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生
【文題展示】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的歌曲,讓無數人感懷。它讓人反思:過去的日子,你是否留下痕跡、留下記憶、留下價值、留下亮點,又抑或是在蹉跎中度日?
一檔“爸爸去哪兒”的電視節目異常火爆。它讓人反思:東奔西走、奔波忙碌的爸爸,什么時候才能停下腳步,陪伴子女、關愛家庭?
“去哪兒了”之所以走紅一時,是因為它成為人們對人生、對社會的一種反思。這種反思是對現代文明的呼喚,是對美好精神生活的追求,是對不健康生活方式的警醒,更是對心靈能夠詩意棲息的企盼。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這道作文題目貼近生活,緊扣時代,體現主流的價值觀。材料的前兩段敘述的是兩種社會現象,一個是對歌曲《時間都去哪兒了》的反思,一個是對電視節目“爸爸去哪兒”的反思,前者從時間角度出發,后者從親情角度出發。最后一段分析“去哪兒了”走紅的原因及其意義,體現了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審題時要注意了解材料全貌,在把握兩種社會現象的基礎上深入研究最后一段,抓住關鍵性的語句。“它成為人們對人生、對社會的一種反思”,是材料的點睛之筆,非常明確地道出了命題的意圖。所以,立意應該圍繞對過去事情的思考、反省來寫,它涵蓋的內容非常廣泛,除材料中所提到的時間、親情外,其他諸如青春、理想、鄉愁、道德、文明、傳統、底線、良知、信仰、善良、愛心、誠信、責任、安全、環境,等等,凡是與人生和社會有關的話題都可以作為我們反思的內容。寫作時,可以化大為小,化虛為實,從小處切入,寫自己感受最深的內容,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或者選取若干方面來寫,多角度地思考問題,認識全面,文章更立體飽滿。
角度一:褪去浮躁,追求人生意義
這個角度可以從時間、親情、理想、青春等方面進行自我反思。時光流逝,親情缺失,理想幻滅、青春不再等都可以觸動人的心靈,為此而感嘆不已,催發人們去覺醒,重新認識生命的價值和人生的意義,褪去浮躁,堅定踏實,彌補遺憾,幸福生活。
角度二:凈化靈魂,呼喚文明回歸
這個角度可以從誠信、良知、愛心、善良等方面對社會進行反思。社會中美好的人性缺失,道德滑坡,人與人之間充滿了猜忌,互不信任,甚至敵對仇視。心靈冷漠麻木,見危不助,見倒不扶,幸災樂禍者有之,趁火打劫者亦有之。凈化靈魂,崇尚文明,堅守道德,綻放人性光輝。
角度三:承擔責任,促進國家發展
這個角度可以從安全、環境、傳統、制度等方面對國家、對民族進行反思。食品安全、藥品安全、交通安全、生產安全等事件時有發生。霧霾籠罩,污水橫流,自然生態遭到極大破壞,生存環境面臨極大威脅。面對外來文化的入侵,傳統文化逐漸走向衰退。各種制度的不完善,導致腐敗滋生,不公正不合理現象日益突出。這些都是關系到百姓健康,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大事,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天下興亡,匹夫有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