除100多棵樹,還賣了6000多元錢,我們非常支持鎮里對十里長溝的整治工作!”
陳翅簡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短短半年多的時間,家鄉這條“鄉愁河”十里長溝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陳翅也是竇場村人。6月22日,他向《民生周刊》記者回憶道,“往年夏天河水惡臭得不行,通過這次清淤治理,現在河水清了,之前的臭味也沒有了,老百姓都非常高興,在外創業打工的港上人更愿意?;丶铱纯戳??!贝饲?,1983年出生的陳翅一直在浙江臺州做建材生意。
“在這次十里長溝治理任務中,我們村涉及2800米長,共清理各種樹木2萬多棵,僅用了一周就干完了,鎮里為此還獎勵了我們村5000元。”竇場村黨支部書記王意業興奮地說。
據了解,十里長溝是貫穿港上鎮南北的重要防洪、排澇、灌溉河道,發源于沂河,北起北西村,南至大范村,途經13個村,港上鎮內全長10.8公里,河寬25~50米,水深約1.5~2米,向南流經新沂市合溝鎮,流入白馬河、沂河,最終匯入駱馬湖。
自上世紀50年代十里長溝開挖以來,只在1989年人工疏浚一次,近30年來未有全面綜合整治,河床淤積,水流不暢,水質惡化嚴重,群眾抱怨很多。
對港上鎮人來說,沂河是母親河,十里長溝則是一條鄉情河,包含著許多港上人對故鄉的眷戀。
目睹家鄉的變化,有感而發,港上鎮北謝小學語文老師張清亞寫了一篇散文《十里長溝的夢》,在文章里他說,今天,環境治理的春風,吹遍了十里長溝兩岸,十里長溝正在做一個振興的夢。轟鳴的挖掘機終于挖出了讓老百姓深惡痛絕的臭泥,張著鐵爪的鏟車,鏟走了堆積如山的垃圾。推土機推走了各種各樣的障礙,不遠的將來還將鋪出一條嶄新的觀光路。十里長溝呈現出一個鳥語花香的美麗世界。
依靠群眾
公共空間治理是改善城鄉生態環境以及打造生態城市、建設美麗鄉村的有力舉措。江蘇省邳州市以城鄉公共空間治理為切入點,積極探索社會治理創新的長效機制。在實踐中,堅持“聽群眾說、向群眾講、帶群眾干、讓群眾享”,將黨的群眾路線融入社會治理創新,在加強基層黨建、密切黨群干群關系的同時,城鄉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共建共享的治理格局正在形成。
“怎么做老百姓工作,發動大家跟著一起走,讓大家為集體做貢獻,必須是黨員干部帶頭。鄉鎮黨委要有戰斗力,村支部書記很關鍵,我們的口號是‘黨員干部走在前,清障工作就不難,這句順口溜就把道理講明白了。”港上鎮黨委書記潘作農告訴記者,“在十里長溝調研中,鎮領導班子14人沿著河徒步走了兩天,一點點地看,掌握最真實的情況?!?/p>
“開挖清淤之后,圍繞整個十里長溝,種植彩色樹種,打造綠色長廊,圍繞銀杏小鎮和沂河沿線的打造,建成港上鎮特有的生態宜居鄉村旅游產業?!备凵湘傛傞L趙夫平介紹說,“十里長溝將改頭換面,變成一個集功能性、觀賞性、生態性為一體,魅力港上將是河暢、水清、樹綠、景美,港上人的幸福指數將越來越高?!?/p>
疏浚十里溝,綿延鄉村情。正是有了群眾的支持理解,才有了現在的治理成效。馮莊村有4名黨員聽說港上鎮黨委政府要疏浚十里長溝,積極主動率先垂范,三天就把他們在十里長溝堰上的300多棵楊樹和100多棵銀杏樹全部清理了。老黨員竇禮堂說:“黨委政府清淤十里長溝,這是大好事,既美化了環境,又造福子孫后代。我們這些黨員和百姓都大力支持,我帶頭把樹清光了?!?/p>
“事情怎么做?要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最關鍵還要依靠群眾。這次我們工作推進得又好又快,就是貫徹市委提出的‘四個群眾工作要求?!迸俗鬓r深有感觸。
銀杏小鎮
“去年年底利用短短40天的時間完成清障工作,共清理樹木10萬多棵,其中銀杏樹52576棵,雜樹56815棵。拆除建筑物64處3000余平方米。”港上鎮分管農田水利建設的副鎮長劉偉說,“已經關閉沿線的4家銀杏果加工廠、1家洗沙廠、3家養鴨場,督促沿線兩家銀杏酮廠和正大養豬場的污水處理設施完成升級改造?!?/p>
“清淤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總量的98%左右,下一步將從源頭消滅污染源,對沿線的19個排污口,進行優化布局,封堵違法排污口,對沿線兩家銀杏酮廠和養豬場的污水處理設施運行情況,進行在線監控,堅決杜絕污水偷排現象。”劉偉補充道。
對港上鎮來說,要做的事情還很多,在十里長溝河面上有5座橋梁,因年久失修,橋梁兩側的欄桿破損不堪,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涵閘需要改造,結合全市銀杏特色小鎮建設,沿十里長溝東堰還要新建橋梁6座、穿堤涵洞36座。
據劉偉介紹,作為“禁止發展工業類”的鄉鎮,港上鎮的經濟特色是“一紅一白”,也就是1萬多畝的草莓園和4萬畝連片的銀杏樹,全鎮僅銀杏樹市值就超過20億元。
港上鎮未來的發展,是要把三產做實,把旅游做精,把人氣做活。港上鎮黨委、政府將圍繞銀杏特色小鎮創建,充分利用沂河、十里長溝等鎮域水系資源,依托古銀杏姊妹園、萬畝銀杏林海、萬畝草莓觀光自采等生態產業項目,高標準定位,高標準設計,助推農業轉型升級,促進農業與旅游融合發展,形成集農業生產、農業觀光、鄉村休閑、參與體驗于一體的新型業態。
據介紹,由鎮長任河長,沿線的13個村村主任任斷面長,港上鎮定期召集十里長溝水環境保護專題會議。半個月檢查一次十里長溝沿線環保情況,確保治理后,不發生污染反彈的現象。
曾有過“南桑北果東西路,鋪金灑銀十里溝”之稱的港上鎮,不久將再次煥發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