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雙友
摘要:我國是農業大國,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積極進行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過程中,河南省新蔡縣作為我國重要小麥種植區域,當地的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加大了對優質強筋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力度,系統通過科學的管理以及合理的施肥等種植方式,提升小麥的產量和質量,為當地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鑒于此,本文從河南省新蔡縣的實際種植經驗入手,對優質強筋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具體應用展開了探討。
關鍵詞:優質強筋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1 良種選用
在對種子進行選擇的過程中,首先對當地小麥種植地塊的肥力進行了分析,如果當地的地塊擁有早中茬中上等的肥力,那么在種植的過程中所選擇的的品種應屬于半冬性品種,其必須擁有較強的抗寒的能力,同時擁有較大的增產潛力,因此在種植的過程中河南省新蔡縣可以選擇矮抗58、鄭麥366;針對中晚茬的地塊,如果其肥力屬于中上等,那么在對小麥品種進行選擇的過程中,應注重其弱春性,同時應當適合晚播早熟,不僅應當呈現出較強的穩定性,還可以實現高產的目標,因此典型的品種應為眾麥2號、周麥23、開麥20等[1]。
要想促使高產的效果在強筋小麥中形成,那么必須對種子進行精選,種植者在種植前,應對種子進行篩選,確保種植中應用的種子都沒有病蟲害,同時擁有飽滿和均勻的特點,要想促使其發芽率提升,就必須選擇大粒的種子。
2 耕作與施肥
2.1 深耕細耙
在進行深耕細耙的過程中,必須保證耕地產生實、平、細和深的特點。種植者應根據當地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進行深耕,25cm是最佳深度值,這樣一來可以將犁底層打破。深耕細耙應體現出均勻和透徹的特點,保證下實上虛,在耙地的過程中,具體的次數應根據耙實的程度以及耙碎的程度進行確定。接下來應實施平地打畦,通常情況下,應擁有30~50m的畦長,和2m的畦寬。在作畦的過程中,應努力構建出平整的畦面,形成相同的寬度和長度,只有這樣,才可以實現均勻的出苗,并節約水資源。
2.2 合理施肥
在對強筋小麥進行種植的過程中,要想實現優質高產的目標,就必須進行合理的施肥。種植者應對地塊肥力以及小麥品種需求進行充分的掌握,同時綜合應用先進的施肥技術,才可以提升施肥合理性。通常情況下,需要將氮、磷和鉀施加于地層底部,施肥的數量應控制在每600~750kg/hm2應用45%的肥料,同時也可以在750kg/hm2的地塊中應用過磷酸鈣,同時還應綜合應用硫酸鋅和氯化鉀,其施肥的數量應控制在15kg/hm2和120kg/hm2[2]。
3 適期精量播種
針對早中茬品種來講,在對其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應保證擁有14~16攝氏度的溫度,同時15~17攝氏度為5cm的地溫范圍,因此在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最佳時期為10月的中下旬;針對中晚茬品種來講,在進行播種的過程中,應保證擁有12~14攝氏度的溫度,同時13~15攝氏度為5cm的地溫范圍,因此,10月18日至25日為最佳播種時期。通常情況下,120kg/hm2~135kg/hm2的播種量適用于半冬性品種,最大值不可以超過150kg/hm2;而135kg/hm2~150kg/hm2為弱春性品種的最佳播種量,如果在播種的過程中發現部分地塊擁有相對較差的整地質量或底熵,那么播種量應控制在15kg/hm2~30kg/hm2。
4 冬季管理
第一,適時冬灌。在進行冬季麥田管理的過程中,種植者應對小麥生長過程中的具體苗情、當地的氣候條件等因素進行全面的調查,并在小雪與立冬兩個時節有針對性的對冬水進行澆灌,在冬灌后,必須及時對板結進行破除,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對鋤地的方式進行應用,實現對裂縫的彌合和對土壤的輸送,最終在保護麥苗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加大除草力度。
第二,追冬肥。種植者應對當地土壤肥力進行充分的掌握,并有針對性的追加冬肥,追加的標準為10~15kg每畝地。
第三,除草。最佳除草的時間為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在除草的過程中,應取15g/hm2的巨星75%,150g/hm2的苯磺隆10%進行混合構成母液,同時將450kg/hm2的水加入其中,噴灑的過程中保持均勻[3]。
第四,對紋枯病進行預防。優質強筋小麥在生長的過程中,很容易受到紋枯病的侵襲,在種植的過程中,種植者應在11月下旬和12月上旬分別加大管理力度,因為這段時間是紋枯病的高發期,在對其進行治理的過程中,應取750g/hm2的20%三唑酮和375~450g/hm2的12.5%烯唑醇進行混合,并加入水450~750kg/hm2進行噴灑。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麥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小麥的產量同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近年來,河南省新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加大了對優質強筋小麥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的研究力度,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當地小麥的產量和質量,促進了當地農業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浩,李增嘉,馬艷明等.優質強筋小麥品質性狀在不同土壤類型上的差異性研究[J].中國農學通報,2015,21(7):143-144,189.
[2]趙長星,馬東輝,王月福等.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對優質強筋小麥產量和品質的影響[J].生態學報,2014,28(9):4396-4404.
[3]朱華忠,伍玲,宋荷仙等.CIMMYT質源的優質強筋小麥川麥39主要農藝、經濟性狀評價[J].西南農業學報,2015,20(2):256-261.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蔡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