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摘要: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傳統的生產經營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農民的經濟發展需求,在高成本與高風險的情況下,部分鄉鎮地區為了提高生產水平,開始應用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模式開展工作,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模式起步較晚,在實際生產過程中,還是存在較多難以解決的問題,影響著農村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問題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際發展的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要全面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保證可以制定完善的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生產模式,創新農村生產體系,提高農村經濟效益。
1 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問題的分析
目前,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社經濟組織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較多不足之處,難以提高農業生產經濟效益。具體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首先,鄉鎮組織發展不均衡。從我國農村整體環境而言,各個地區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期間,還存在不均衡的現象,一方面,部分地區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數量很少,不能提高農民參與積極性,難以利用農民的參與擴大組織規模,無法提高其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各地區鄉鎮農業專業經濟組織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只重視自身的農業技術服務功能,為農民提供各類技術服務,卻忽視了其他服務體系,導致出現各類難以解決的問題[1]。
其次,缺乏完善的生產運行機制。當前,我國各區域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期間,還存在生產運行機制不完善的問題,難以對相關組織管理工作進行規范。主要因為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還沒有形成成熟的發展體系,甚至是由農戶自主組合而成的小團體,無法有效的參與到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活動中。同時,在我國各區域鄉鎮農業專業組織發展期間,沒有制定完善的財務制度、監督體系與民主管理機制,導致出現各類問題,不僅影響著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還降低了農民的參與積極性,難以達到一定的發展效果[2]。
再次,缺乏管理人才。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還存在缺乏管理人才的問題,導致其工作難以有效開展。一方面,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的成員都是農民,文化素養較低,難以有效對組織進行管理。另一方面,組織管理部門忽視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建設,不能積極引進專業素質較高的人才,也難以階段性的對相關人員進行專業知識的培訓。
最后,企業參與積極性低。目前,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還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資金的來源都是政府撥款,雖然已經有部分企業參與到組織或工作中,并且可以促進農業規?;c規范化的發展,但是,省市大型企業對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參與性不高,缺乏一定的參與興趣,難以給予足夠的資金支持,抑制著農業經濟的發展。
2 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措施
2.1 更正鄉鎮政府部門的認知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際發展期間,各個區域的鄉鎮政府要予以足夠重視,保證可以端正自身的態度,引導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首先,要將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納入鄉鎮的經濟發展規劃方案中,然后對其進行科學的統籌管理。其次,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參與到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中,促進其有效發展。期間,鄉鎮政府要做好宣傳工作,使得大型企業可以全面了解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積極參與到相關組織中,這樣,才能拓寬組織經濟來源,提高其經濟效益[3]。
2.2 制定完善的組織運行機制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際發展期間,相關管理部門必須要制定完善的運行機制,保證可以提高組織管理工作質量與效率。首先,要全面認識到農村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性,并且將農民社員利益共享作為重點工作,及時發現利益分配中存在的問題,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問題。其次,要全面分析組織財務管理問題,制定完善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約束管理人員的行為。最后,要提高組織綜合服務能力,建立全程服務機制,在強化農村技能服務工作的基礎上,還要為農民群眾設置個性化的服務方案[4]。
2.3 建立高素質人才隊伍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實際發展期間,還存在人才匱乏的現象,影響著鄉鎮的發展。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建設高素質人才隊伍,保證可以根據其實際發展需求培養出復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與各個區域的職業技術院校相互合作,不僅可以在職業技術學院中引進高素質人才,還能利用職業技術學院中的教師對組織中的工作人員進行培訓,進而提高其專業素質。另一方面,職業技術學院可以將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作為學生實訓基地,提高職業技術學院的教學質量,進而達到雙贏目的。
結語
我國各個鄉鎮在實際發展期間,必須要重視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與方案,創新管理工作方式,同時,政府還要采取有效措施規范合作經濟組織工作人員的行為,在與企業相互合作的基礎上,提高其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張超.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研究[J].品牌,2015(6):13-13.
[2]馬世林.搶抓機遇辦實事銳意進取譜新篇——瓜州縣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做法[J].發展,2013(2):37-38.
[3]楊海英.鄉鎮農經部門如何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好職能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2015(1):86-86.
[4]王少佳,張亞軍.政府引導示范帶動促進土地規?;洜I[J].新農村(黑龍江),2015(19):36.
(作者單位:河南省周口市沈丘縣白集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