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摘 要: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節能生產、提高經濟效益成為一項重要指標。目前,在我公司冷卻水循環系統上存在著效率低、能耗大等問題,影響著企業的經濟效益。采用降低流量方法,在不改變供水溫度和壓力的前提下對冷卻循環水系統進行優化。通過提高冷卻水溫差,使該套循環水系統泵組減少運行數量,具有可靠性強、節能效果顯著等優點。
關鍵詞:循環水系統;節能運行;探索
中圖分類號:TK01+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19-0058-02
西安微電子技術研究所長安產業園工藝冷卻循環水系統于2006年投入運行,主要供應生產設備使用。通過熱傳導方式,冷卻水吸收設備的熱量,維持設備正常工作溫度。
該套工藝冷卻循環水系統主要由1座蓄水箱、7臺水泵、2套過濾器、2套板式換熱器、管網等設備組成。冷卻水經水泵加壓、過濾器過濾、板式換熱器降溫后,進入管網,輸送到生產設備,然后返回水箱,如此反復循環。供水要求:溫度15±5℃,水壓0.65±0.05MPa。原運行方式為:5臺水泵并聯運行。水泵電費占總運行成本費用的99%。因此在滿足安全和工藝需求的情況下,節約用電是系統節能降耗的方向。
現場工藝冷卻循環水管網屬于開式系統,冷卻水回水箱管道上,冷卻水直接進入水箱。在這一過程中,流動的水變為靜態水。水流量越大能量損失越大,反之流量越小,能量損失越小。因此冷卻循環水系統節能降耗的關鍵是如何減少流量,減少運行水泵數量。
1 冷卻水節能降耗運行的分析
1.1 降低流量可行性分析
工藝冷卻循環水系統設計冷卻水出水溫度t=15℃,回水溫度t=20℃。溫升Δt=5℃。1天5次測量工藝冷卻水供回水溫度,如表1。
從表中看出,冷卻水回水溫度只升高了1.6℃,循環水溫升小于設計5℃,根據水吸收熱量公式[1]
Q=C×Δt×m
式中:Q-冷卻水吸收的熱量,J/kg;
C-水的比熱容,常數,J/kg·℃·kg;
Δt-冷卻水溫差,℃;m-冷卻水質量,kg。
在吸收一定量的熱量Q條件下,冷卻水進回的溫差Δt與冷卻水量m成反比。冷卻水流量m下降,溫升勢必會增大。而實際情況下回水溫升只有1.6℃,說明冷卻水回水沒有充分吸收的熱量就從生產線返回至水箱,因此現有條件下,提高溫升,以降低冷卻水流量,是可行的。
1.2 壓力變化的分析
根據的管路特性方程[1]H=H0+kQ2,將此方程的關系標繪在H-Q坐標圖上如圖1,既得所示的H-Q曲線,稱為管路特性曲線,式中的k為管路特性系數,它與管路長度、管徑、摩擦系數及局部阻力系數有關。在其他條件一定時,改變管路中的調節閥開關程度,則其局部阻力系數改變,因而管路特性系數k和管路特性曲線的斜率也隨著改變[2]。
減小調節閥門開度,k值增大,管路特性曲線斜率增大,水泵的工作點P將沿泵特性曲線向左移動,管網的流量Q減小,H增大,所需要水泵數量減少,出口壓力增大。因水泵采用變頻控制,出口壓力器自動調整,保證工藝冷卻水供水壓力穩定[3]。
2 現場調整及效果對比
系統運行時,逐步關小工藝冷卻循環水系統的回水閥門,待變頻器頻率將為最低頻率15Hz時關閉。待系統運行穩定后1個月后,檢查冷卻水供水壓力,供回水溫度。
2.1 供水壓力對比
調整前后,壓力曲線、供回水溫度對比如圖2所示
經過調整后,按照預想結果,變頻器通過頻率變化,調整水泵轉速,保證工藝冷卻水供水壓力穩定在0.64Mpa。
2.2 冷卻水溫升對比
調整前后,冷卻水供回水溫度對比如表2所示。
從表中可得知,管網經過調整后,供水溫度提高1℃,仍在供水溫度區間(15±5℃),回水溫度提高3℃,接近設計值20℃。且調整后,溫度差值由1.6℃升高到3.3℃,表明冷卻水充分吸收了機臺熱量,利用率得到大幅度提高。吸收同樣的熱量所需冷卻水量下降,那么返回至水箱的冷卻水流量減少,動壓頭損失減少,能量損失減少。
2.3 運行水泵數量對比
通過調整管網后,關閉了兩臺30kW的變頻水泵,該水泵每年運行電費約1.5*30*24*365*0.95=37.45萬元,不僅節約了水泵日常使用的電費、備件費用,還延長水泵、變頻器使用壽命。
3 結束語
工藝冷卻循環水系統,365天×24小時運行,任何微小的節能措施累積下來產生顯著節能效果。通過對工藝冷卻水循環水系統進行科學分析,并進行初步探索,尋找管網特性與水泵性能匹配的工況點,提高利用率,達到最佳、高效經濟的運行工況,節電效果明顯,值得在各循環水系統節能運行中借鑒。
參考文獻:
[1]王志魁.化工原理(第二版)[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22.
[2]王云鵬,林永輝.流體高效輸送節能技術的應用[J].能源工程,2005.
[3]申付俊.淺析水泵節能技術途徑[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16):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