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淼葭++潘興揚
6月3日,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在成都舉行第七次會員代表大會。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在會上作縣域經濟發展專題演講。四川省政府資政張作哈,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縣鎮經濟交流促進會秘書長朱鋼,學會顧問、四川省政協原副主席解洪出席大會。大會由學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省政府參事張成明主持。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秘書長楊彪作工作報告,總結了過去五年工作成就,明確了未來工作方向和目標。大會選舉產生了第七屆理事會、常務理事,選舉張成明連任第七屆理事會會長,選舉楊彪擔任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兼秘書長。
200余名來自四川省直有關部門、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各市(州)、縣(市、區)的代表參加大會,并為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錫文:
農業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
縣域經濟是我們國家整個經濟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特別是在統籌城鄉發展方面,縣域經濟能夠切實起到帶頭和輻射的作用。
引導農民在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背景下,在別的領域能夠獲得更高收入的背景下,自覺自愿的流轉土地非常重要。這是我們未來需要努力的方向。農業規模經營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農業要改變現在分散的粗放經營方式,需要條件和時間,條件是什么呢?第一農業人口的減少,城鎮化要足夠的繁榮;第二農業科技的進步,更少的人能夠種更多的地,效率更高;第三社會化服務體系有足夠的支撐。
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會長、省政府參事張成明:
傾力打造縣域經濟發展高端智庫
學會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即將召開的十九大精神,認真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緊緊圍繞四川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一個愿景、兩個跨越、三大發展戰略”的總體謀劃,堅持“深入一線、服務基層、務實創新”的工作原則,在思想上求精心,工作上求精細,成果上求精品,傾力打造縣域經濟發展高端智庫,積極促進實現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為加快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四川、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獻計出力。
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副會長、秘書長楊彪:
努力推動縣域經濟研究成果的應用
四川省縣域經濟學會已建成30余人的專家學者庫,并擁有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刊物《當代縣域經濟》和《縣域經濟》內刊兩本期刊,及“四川縣域經濟網”“當代縣域經濟雜志網”等研究和宣傳傳播平臺。學會先后被評為全國5A級社會組織、全國社科聯先進學會,多次榮獲省級先進學術團體和四川十佳學會稱號。
學會近期將根據國務院《關于縣域創新驅動發展的若干意見》,從創新資源、創新制度、創新路徑、創新治理和創新業態等方面切入,通過開展四川創新型縣(市)和創新型鄉鎮、創新型企業的評價活動,推動“四川縣域經濟發展創新活力評價體系”研究成果的應用,加快縣域培育新動能、發展新經濟、實現創新驅動發展的步伐,促進四川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四川省委農工委常務副主任楊秀彬:
“三個三”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的新動能是當前農業農村發展的主題。農業的性質決定了農業必須率先綠色發展,要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深入挖掘農業的觀光、文化、康養等多功能。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核心是“三個三”,即集合三塊地:承包地、宅基地、建設用地。激活三支隊伍:科技人才隊伍、返鄉農民回鄉創業隊伍、職業農民隊伍。用好三塊錢: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和杠桿作用,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投入“三農”發展。
四川省科技廳廳長劉東:
科技創新支撐引領先導區建設
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和產業轉型升級的背景下,打造新的增長極點成為動力釋放的關鍵。成都平原經濟區聚集著全省最豐富的科技資源。要以深入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為契機,充分發揮和調動各類科技資源和創新要素,爭創新優勢,再上新臺階,保持領先發展,率先進入創新驅動發展階段。同時要著力在“導”上下功夫,使自身的創新成果,對四川省其他區域產生示范和帶動效應。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郭曉鳴:
解決好農村發展的三個關鍵問題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情況下,四川省農業農村總體呈現穩定發展勢頭,體現為農業基礎不斷夯實,適度規模經營穩步推進,主要農產品保持穩定增產增效,脫貧攻堅取得重大階段性突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繼續實現高于全國平均水平的增長。但四川省農業農村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困難和挑戰,當前必須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圍繞重點領域強化體制機制創新,重點在供給側一端發力,以綠色發展為導向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四川師范大學黨委書記丁任重:
工業化是四川經濟增長的“主心骨”
在四川經濟穩增長的過程中,要抓好幾個方面的工作。第一是要穩投資,投資是四川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一方面是要抓好招商引資工作,另一方面是要抓好工業的投資。四川正處在工業化中期階段向后期階段推進過程,工業化對四川經濟的增長是主線和“主心骨”,在新的時期下,省委省政府把工業強省的戰略轉化為高端制造業強省戰略,這是完全符合四川省省情的。要穩定民間投資,發展民營經濟、動員民間資金投入,對四川的經濟增長來說也非常重要。
四川省射洪縣縣委書記蒲從雙:
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
射洪有機遇、有基礎、有信心,在遂寧“加快發展、彎道超車”的征程中擔當重任、作出示范。一是實體經濟振興的機遇,射洪歷來以工業立縣、以工業強縣,完全符合中央和省委加快推進實體經濟振興的時代潮流。二是縣域經濟壯大的機遇,省委明確提出“抓好縣域經濟50強培育”等支持縣域經濟壯大的政策措施,與射洪實際高度吻合。三是交通加速改善的機遇,遂德高速、綿遂內鐵路的規劃建設,為射洪帶來新的重大機遇。
四川省中江縣縣長李霞:
積極推進“三大戰役”
“三大戰役”是指藍天保衛戰、碧水攻堅戰和環保問題殲滅戰。藍天保衛戰要加強對大氣污染源整治。碧水攻堅戰要著力實施嚴重污染水體整治、良好水體保護、水污染防治設施建設、飲用水環境安全保障“四大工程”,全力確保凱江西平、郪江象山斷面達到地表水三類水質標準。在“凈土”戰役方面,要開展農業用地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土壤污染詳查工作,加強工業廢物處理處置,全面開展除塵固體廢物等整治。
四川省馬邊彝族自治縣縣長沙萬強:
打贏脫貧攻堅戰役
今后五年,馬邊縣經濟社會發展要以精準脫貧為總攬,圍繞“工業強縣、農業富民、旅游興業”總體思路,緊扣“脫貧奔康、跨越發展”主題,以建成大小涼山綜合扶貧開發示范縣和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為目標,大力實施脫貧攻堅、交通先行、資源開發、全域旅游、教育奠基、依法治縣六大行動戰略,全力穩增長、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馬邊,確保實現與全市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四川省米易縣縣長許軍峰:
探索康復費用在醫保費中報銷
在康養產業發展中,向國家積極爭取交通、土地、稅收、金融、醫療等方面先行先試的優惠政策,探索康復費用在醫保費中報銷,在康養集中地配置高端醫療資源,實現醫養結合,方便康養人群。同時,加強省際工作聯動,在康養時段選擇上,與河北承德、秦皇島等地合作,形成康養產業北有秦皇島(夏季)、南有攀枝花(冬季)的態勢,借合作之機實現兩地客人的換季康養。
四川省古藺縣縣長陳廷俊:
全力支持打造百億郎酒旗艦
“郎酒”是古藺的一塊金字招牌,酒業也是古藺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未來五年,古藺縣將搶抓機遇、主動作為、聚智聚力建設中國醬香酒谷核心區,并全力以赴支持郎酒做大,推動郎酒上市,建成“二郎·名酒名鎮”,打造“百億郎酒旗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