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出生在英國東部的一個鄉鎮,18歲考入牛津大學,學習化學專業。班主任雷蒙善于啟發式教學,常常會在課堂上提問。天生愛表現的她總是第一個舉手發言,可因為鄉音很重,每次她要說好幾遍,老師才聽得懂。漸漸地,同學們都叫她“好出風頭的鄉下妹”,那些不標準的話也成了大家的笑料。
不久,她考試考了最后一名,同學們嘲笑她這就是愛表現的下場。她不生氣也不辯解,到了上課還是第一個舉手,照樣操著鄉音回答。雷蒙發現了規律,實在沒其他學生舉手才點她發言,然后把她的答案作為出錯的實例來剖析。到了學期末,她還是沒什么進步,雷蒙找到她,問:“你上課很積極,可成績怎么總是這么糟糕?”她說:“我基礎不如別人,但只要老師多給我一些發言的機會,下學期我一定會進步。”老師還是有些疑惑,她接著說:“雖然我的錯誤答案會讓我在同學面前丟臉,可他們嘲諷的話語剛好可以鞭策我,甚至督促我糾正錯誤,我怎能不進步呢?”
果然,那之后她還是常常搶著發言,也還是會繼續受到嘲諷,但慢慢地,她發音越來越準,成績也好了起來,后來還當了學生會主席。她就是英國歷史上首位女首相撒切爾夫人,這位鐵娘子信奉:敢于在公眾場合搶先表現,哪怕是暴露不足,都將有利于自己改進提升。
運用點撥:榜樣給我們啟示,給我們力量,帶領我們正確地面對人生路上的挫折和失敗。人生路上,沒有誰總是一帆風順的:恰恰相反,困難、挫折、失敗乃至不幸,才是生活的常態。在前行的道路上,撒切爾夫人現身說法,以她不停地忽視別人的嘲笑,糾正自己的錯誤的態度贏得了無限的榮光,帶領我們,啟迪我們:前行路上,各種困難、挫折、失敗,是層出不窮的,重要的是要以更高昂的姿態去面對,屢敗屢戰,愈挫愈勇,不斷地戰勝自己,提高自己,讓失敗成為成功的奠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