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德國特派記者 趙覺珵 ●本報駐德國、加拿大特約記者 青木 陶短房 ●柳玉鵬 陳一

在德國漢堡舉行的2017年二十國集團(G20)峰會8日在復雜的氛圍中閉幕。在G20會場內,盡管峰會最后發表的公報就反對貿易保護主義達成一致,但在有關氣候變化問題上,公報“遺憾地”宣布美國已經確定退出,其他19國領導人則承諾繼續遵守《巴黎協定》。對此,英國“天空”電視臺稱,美國總統特朗普令這屆G20漢堡峰會變成G19+1,暴露出“戰后世界秩序出現的最明顯裂痕”。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美國媒體則哀嘆,美國已經由國際社會的領導者變成了“一國俱樂部的孤立者”。在G20漢堡峰會的會場外,來自歐洲各國的反全球化抗議者們暴力燒搶的鏡頭也成為世界議論的焦點。“G20處于轉折點”,德國新聞電視臺9日稱,世界處于混亂和危機之中。G20內部已經不再分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兩大陣營,特朗普分裂了西方陣營。歐洲正在尋找新的聯盟,比如中國,以真正解決國際問題。
“峰會結束,騷亂未停”
“峰會結束,騷亂未停”,“德國之聲”9日稱,盡管G20漢堡峰會已于8日閉幕,G20與會領導人也陸續離開,但是漢堡并沒有立刻恢復平靜。9日清晨,警察和抗議者之間繼續發生暴力沖突(詳見本報第四版)。報道稱,在外界看來,在G20峰會期間發生暴力沖突是預料之中的事,但這次的嚴重程度超乎人們的想象。當地居民描述說,“仿佛經歷了一場內戰”,“從來沒有親眼看過這樣的德國”。抗議者們也將示威活動命名為“歡迎來到地獄”。
德國外長加布里爾9日接受德國《圖片報》采訪時稱,一個歐洲范圍內的調查小組將對搞暴力活動的嫌疑人進行搜尋。他稱:“德國的國際聲譽受到暴力事件的嚴重影響。”
在漢堡采訪的數天中,《環球時報》記者明顯感受到這座城市對G20峰會的抵觸:各種抗議標語隨處可見,商店害怕暴力事件而閉門謝客,抗議人群甚至一度將美國第一夫人梅拉尼婭困在酒店。記者在街上采訪漢堡市民時,不少人聽到有關G20的問題都拒絕回答,或者直接表示出他們的不滿。漢堡的混亂,讓不少人想起去年在中國舉行的G20杭州峰會。在中國微博上,許多網友感嘆,只有在中國,各國領導人才能心無旁騖地商談世界大事。
“最明顯的裂痕”
“G20峰會會場內的氣氛和街頭一樣充滿火藥味”。美國“石英”新聞網稱,從傳統上看,一年一度的G20峰會都會遇到激烈的反全球化抗議,漢堡也不例外。而由于今年特朗普參會,也使得G20峰會會場內爭吵不斷。報道稱,G20峰會對全球經濟穩定來說是至關重要。這是世界主要經濟體的領導人齊聚在一個房間內討論世界面臨的經濟挑戰的唯一機會。盡管美國、英國及其他國家的民族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情緒在高漲,但貿易仍然是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動力。
德新社稱,峰會8日通過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漢堡峰會公報》,在自由貿易問題上,與會各國達成了一致:即必須保持市場的開放性,反對貿易保護主義,也反對不正當的貿易行為。在鋼鐵產能過剩問題上,去年杭州峰會后成立全球鋼鐵論壇,在本次漢堡峰會上,各方同意在今年11月發布報告,制定出切實的政治解決方案。在氣候變化方面,公報稱,“我們注意到美國選擇退出《巴黎協定》的決定”,然而,其余19國的與會領導人均認同《巴黎協定》“不可逆轉”,各國根據條約承諾制止全球暖化。
“G20漢堡峰會公報暴露出戰后世界秩序出現的最明顯的裂痕。”英國“天空”電視臺稱,與其說這次G20峰會將世界主要經濟體拉到一起,倒不如說此次會議只是凸顯了美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存在的分歧。在一個接一個的議題上,美國一再證明自己的立場與其他國家相左。特朗普長期以來清楚地表明,他不贊成支撐戰后世界秩序的基本原則,不認為各個國家通過合作可以取得更多的成就。報道稱,設想有這樣一個俱樂部:多年來由建立該俱樂部和推動其發展的主席所領導,但突然一天這位主席耍起無賴,拒絕承認俱樂部的規則和指導思想。這就是G20正在發生的事情。在氣候變化、移民、貿易問題上,特朗普與其他領導人的觀點都不一樣。
“最終,氣候談判反映出異議——全都是針對美國的異議。”本屆峰會的東道主德國總理默克爾于8日下午在會議結束后的記者會上表示,她對此非常遺憾。在記者會上,默克爾多次指責美國,她說,“貿易談判格外艱難,也是拜美國持有特別立場所賜。”在被問到“是否認為美國未來有可能重回《巴黎協定》框架之下”時,默克爾直言“對此并不樂觀”。當涉及到德美和歐美未來的關系走向時,默克爾再次重申“歐洲應當將事務掌控在自己手中”,“這對歐洲才是最好的”。
