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智輝
摘 要:地鐵作為一種新興的交通工具,近年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我國迅速發展。我國作為高鐵發展速度和數量最大的國家之一,其地鐵技術不斷創新使得地鐵的運輸效率逐年增加,其中比較顯著的標志是地鐵載客量的增加和地鐵速度的提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從事地鐵研究的經驗,并參照大量的專業論著,對如何提高地鐵運輸效益提出幾點自己的思考,希望對廣大業界同行有所啟發。
關鍵詞:提高;地鐵;運輸效率;思考
中圖分類號:U293.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7)19-0140-02
地鐵作為緩解城市交通運輸的主要工具之一,對于提升城市的發展速度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提高地鐵運輸效率對于加快城市化進程、緩解交通運輸壓力具有重要意義。接下來筆者就從以下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的重要性、制約地鐵運輸能力的因素、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的方法幾個方面來提出關于地鐵運輸效率的幾點思考。
1 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的重要性
地鐵是一種重要的交通工具,它是城市化進程加快的產物,近年來發展速度極快。地鐵具有速度快、不占地表面積、運載量較大、運行穩定等優勢,因此地鐵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城市解決城市擁堵、緩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城市規模不斷擴張,城市發展速度不斷加快,城市人口不斷激增,因此如何進一步提高地鐵運輸能力成為各項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2 影響地鐵運輸能力的因素
雖然地鐵具備速度快、不占地表面積、運載量較大、運行穩定等優勢,目前已經成為世界各大城市解決城市擁堵、緩解城市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縱觀地鐵從無到有的短暫歷史,同時與鐵路、公路、航運、水運等交通方式出現的時間相比較,地鐵出現的時間依然比較短暫。作為一個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生事物,一方面地鐵發展速度如雨后春筍,另一方面地鐵的發展又受到種種條件的制約。總體來說,影響地鐵運輸能力提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人為因素、客觀因素、主觀因素等等,接下來筆者對影響地鐵運輸能力提升的因素進行歸納和整理,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進行詳細的剖析。
2.1 停站作業的時間
目前阻礙地鐵運輸能力提升的因素中相對比較突出的是地鐵停站作業的時間因素。之所以產生停站作業時間的問題,與目前的高鐵的發展形勢是密不可分的。現階段下,很多地區和城市都看到了地鐵所具備的具備速度快、不占地表面積、運載量較大、運行穩定等優勢,因此近年來集中了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來致力于地鐵的建設。但與此同時,地鐵停站作業環節的問題此消彼長、層出不窮:比如地鐵從業人員的數量和素質跟不上去;地鐵司機停站作業環節太過于繁瑣、停站流程不夠優化;停站時間設置不科學,有很多地方的地鐵停站設置時間過長,嚴重影響地鐵的整體運行時間,另外地鐵乘客上下地鐵的秩序不夠有序,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礙了地鐵運輸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同時經過筆者的實地調查和統計分析,有一個比較突出的現象值得廣大業界同行關注,那就是目前我國各地的城市地鐵的乘客高峰時段,地鐵的停站時間一般都會超出規定的時間,再加上地鐵乘客過于擁擠,地鐵的屏蔽門根本沒有辦法實現正常的打開和關閉,一般需要反復嘗試很多次才能開關屏蔽門。從實質上來看,當列車已經超員的時候,地鐵在固定的停站的時間內,就無法運輸更多的乘客,這在不同程度上降低了列車的周轉效率,影響地鐵的運輸能力。因此這些現象都值得我們廣大業界同行進行反思,并群策群力,采取積極的措施來進行有效的改善。
2.2 信號設備的制約
從地鐵的構造技術層面來看,地鐵的最小行車間隔是通過地鐵專屬的智能系統設備來控制實現的。因此可以說信號系統的綜合能力在列車運行間隔中是否可以實現縮小間隔的問題方面起著主要的作用。而地鐵的最小行車間隔是否科學、合理對于提升地鐵的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信號系統的能力主要體現在類車在信號系統區間的追蹤能力、停戰時分和地鐵折返能力。從這一層面上來看的話,最小的行車間隔決定了做大的上線地鐵數量,也就是說決定了地鐵的運輸能力。因此要想提升地鐵的運行效率,廣大業界同行一定要重視信號設備系統的制約作用,積極探索,更新技術,完善信號系統,進而提升地鐵的運行速度和效率,使地鐵在城市運輸方面做出更大的貢獻。
