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勇平+唐文武+許小麗

摘要:對引進的12個尖椒品種的產量、果實商品性狀等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HP-2與長順品種植株生長勢強,單株結果數多、單果重大、前期產量及總產量表現優異,果實商品性能好。可作為粵西地區冬季主栽辣椒品種并加以推廣。
關鍵詞:尖椒;品種;產量;商品性狀
辣椒系茄科辣椒屬植物,是我國栽培面積僅次于大白菜的第二大蔬菜,每年的種植面積高達133萬hm2[1]。廣東省是中國南椒北運的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同時隨著外來務工人口的增加,本地辣椒消費量亦大幅增加,廣東省每年辣椒種植面積達6.7萬hm2[2],辣椒已成為廣東蔬菜產業中的重要支柱,是增加農民種植業經濟收益的重要途徑[3]。
廣東省粵西地區冬季氣候溫和、無明顯霜凍期、冬閑田多、勞動力充足,是中國重要的北運辣椒生產基地。但是近年來,由于種子市場的放開,進入粵西地區的辣椒種子缺少有效管理,品種五花八門,良莠難辨,從而出現了抗病性差、產量低、商品外觀差等一系列問題,給種植戶造成了重大損失。為了避免因品種選用不當而造成的生產上損失,2007年結合本地生產的實際,引進了12個尖椒品種開展比較試驗,為粵西地區冬季辣椒生產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本次試驗從國內不同育種單位及公司引進12個尖椒品種。其中從東方正大種業公司引進了HP-2、HP-5、HP-6品種(系),從珠海農之友種子公司引進了超級紅豐404、BF386品種(系),從廣州張水江蔬菜所引進長順、寶青3306品種,從志榮農業公司引進天椒T101、天劍一號品種,從農友種苗公司引進BF649品種,從廣良種子公司引進香妃品種,從農源生物研究所引進農源898品種。以BF386為對照種(CK)。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在肇慶市農業良種繁育場試驗地進行,土壤質地為沙質壤土,肥力中等,前茬為水稻。試驗采取隨機區組設計,3次重復,周圍設保護行。小區面積為35m2,種植70株,株行距50cm×70cm。試驗田按每667m2施腐熟雞糞肥500kg、三元復合肥20kg、過磷酸鈣15kg作為基肥,于結果前期、中期、后期各追肥1次,按667m2施三元復合肥15kg進行施肥。播種前種子進行溫湯浸種處理,于2007年8月1日播種,采用穴盆育苗,8月25日移栽。辣椒采收期間調查株高、單果重、果肉厚、單株結果數、果形、小區產量及Vc含量等性狀。維生素C的含量采用 2,6—二氯酚靛酚滴定法來測定[4]。
2 結果與分析
2.1 果實商品性狀比較
對12 個供試尖椒品種的單果重、果肉厚、果形、果色、Vc含量等各項商品性狀指標進行比較(表1) 。由表可知,HP-2、天劍一號、農源898和天椒T101屬于大綠皮尖椒品種,果形為羊角型;其果色青綠,單果重在24.09g~37.92g之間;果肉重介于20.76g~34.31g;果肉較厚,除天劍一號外,其它品種果肉厚均大于0.33mm。BF649、香妃、寶青3306和長順屬于大黃皮尖椒品種,果形為羊角型或長羊角型;其果色淡黃,單果重介于22.15g~39.12g;果肉重除香妃外,其它品種果肉重均大于23g;果肉厚差異不大,介于0.252mm~0.272mm之間。HP-5、HP-6、超級紅豐404與對照BF386屬于小綠皮品種,果形多數為長羊角型;其果色深綠,單果重較小,介于12.15g~16.03g;果肉重在9.74g~12.68g之間;果肉厚較薄,HP-5品種果肉厚僅0.226mm。
