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回放】
“學生分三種,精英組、平民組、麻將組。麻將組下面的,就是學習不好的小朋友。”2017年4月初,浙江省杭州市某校小學生家長發帖對該校教師將學生分三六九等的做法進行“抱怨”,引起社會輿論廣泛關注。4月13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做法系學校教師個人行為,這樣的命名“很隨意”,該做法現已被叫停。
【素材解讀】
馬云曾三次高考,數學成績均不及格;孟非的語文課成績優異,數理化則較差。不知老師會把這兩位分到哪類班去?孩子們未來會面臨很多殘酷的競爭,失敗是必須面對的挫折,但人生的不如意需要一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品味、逐漸領略,而不是一下子就把人從天堂打入地獄,巨大的落差會造成未成年人的心理失衡和行為偏差。按“麻將組”這樣分等級顯然是不合適的,帶有一種侮辱性,心理上有一種很強的暗示,是一種具有功利主義的教育方式。從法律層面上來說,這種做法是違背素質教育,也是侵犯人權的。兒童享受高質量的、均等的義務教育,這是法律規定的。所以,無論是那位老師還是一些冷漠的看客,面對孩子的時候,還是要把姿態放得柔軟一點,至少要遵守法律,別把違法不當回事。
【適用話題】
教育平等;尊重法律;尊重人格;拒絕功利教育……
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應該帶頭執行國家的法律法規。《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四章第二十九條規定,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當平等對待學生,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促進學生的充分發展。教師應當尊重學生的人格,不得歧視學生,不得對學生實施體罰、變相體罰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嚴的行為,不得侵犯學生的合法權益。這位老師把學生分成“三六九等”,顯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規定,是對學習成績不好的學生的歧視,更是對他們的人格侮辱。
這位老師雖然罵人不帶一個臟字,但這種做法對孩子的心靈創傷是十分嚴重的,這比直接打罵學生后果更為嚴重。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給學生分類,要求讓學生平等地享受應有的教育權。但這位老師卻把學生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且給成績差的那組取名“麻將組”,這是極不人道的。試想,這些差生不管走到哪里,別人都會用“麻將”來取笑他們,這些學生哪還有心思用在學習上!在親朋同學面前,在社區里怎么能抬得起頭來!這可能讓他們對學習產生反感,對去學校上課也會產生一種恐懼感,學習成績只能越來越差。有的一旦接受不了,可能會離家出走,甚至會走上歧路。
學生學習成績差,一是可能沒有用心學習,學習的積極性不高,二是接受能力相對差,上課時雖然很認真,但聽不懂,不理解。因此,學校要因材施教,針對每個學生不同的情況,制訂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譬如:讓成績好的學生與成績差的學生成為互幫小組。再譬如:利用一些成績稍差的學生獨有的特長,發揮他們的作用,多給他們一些鼓勵,等等,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另外,老師也應該改進教育方式,讓學生更容易接受那種教育方式,讓他們聽得進,更能聽得懂。
老師過早地給孩子貼上“差生”的標簽,可能會在部分孩子身上產生污名效應,帶來自暴自棄等消極影響,甚至會破罐子破摔。如果那位老師是一個優秀的教師的話,應該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甚至把更多精力放在那些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身上。只有讓這些“差生”有了“尊嚴”,感到沒有被歧視,才能在別人面前抬得起頭來,提高學習興趣,以愉快的心情投入到學習當中去,才能體現真正的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