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臉為什么那么長?企鵝為什么不會飛?人為什么要長大?“小學生難倒大學生”的場面總會如期出現在恩施州建始縣官店鎮摩峰中心小學的網絡課上。網絡課堂組織者趙蕓逸是河南人。2011年,趙蕓逸為掙學費打幾份工,曾因暑假在河南鄭州賣蜂蜜掙學費,被人稱為“蜂蜜男孩”。
2014年9月,受徐本禹精神感召,趙蕓逸帶領該校研究生支教團隊,自愿到湖北省恩施州建始縣官店鎮摩峰中心小學支教,并開辦了網絡教學課堂——“阡陌學堂”。
摩峰中心小學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共有211個學生,其中174個學生為留守兒童,20多個為單親家庭孩子。學生從學校到鎮上要步行3個半小時,距離縣里有4個小時的車程。很多孩子從來沒走出過縣城,更不用談更遠的地方。
為了開拓山里孩子的視野、開發山區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搭建一座溝通山里山外世界的橋梁,他聯合其他志愿者們成立了“阡陌上行團隊”,并開辦了“阡陌學堂”。之所以取名“阡陌學堂”,趙蕓逸是希望有朝一日,網絡課堂能像田間小路一樣遍布于世界的各個角落,讓孩子們看到精彩的世界。
運用點撥:青春無極限,青春無定勢,趙蕓逸的青春讓孩子們的世界爛漫多彩。在大山的阡陌中,他的人生個性飛揚精彩萬分,他用行動去踐行自己的青春理想,他用自己的青春為孩子們帶來了無限的憧憬和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