俄“瓦爾代俱樂部”網站9日引述俄“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主席巴拉巴諾夫的話稱,從歷史觀點看,G20漢堡峰會可以說是失敗的。除了一些國家領導人舉行的雙邊和多邊會談外,峰會本身并沒有受到關注。而且此次G20峰會并未就全球關注的問題達成完全一致,這讓人更加失望。巴拉巴諾夫稱,在G20峰會期間舉行的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具有比G20更大的政治意義。他說,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成為了金磚國家經濟的發動機,這一倡議得到了俄羅斯和地區許多國家的支持。
“美國,新的邊緣國家”
“這不是G19峰會”,CNN8日稱,特朗普政府在氣候變化和自由貿易等關鍵性的全球問題上成為影響世界團結的因素,從而把美國從一個不斷進取的、傳統的領導角色變成了一國俱樂部的孤立者。報道稱,華盛頓曾經主導G20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經濟體論壇,這種地位與特朗普提出的民族主義的“美國第一”的任務完全一致。然而,美國現在已被G20其他成員遺棄,反映出人們對美國在世界舞臺上可能成為一個破壞力量的擔憂已經成真。
“沒有美國,世界領導人將繼續推進氣候協定。”“曾經占據主導地位,美國如今在G20中發現自己被孤立”。《紐約時報》近兩天連發兩篇文章批評特朗普的外交政策。報道引述奧巴馬政府的高級顧問萊特稱,“在其他主要經濟體向前邁進和競爭價值可達20萬億美元的清潔能源市場時,美國已經落在后面。”
英國廣播公司稱,特朗普回到華盛頓后發推特稱,這是一場“精彩的峰會”。但美國在這次峰會的孤立表明,各國難以接受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特朗普取消了會后的新聞發布會,打破了美國總統在峰會后舉行記者會的傳統,進一步強化了G20變成G19+1的形象。此外,特朗普退出《巴黎協定》造成“群龍無首”之局,為中國等崛起中國家擔當更重要角色打開了大門。
“美國,新的邊緣國家”,德國《南德意志報》9日稱,特朗普讓一個強大的聯盟遭受慘痛的失利。特朗普被其他國家看作是一種威脅,而美國也成了新的局外人。德國《時代周報》9日稱,“美國優先”讓全球處于無序狀態。特朗普對國際合作不感興趣,也不愿意參加全球性問題的解決。報道稱,二戰后,美國和西方盟友建立了西方世界,然而G20漢堡峰會代表著這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G20處于轉折點”
“G20處于轉折點”,德國新聞電視臺9日稱,世界處于混亂和危機之中。G20內部已經不再分為發達國家和新興國家兩大陣營,特朗普分裂了西方陣營。歐洲正在尋找新的聯盟,比如中國,以真正解決國際問題。
在G20峰會期間,世界關注的焦點更多放在峰會期間舉行的幾場雙邊會談上,中美元首會談就是其中一場。當地時間8日下午,習近平在G20峰會結束后與特朗普舉行了會談,這是繼今年4月佛州海湖莊園會晤后第二次“習特會”。會晤后,特朗普發推特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圍繞貿易和朝鮮問題有一個很棒的會面”。
在8日默克爾的記者會上,與中國的合作也被各國記者多次提問。默克爾表示,德中兩國有著“超越了雙邊合作的關系”,德國在諸多事務上都“收獲了不少來自中國的幫助”。她稱,在很多國際事務上,如此次G20議題之一的可持續發展及對非洲的援助,中國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畢竟中國在發展這一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
在8日于漢堡舉辦的“全球化與我們”及“一帶一路”德中合作論壇上,德國黑森州政府歐洲與國際事務司前司長博喜文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如今國際經濟環境越來越混亂,逆全球化和保護主義的聲音越來越大。從G20期間的極少數搗亂分子,到世界上最大經濟體領導人都在走這樣的路線。習主席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將全球化和自由貿易緊密連接在一起,希望通過基礎設施建設推動貨物交流、技術進步和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交流,給世界經濟帶來極大動力,也令世界更加穩定。
“中國‘乘虛而入成功了嗎?”英國廣播公司引述德國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梅斯納博士的話稱,由于美國在多方面的領導作用均在減弱,歐盟與中國加強關系的重要性自動得到提升。英國《觀察家報》稱,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會晤特朗普時也借中國來教訓特朗普。馬克龍在會晤時掏出手機給特朗普“上課”,他說貿易并非只是兩國雙邊,而是各國多邊進行的。手機也許是在美國裝配,但使用了中國制造的零部件。▲
環球時報2017-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