果長及果肩寬的分析結果可知(表1),所有供試品種的果長均大于對照BF386,其中長順最長,達到19.048cm;其次是HP-2,果長為15.341cm;其它供試的品種果長都是在12cm~15cm之間。在果肩寬上,長順也是最寬,達到2.711cm;其次是天椒T101、HP-2,果肩寬分別是2.588cm和2.530cm;果肩寬最小的HP-6,果肩寬僅1.186cm。Vc含量分析結果顯示,HP-6的Vc含量是所有參試品種中最高的,每100克鮮椒中Vc含量為70.00毫克;HP-5的Vc含量次之,為62.83mg/100g;所有參試品種中,香妃的Vc含量最低,僅34.13mg/100g;其它品種的Vc含量在45.33mg/100g~58.45mg/100g之間,差異不顯著(見表1)。
2.2 產量性狀分析
計算參試尖椒品種的前期產量及總產量的增產率,并進行新復極差測驗,將所得結果列于表2。由表2可知,HP-2前期產量及總產量最高,分別達到1122kg/667m2、1980kg/667m2,比對照種分別增產36.3%、38.3%,均顯著或極顯著的高于其它參試品種。其次是長順,其前期產量及總產量分別為1067.6 kg/667m2、1851.8 kg/667m2,分別較對照增產29.7%、29.3%。寶青3306產量性狀也表現較好,其前期產量及總產量分別達到974.9 kg/667m2、1725.7 kg/667m2,較對照品種分別增產18.5%、20.5%。天劍一號、香妃的產量性狀表現較差,其前期產量僅為757.1 kg/667m2、729.6kg/667m2,分別較對照品種減產8%、11.3%;總產量僅為1238.1kg/667m2、1282.0kg/667m2,分別較對照品種減產13.5%、10.5%。
經新復極差測驗,HP-2、長順、寶青3306的前期產量及總產量均顯著或極顯著的高于其它9個參試尖椒品種,產量性狀表現最優。超級紅豐404、HP-6、天椒T101、HP-5產量性狀表現也較好,其前期產量分別為913.8 kg/667m2、900.0kg/667m2、 895.1kg/667m2 、863.3kg/667m2,均顯著高于對照品種;其總產量分別為1580.7kg/667m2、1509.2kg/667m2、1532.5kg/667m2、1552.4kg/667m2,均極顯著高于對照品種。BF649、農源898產量表現一般,與對照種差異不顯著(見表2)。
3 小結
試驗結果表明,HP-2品種的產量性狀在所有參試品種中表現最高,每667m2總產量1980kg,比對照增產38.3%;每667m2前期產量1122kg,比對照種增產36.3%。該品種株高53.4cm,單株結果數為53.2;從播種至始收78d,全生育期145d,屬于中熟品種;果實羊角型、果面平滑、果色青綠,果長15.34cm、果肩寬2.53cm、果肉厚0.351mm,單果重達37.92g;Vc含量一般,每100克鮮椒中Vc含量為45.85毫克。長順是產量僅次于HP-2的優良品種,每667㎡總產量1851.8kg,比對照增產29.3%;每667m2前期產量1067.6kg,比對照種增產29.7%。該品種株高59.9cm,單株結果數47.1,從播種至始收84d,全生育期150d,屬于晚熟品種;果實長羊角型、果面平滑、果色淡黃,果長19.048cm、果肩寬2.711cm、果肉厚0.252mm,單果重為39.12g;Vc含量較高,達到55.31mg/100g。根據參試品種的產量及商品性狀對比研究,東方正大種業公司選育的HP-2品種、廣州張水江蔬菜所選育的長順品種,其生長勢強,開花早,坐果快,單株結果數多,單果重大,產量表現好,果實商品性能好。以上兩個品種可作為粵西地區冬季主栽辣椒品種并加以推廣。
參考文獻:
[1]鄒學校.中國辣椒[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2
[2]黃智文,郭漢權,王恒明.廣東辣椒種植業調查與發展策略.上海蔬菜,2007(2):10-11
[3]黃斌民,廣東蔬菜產業及優勢區域布局.中國蔬菜,2007 (11):5-7.
[4]陳鈞輝,陶力,李俊.生物化學實驗[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丘勇平(1974-),男,廣東梅州人,本科,農藝師,主要從事種子管理與農作物新品種引進推廣。
(作者單位:1.廣東省肇慶市種子管理站;
2.肇慶學院生命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