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德國科學家蘇力貝克發現,在黑夜翻耕的土壤中,僅有2%的野草種子日后會發芽,但如果在白天翻耕,野草種子的發芽率高達80%,約為前者的40倍。這是為什么呢?原來,絕大多數野草種子在被翻出后的數小時內,如果沒有受到光線的刺激,便難以發芽。
其實,個人的成長進步也離不開“光”的激勵。只不過激勵我們的那一束光,有時是一個微笑,有時是一聲贊揚,有時則是一句問候。然而生活中,別人賜“光”的機會畢竟很少,更多的時候需要自己給自己一束陽光。有些人先天優勢不足、適應能力不強,但他們不棄不餒,執著地攀登著人生的高峰;另外一些人則在遭受挫折、失敗時,患得患失,怨天尤人,最終碌碌無為、一事無成。同樣的境況,為何會有不同的人生?不是上帝眷顧誰多一點,而是自己有沒有給自己一束陽光。
(選自《閱讀》)
【素材解讀】
即使在人生的黑夜,也別忘了給自己一束陽光——一束希望之光,一束笑對生活之光……這一束“陽光”看似微弱,照亮的卻是整個人生之旅。
【適用話題】
激勵;擁抱陽光;做自己的救星;心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