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學智+王譽喬+曹瑞



摘 要:近年來對老年患者服務的護理型病床需求量在逐漸增加。文章介紹了一種新型多功能護理床的基本結構和主要工作原理。該多功能護理床能夠幫助患者實現翻身、起坐、屈膝以及吃飯等主要功能,解決了在護理患者過程中出現的諸多不便,從而促進了我國護理業服務行業,有力地加快了我國醫療保健事業的迅猛發展。
關鍵詞:護理床;醫院病床;設計
中圖分類號:R197.3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19-0105-02
1 研制背景及意義
中國己于1999年10月提前進入人口老齡化國家的行列。據相關調查表明,在80歲以上的男性老人中,僅有35.7%的老人能自我照料[1]。當前“空巢家庭”也已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常態,傳統上家庭式護理對老人的關照也逐漸日趨削弱,從而使得對老年人、殘疾人護理的更加困難。因此,加強老年人護理業的服務、提高護理醫療設施的就越來越迫切、越來越重要。在一些發達國家,醫療護理器械高新技術的含量逐年增高,因此對新工藝、新材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發達國家這種復雜的多功能的護理器械造價相對昂貴,操作功能也比較復雜,在我國現行的經濟水平下,推廣很難得到大眾化應用[3],為了加強我國護理業服務行業,緩解護理患者過程中產生的諸多不便,設計制造一款新型集多種功能為一身的病椅,該病床可幫助患者實現翻身、坐起、屈膝以及吃飯等日常功能,能夠較好地解決患者護理過程中產生的大部分問題,而且病床由患者自己遙控控制,可根據自己的感覺和意愿調整臥姿。同時,螺旋連桿機構具有簡單且易于加工的特點決定了其制作成本低,非常適合批量生產和大眾化推廣,對加強我國護理業服務產業,極大地促進我國的醫療保健事業的快速發展都具有及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2 研究過程
裝置的原理和組成:
2.1 坐起結構設計
本部分的設計,主要采取坐起和曲膝的兩個功能分別驅動的思路。具體如圖1、圖2分別是蝸輪蝸桿傳動及齒輪齒條傳動[2]。床板平置時,人躺在床上和普通病床一樣,當需要坐起時由圖1中的電動機驅動蝸輪蝸桿轉動,使得與渦輪同軸的齒輪運動,再由圖2齒輪帶動齒條進行定向運動,最后由連桿驅動病床板旋轉,從而實現使人坐起的功能。
2.2 曲膝結構設計
需要曲膝時,同樣由圖1中的電動機工作,通過螺旋傳動使得靠背旋轉帶動圖3中的固定轉臂2轉動,同時當連桿1與固定轉臂2連接時,轉臂2帶動連桿1向右運動完成曲膝動作。
如圖4所示,為完成單腿曲膝動作,將連桿1與固定桿3手動連接,當固定轉臂2向右移動式不發生關聯運動,此時腿板保持水平,而背板向上抬起,即可完成單腿曲膝動作。
2.3 床板翻身機構設計
床板翻身裝置以單獨的電機作為動力源,如圖5所示螺桿固定在電機上,螺套可進行上下運動,同時螺套與連桿連接,當螺套向上運動時帶動連桿向上運動,從而將床板頂起實現輔助翻身的動作。
2.4 多功能自理平臺
如圖6所示,我們將此部分設計為可滑動的多功能工作平臺,工作面板可進行著折疊,不需使用時即可收起工作平臺,靠床右側設置有滑槽,工作平臺沿滑槽可進行滑動。同時,操作平臺上安裝有液晶顯示屏,可對床椅的折疊和翻身等功能進行遙控操作,此裝置,結構簡單,制造容易,能實現多個功能。總體示意圖如圖7所示。
3 結束語
本文設計的床椅可廣泛用于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臥床不起,身體不能自主移動的患者,目前國內市場上暫時還沒有功能完善且操作簡單的同類產品,因此具有巨大的市場需求。該床椅可由患者本人自己遙控控制,按照患者本人的感覺和意愿進行調整臥姿,同時可有效促進血液循環和預防褥瘡的發生,且大大減輕了護理人員的勞動強度。本床椅具有較高技術含量,制作成本低,加工簡單,工作可靠等特點。
參考文獻:
[1]張東煜,李樹森,唐鉉峰,等.遙控氣動可升降病床的設計[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4,32(8):19-29.
[2]王文斌,等.機械設計手冊[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8.
[3]張少茹,陳萬強,張毅,等.多功能醫用病床的研究[J].中國康復,2010(5):39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