2.3 地鐵的折返能力
地鐵的折返能力目前已經普遍成為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運行瓶頸。折返能力與折返線路的建設息息相關,而折返線路的建設不僅牽涉到城市用地規劃而且受到人力、財力和物力方面的影響。首先地鐵的折返線路的建設收到土地的規劃限制。近年來城市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同時城市人口激增,與之而來的就是城市各類建設用地規劃緊張的問題。地鐵的折返線路會受到土地的制約,建設規劃、跨度較大,同時當地鐵的折返線路建成之后,受地下空間的限制,更改十分困難。另外地鐵的施工過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支撐,這對于城市來說是一筆重要的開支。
2.4 潮汐性客流特點
潮汐性客流主要是針對城市居民的作息情況而設定的。城市居民尤其是上班一族,早上上班和晚上下班的時間段內,需要乘坐地鐵的乘客比較集中,對地鐵的需求量較大,有時候甚至擁堵踩踏的事件時有發生。而相對于早上和晚上下班的時間點內,其他時段的地鐵的乘客比較少,對地鐵的需求量也較小。如果不能嚴格按照這種地鐵乘客早高峰時段和平常低峰時段的差異如果不能科學合理地來分配地鐵的數量,將會直接造成早晚高峰期運能不足、其他正常時段地鐵運能剩余的現象,這就是一個重要的地鐵資源不可理配置問題。
2.5 客流分布不均勻
客流分布不均勻也是目前導致地鐵運輸能力不夠理想的一個重要因素。一般情況下,越是臨近城市中心的地鐵站點,地鐵上的乘客流量就越大,越是位于城市偏遠郊區位置的地區,城市地鐵的乘客流量就越小,也就是說地鐵客流量的大小和地鐵站點與城市中心區的距離呈正比。城市中心區范圍內的地鐵站點由于乘客流量較大,往往會有很多乘客滯留在地鐵站臺上,而影響到地鐵車輛的關門時間,進而導致了列車正常運行時間的延誤;以此同時,地鐵站點的郊區附近站則容易出現車輛滿載的現象,導致地鐵車輛的運能不足。
3 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的方法
針對目前地鐵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積累和地鐵專業論著的總結和歸納,認為提高地鐵運輸能力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3.1 優化地鐵作業流程、維持候車秩序
要想從根本上提升地鐵作業的效率,維持地鐵候車秩序,首先需要加強地鐵列車工作、服務人員的業務技能培訓。充分結合我國各個城市地區的不同情況,優化地鐵業務的流程、規范地鐵作業程序,在最大程度上減少地鐵的操作失誤。其次引導地鐵站務人員強化業務技能,維持好正常的候車秩序,組織地鐵乘客在上地鐵和下地鐵的時候加快速度,另外還可以在地鐵內部或者地鐵外部開展宣傳活動,來提高乘客的素質水平,讓乘客做好上下車的有序進行。
另外還可以結合乘客數量的多少,系統地統計目前地鐵在各個站點的停站時間,分配好地鐵停站的時間,以縮短地鐵列車的運行周期,提升地鐵運輸的能力。
3.2 優化地鐵信號技術、合理增減列車
地鐵信號技術可以定位地鐵列車,縮短地鐵行車的間隔,進一步提高最大上線列車的數量。因此相關的地鐵信號技術研發部門一定要集中重要的科研力量來大力發展地鐵列車信號技術,來提高定位技術的精準性,進而在保證地鐵列車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列車的自動運行速度、增強地鐵列車的舒適性。
3.3 改變地鐵折返方式、提高運行效率
地鐵的折返方式對于地鐵后續的運行和發展至關重要。但在工程設計階段,對于地鐵的折返路線需要提前規劃,而在實際的地鐵折返路線的建設過程中,要考慮到地鐵長期的運輸需求,充分考慮不同城市地鐵的實際運行情況,來提高折返效率。
3.4 優化地鐵配置方式、壓縮運營成本
“優化地鐵配置方式、壓縮運營成本”這一條措施主要是針對地鐵旅客的潮汐特性來說的。目前比較實用的辦法是針對早晚高峰期增加上線列車的數量的方式來減少高峰期地鐵旅客滯留的情況。
3.5 選擇大小交路運行、合理規劃車次
對于地鐵客流量分布不均衡的問題,我們可以適當采取相應的大小交路運行的方式來切實緩解地鐵的運輸壓力,進而提升地鐵的運輸能力和效率。另外筆者在這里需要重點提示一下,如果在一條地鐵線路上實行大小交路的話,需要考慮在中間站設置折返線。
3.6 強化設備維護力度、杜絕故障產生
地鐵是一個技術密集型交通方式,因此要定時定點維護與地鐵相關的設備,以杜絕地鐵故障的產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鐵作為一種現代化的重要交通工具,對于改善城市交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我們一定要群策群力、多措并舉來提升地鐵的運輸能力,促進城市發展。
參考文獻:
[1]涂陳帥.對地鐵施工技術要點分析[J].江西建材,2016(17):194.
[2]徐道頌.關于地鐵地面信號機開門方向的改進與創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19):70-71.
[3]張艷.提高地鐵列車救援效率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4(1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