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玉璽
(天津市川正興宜置業發展有限公司 天津 300000)
摘要:從工程管理理念的角度而言,我國許多建設工程單位尚存在不完善的工程設計體系,在建筑設計過程中不具備基本的防范意識,不能滿足居民的基本需求。尤其是建筑設計過程中的防火設計來說,許多建筑單位并未樹立正確的管理意識,甚至還未明確防火設計的基本內容以及建筑布局的關鍵,因此,針對該類問題進行系統化研究具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設計;防火;防火規范
1建筑防火技術在建筑設計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1.1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
建筑材料之所以會帶來火災有著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在進行裝修設計時過于看中經濟效益,而忽略了對設計質量的把握,不重視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材料的燃點過高,在具體的施工和使用過程中,稍有不慎,就會引發火災。另一方面,還是因為建筑材料在燃燒時會產生大量的有毒氣體,這些氣體對人體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大的。發生火災之后,這些氣體會阻礙人員的撤離,也會影響到消防工作的進行。所以,從建筑材料的選擇與使用方面來看,提升建筑物材料的防火性能極其有必要,從建筑材料這種最基層問題入手,徹底地提升建筑物的防火性能。
1.2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對于建筑防火的影響
建筑物的防火要嚴格根據建筑物的防火規定進行設置,將具體的火災問題納入建筑物的設計當中。設計的平面布局要參考《建筑防火規范》的有關規定,不能盲目進行。最關鍵的在于對平面設計與布局的安排。例如商場和幼兒園這類人口密度較高的地區,一旦發生火災之后,需要有暢通的通道供人們撤離。商場人口密度較大,逃生出口不應該設置在地下3層,或者3層以下。幼兒園中大多是小朋友,一旦發生火災,這些小朋友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為此,幼兒園不能設置在高層建筑物的樓層內,這樣不便于孩子們安全撤離。除此之外,要想充分保證孩子們的安全撤離,設計專門的幼兒出入口十分有必要。
1.3建筑防火技術在建筑的疏散問題
首先,在做具體的設計時,例如一些高層建筑,不同的疏散口之間最短距離應該在30m以內,房間離疏散口的距離也要盡量控制在15m以內,這些設計與規定必須要引起我們充分的重視,在設計時要嚴格遵守。
其次,房門與內部之間的距離要參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將兩側的走道擴展到最大距離,建筑內部最好設置自動配飾滅火器,在這樣的情況下,房門與房間的距離可以適當地增加一些。最后,對于出現丁字形內走道這種情況時,有關距離的設置應該結合兩個出口的距離進行設計。這個設計的主要特點和難點在于中段道路的距離較長,所以需要加倍對其長度進行計算。在設計的過程中安全出口也常常被人忽視,一些相鄰的防火分區疏散口設置常常會給人們帶來疑問。事實上,在《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當中,也明確了地下空間與向上通的相鄰出口設置問題,可以將向上通的防火門看作是第二個安全門,具體要在每個分區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安全出口,如果有防火墻對區與區之間進行聯系,那么彼此之間的面積比差不能超過1.4倍,并且要設置一個安全出口。所以,安全出口主要是指向外直接打通的以樓梯和外門為基礎的出口,在一些特定的情況下,分區的防火門也可以當作安全出口進行利用。
2建筑防火技術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2.1建筑設計中建筑材料的選取
由于建筑材料因素印發火災的現象主要包括兩種,其一,建筑管理人員在采購建筑材料的過程中并未有效考慮建筑的防火性能,為了節約建筑成本,重點考慮建筑材料的價格,這雖然符合大部分建筑企業經濟節約的建設原則,但是這種以利益為先的觀念,致使現階段許多建筑材料并未達到民用建筑的防火標準,同時,這種不考慮材料基本性能的行為在建筑投建初期就埋下一系列安全隱患,極大提高火災發生的幾率。其二,大部分建筑材料包含多種有害的化學物質,一但出現燃燒的情況就會釋放大量的有毒氣體及其煙霧顆粒,這些物質不僅可能加劇火勢的蔓延,同時很有可能影響居民的逃離以及火災救援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在建筑的施工過程中,管理人員必須全面考慮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綜合性分析其價格與性能,通過合理選擇從根源上改善建筑火災問題,以此提高建筑使用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2建筑設計的空間布局
(1)有效把握房間門至總房門的距離,根據建筑的設計要求良好控制建筑相關空間距離的施工,尤其是在建筑的設計過程中,工作人員應當全面分析建筑的空間布局采取有效的施工方案。針對某些需要配置自動滅火系統的建筑,其空間距離可以適當增加,總體來說即根據建筑實際情況設計空間有效距離。
(2)在建筑中某些大空間應當重視疏散距離,在大空間中,疏散距離的科學性是保障居民逃生的重點。比如針對高層建筑的餐廳、閱覽廳以及多功能廳屬于較具代表性的大空間,針對這一類空間,設計人員應當保障其室內空間至房門距離應當不超過40厘米。
(3)針對在走道內的T形空間的距離,設計人員有效考慮安全出口的實際位置。比如,地下室的防火口可以用作防火應急疏散出口利用;針對各個防火區來說,其應急疏散窗口應當在兩個以上;針對兩防火區面積小于一個防火區面積的兩倍,且其防火墻與防火窗相連時,設計人員可以僅設計一個安全應急通道。
(4)在確定防火分區以及防煙分區的過程中,防火分區與防火分區的界定也是應當引起重視的問題。一方面,通常來說,在地下車庫及其高層建筑的設計中需要防煙分區,我國高層建筑設計規定,在預設排煙設施的走道中,其高度低于6米的房間應當設置擋煙垂壁,設置防煙分區,各防煙分區的面積應當控制在500m2以內,且防煙分區不可逾越防火分區。另一方面,在設置了排煙設備的汽車車庫、地下公共場所及其不具備窗戶的地上房間中,應當安裝無煙疏散通道。總之,建筑空間的布局對其防火性能具有顯著的影響作用,在某些大型的公共場所,建設設計人員應當強化其防火設計,同時針對部分特殊人群,也應當預留專門的應急通道。
3新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重要性分析
新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將既往《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及《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合二為一,通過對相關條款的整合修訂,可適用于各類建筑的防火設計工作。其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解決規范適用性的問題
舊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以及《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在適用范圍上具有明確要求。但當前建筑領域工況復雜程度不斷提高,在工程實踐中常常會遇到選用何種規范作為設計依據的問題。為解決該問題,將兩項規范合二為一,在新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納入各類工業、建筑,統一根據建筑高度進行劃分,從而能夠解決規范適用性方面的問題。
(2)解決安全尺度的問題
在舊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與《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獨立并行的背景下,兩部規范自身均具有合理性、系統性的特點。但綜合對比分析可見,在《高層建筑設計防火規范》中一些適用于高層建筑防火設計的條款與設計標準設置較多層、單層建筑更低,設防內容還該不夠全面。而將兩項規范合二為一后,新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能夠對防火設計的相關問題進行更全面的審視,從而確定更加科學合理的安全尺度。
總之,建筑物的防火功能,對于整個建筑物的構建來說非常重要。總的來說,在建筑當中,要合理地運用防火技術,一方面要提升建筑物的防火能力,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地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與財產安全。所以,建筑的防火技術需要不斷提升,不斷完善,從材料、技藝以及平面設計等方面綜合考量,為我們的廣大居民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居住環境。
參考文獻:
[1]本刊訊.我國將制訂《災區過渡安置點防火規范》[J].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2015(01)
[2]毛星.地方防火規范起草委員會[J].消防科學與技術.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