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27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中小微企業日”。
中小微企業,是“雙創”的重要載體,是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對增加就業、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科技創新等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前,我國中小微企業呈現出怎樣的發展態勢?面臨哪些問題?如何讓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的活力競相迸發?
企業信心逐漸提升
北京神秘谷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虛擬現實產業的高科技小微企業,目前已擁有定位系統、人機交互系統、可穿戴式動作捕捉設備等幾十項專利,并在虛擬現實、影視動畫及特效領域實現應用。
“今年我們的硬件系統銷售及軟件開發收入,預計能達到4000萬元以上。”該企業負責人趙陽對公司的發展充滿信心。
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51萬戶,其中絕大多數都是中小企業。去年我國初次創業小微企業占新設小微企業的比重為85.8%,新設小微企業周年開業率達70.8%。截至2016年末,全國共有各類市場主體8705萬戶,比2014年末增長25.6%。
“中小型企業,尤其是小型企業的信心在不斷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說,從采購經理人指數(PMI)來看,5月份小型企業PMI是51%,近年來首次上升到景氣區間,說明企業經營狀況的改善從上游行業逐漸向下游行業擴展,小企業的信心在逐漸恢復。
如今,貢獻50%以上的稅收、創造60%以上的GDP、完成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鋪天蓋地”的中小微企業正在產生明顯的外溢效應,有效帶動就業增長,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升級發展,支撐我國經濟穩中向好。
創業創新不斷涌現
重慶豬八戒網絡有限公司,是一家文化創意眾包平臺企業。
去年,豬八戒網開始在各地設立豬八戒眾創空間,計劃在全國100座城市建設100個線下孵化園區,打造“雙創”服務體系,推動“雙創”發展。目前,豬八戒網已擁有500萬家中外雇主,1000萬家服務商。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我國對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持續加大,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快速發展。摩拜、ofo小黃車、餓了么等眾多創業“明星”不斷涌現,中小微企業的創新活力競相迸發。
數據顯示,目前全國企業眾創空間超過420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超過3000家,累計服務創業企業和團隊超過40萬家、培育掛牌上市企業近1000家。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建設第二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第二批共92個雙創示范基地,提出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拓展就業空間,為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提供重要支撐。
專家建議,促進中小微企業創新發展,還應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支持新興業態發展、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完善人才激勵政策、支持建設“雙創”支撐平臺、加快發展創業投融資。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局長馬向暉27日在首個“中小微企業日”座談會暨中小企業創新發展交流會上表示,今后要以提質增效為中心,以提升創業創新能力為主線,強化創業創新、完善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發展邁上新臺階。
“融資難”仍待破解
“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機器人,如今正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創業。”北京藍巨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宋法亮說。
如今,宋法亮及其團隊正經受著創業初期的艱辛。“由于場地費貴、融資困難,我們這幾年一直在地下車庫的儲物間里進行機器人研發和試驗,期待中小微企業能夠獲得資金支持,盡快渡過初創難關。”宋法亮說。
實際上,“融資難”“融資貴”等問題一直是我國中小微企業面臨的突出問題。
據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開展的一項調查顯示,在300多家企業樣本中,95%以上為中小企業,普遍資金嚴重缺乏,65%的企業因為信用問題,造成擔保難、融資難。
6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分組審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修訂草案)》,明確了稅收優惠、解決融資困難、降低創辦成本等多項規定,將進一步為中小企業減負,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中國銀監會審慎規制局副主任劉志清說,小微企業貸款數量多、行業廣,比貸款單一集中在大企業有一定分散風險的優勢,從風險定價的規律看,小微企業貸款利率水平比大企業高一些,不良貸款的水平自然也可以相應地高一些,銀行在開展小微企業信貸業務時,應提高不良率容忍度。
“中小微企業須強化誠信意識,建立健全信用制度,營造‘誠信興商的良好氛圍。”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執行會長王民說,要加強行業自律,完善信用信息,增強中小微企業的融資能力,突破發展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