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潔
摘要:花生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在我國農業生產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花生栽培過程中必須要加強對栽培技術的管理,提高花生產量和質量。本文對花生栽種過程中的種植要點進行探討。
關鍵詞:花生;栽培技術;方法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對農業生產的重視程度也逐漸提高,加強對農業生產的高效管理,以提高農業生產水平,是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任務。花生作為重要的油料作物,在農業生產中的種植十分廣泛。在種植過程中也必須要加強對花生種植技術的研究,加強對各種病蟲害的防治,并且逐漸實現機械化生產,提高花生產量和質量。針對當前花生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必須要加強對花生種植技術的研究和種植管理,不斷提高花生生產水平。
1 選種、浸種
花生栽培過程中,如何才能提高其產量和質量,是很多農戶考慮的重要問題,在花生栽培過程中,應該要對花生種子進行選擇,一般剝殼后選種仁大而整齊、籽粒飽滿、色澤好,沒有機械損傷的大粒作種。
選種之后要對花生種子進行處理,如果遇到干旱天氣,則應該首先要用水進行浸種,一般浸種3-5天即可,使得花生種子不斷膨脹,然后進行播種。為了提高花生種子的抗性,要進行拌種,拌種的時候一般選用多菌靈拌種,可以對花生的莖腐病、根腐病有良好的預防效果。另外還可以使用根瘤菌拌種,一般每畝地適宜用25-100克根瘤菌粉加清水130-180毫升調成菌液,均勻地拌在花生種子上,提高種子的抗性。
2 土地管理
花生是深根作物,適當加深耕作層,有利于花生生長。在花生種植過程中,一般在冬秋耕的基礎上,早頂凌耙地,以利蓄水保墑,提高地溫。在進行耕作深翻的時候要根據季節對深翻耕作的深度進行控制,一般在冬天深翻30厘米,春季更多深翻15厘米為宜。在選擇土壤的時候應該要選擇土質肥沃、土層深厚、地力均勻的土地,而且盡量保證地勢平坦,選擇灌排方便的地區,土壤應該呈弱堿性。為了提高對土地的利用率,還可以將花生與大豆、油菜、薯類等進行輪作,有助于土壤恢復活力,并且能夠對一些病蟲害進行預防,提高花生產量與質量。在花生種植過程中還應該要加強整地過程,實行精細整地,整地的時候要對土壤中的各種殘茬進行清除,并且在耕地的時候將厚度控制在20~25厘米之間為宜,秋天一般對土地起壟,起壟的間距控制在55~65厘米即可,起壟的方向可以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進行確定。在整地的時候要確保土質輸送,最好做到上虛下實。
3 播種管理
一般花生播種時間為每年的五月中上旬,每個地區可以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進行相應改變,但都不能提前或者推遲太久。對地膜進行覆蓋則可以提前半個月。在播種過程中,可以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挖溝,開溝深度一般控制在5-7厘米為宜,在溝內一般先施種肥,以提高土壤的肥力,然后再進行播種,播種的時候一般以穴距6-8厘米為標準,每穴中放入2粒花生種即可,播種之后 要及時進行覆土,并且對土壤進行壓實。同時要做好田間配置,田間配置主要指的是對稻田的空間進行利用,從而使得花生均勻生長,獲得充足的養分,要做到合理密植,不能對土地資源進行浪費,也不能太過緊密。
4 加強田間管理
田間管理是花生種植過程中能夠的重要步驟,對花生生長過程中的每個環節加強控制,可以有效提高花生栽種水平。花生生長過程中對水分的需求較大,在灌溉的時候水分要適中,一般花生生長初期水分要少,隨著花生生長,可以循序漸進地增加水分。當花生齊苗后應該要進行首回中耕,將花生幼苗外圍的土用小鋤向周圍扒開,使得花生的葉子能夠露出土面,有助于花生苗的健壯生長。另外,施肥和追肥是為花生提供充足養分的過程,施肥階段一般使用有機肥,同時輔以底肥,確保花生所需養分得到滿足。通常在整地的過程中就要做好底肥管理,可以使用充分腐熟的優質農家肥,配合使用化肥,確保花生生長過程中的各種養分得到滿足。
5 加強病蟲害防治
在進行花生病蟲害防治時,常用的防治方法有化學農藥防治、生物防治、農業防治三種方法,不同的防治方法可以產生不同的效果,在花生種植過程中應該要積極加強對多種方法的利用,實現綜合防治。首先可以通過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調整,實行合理輪作,對各種寄生蟲的生存環境進行改善,從而抑制其繁殖,減輕葉斑病的危害。農業防治是一種常用的防治手段,在農業栽種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的管理就能實現對病蟲害的預防和控制。其次,采用藥物進行治療,藥物防治的效果最快、最明顯,也是農戶在生產過程中最常采用的方式,例如葉斑病是花生種植過程中的常見病害,在發病初期可以在每畝地上使用50克濃度為80%的多菌靈,或者在每畝地上使用15毫升濃度為43%的戊唑醇兌水30公斤對花生葉面進行噴灑,每次連續噴灑2-3天,間隔10-15天之后繼續噴灑,可以對葉斑病進行有效防治。需要注意的是,藥物防治雖然可以產生更快的效果,但是很多農戶用藥不當,很有可能導致藥物在花生中殘留,對人體健康帶來威脅。對于花生的各種蟲害的處理,除了進行藥物防治以外,還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對病蟲害進行有效防控。可以借助地一些蟲害的趨光性,采用燈光誘殺的方式,例如金龜子、螻蛄是花生種植過程中的常見蟲害,這些害蟲的成蟲具有明顯的趨光性,可以采用黑光燈頻振殺蟲燈對其進行誘殺,從而減少金龜子、螻蛄數量,防止其蠶食花生葉片、根莖。
結語
綜上所述,花生是我國重要的油料經濟作物,不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還可以帶來較高的經濟效益。在花生種植過程中,為了提高花生產量與質量,必須要加強對花生栽培過程的管理,結合各個地區的實際情況,對花生栽培技術進行管理,加強栽培過程中的水肥控制,同時要加強對花生常見病蟲害的防治,從而不斷提高花生的產量與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志光.淺談花生高產優質栽培技術的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5(Z2)
[2]吳春龍,王油智,傅蓮玉.淺談花生的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民致富之友,2016(16)
[3]林少斌.花生高產栽培種植技術及實施要點研究論述[J].農業與技術,2016(20)
[4]馬朝國.花生高產栽培種植技術與應用實踐研究[J].農技服務,2016(14)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蔡縣土肥利用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