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麗
(濰坊科技學院 262700)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現代傳媒技術的日益進步,時尚文化不斷沖擊大學校園,對大學生價值觀產生了雙重影響。基于時尚文化的特點及其在大學校園中流行的原因,采取有效措施,抑制時尚文化的消極影響,充分發揮時尚文化的有利因素并結合我國當前的主流價值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關鍵詞:時尚文化;大學生價值觀;影響
當今信息社會,各種社會思潮呈現相互激蕩的復雜態勢,大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明顯增強。大學生作為新一代的“新新人類”,有著更加超前的消費觀念、多元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近年來,以短信文化、流行音樂、動漫族為載體的文化時尚,以旅游熱、健身熱、信用消費為標志的消費時尚,以流行語、網絡語言為特色的語言時尚等都深深影響大學生,尤其是對他們價值觀的形成、發展產生著極其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一、時尚文化與大學生價值觀的關系
正如經濟的全球化發展是把雙刃劍一樣,時尚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價值觀影響也是一樣的,既有積極向上的一面,也有其腐朽墮落的一面。
1. 時尚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積極的影響。
時尚文化有助于大學生認識社會,加快適應社會。總的來講,當今大學生的主流價值觀取向是積極的、向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價值觀念在不同的時代也具有不同的評價標準,時尚文化是社會文明的產物,具有一定的時代性。在它的影響下,現在大學生的價值觀念逐漸向著時代所崇尚的方向發展。
2.時尚文化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消極的影響。
(1)導致大學生價值目標趨向功利化。
時尚文化經常是通過反復出現,抓住大學生的從眾心理等形式出現在大學生的面前,在下意識暗示等心理和行為控制技術等方面不斷對大學生的價值觀進行強化。尤其通過大眾傳播媒介展示在大學生眼中的成功人士均是著名牌服裝、出入高檔場所、有豪車接送、家居高級別墅等等。這些信息的反復強化,在一定程度上實際助長了大學生追求名牌效應和盲目攀比的不良“心理定勢”,錯誤地把這種觀念就當成是人生價值的真諦。而時尚文化就是把這些看似成功的價值觀念沒有稍加區分就一起推銷給了大學生,看起來似乎很貼近生活,實際在無形中動搖了大學生心中的那把價值天平,沖淡了對高尚理想道德,對人性全面發展,對人的終極關懷的追求。
(2)導致大學生價值取向扭曲。
時尚文化實質上就是一種消費文化,其文化產品就是商品。為了把這種文化商品更好的推銷出去,時尚文化商品總是通過各種華麗的包裝和吸人眼球的形象,竭力刺激人們的欲望,不斷向人們推銷享樂主義的價值觀。而在校的大學生年齡一般都在 20 歲左右,這一年齡段的青年學生無論是在性格上還是思想上都具有極大的不穩定性,無論是在行為上還是在思想上都極容易被享樂主義的思想所侵蝕。因此面對時尚文化時他們往往會迷失自我,表現出很大的盲從性,從而造成價值取向的扭曲。
(3)導致大學生價值觀混亂。
時尚文化的引發和流行,無不體現領潮者、追隨者追求自由、標新立異、創造激情、張揚個性的價值觀。大學生時尚文化中的自我至上價值觀,使他們對以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為根本道德原則的社會本位觀念日趨淡漠。具體表現為:部分學生不愿參加集體活動,習慣個人獨來獨往,生活在網絡虛擬的個人世界中,不愿受學校規章制度的約束,強調個人主義,缺少社會責任感;有的對高雅文化藝術不感興趣,生活方式格調低下。特別是在涉及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關系時,部分大學生總是過分強調個人利益,這與他們肩負的歷史責任是不相符的。
二、時尚文化影響下的大學生價值觀的教育指導
第一,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發揮顯性德育功能。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當代社會最基本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則。它以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榮辱觀為基本內容,要解決時尚文化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需要發揮高校德育顯性功能,大張旗鼓弘揚主旋律,用現金文化占領大學生教育的制高點。這樣不僅有助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而且有助于健全大學生的世界觀。
第二,在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要注重發揮大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正如烏申斯基所言:“一個教育者應當力求了解人,了解他實際上是什么樣,他的一切弱點和優點,他的一切日常瑣細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精神上的要求”。如果價值觀的教育不注重主體化,就不能進入每一個人的生活,而不了解大學生的獨特內心世界,就可能無的放矢。這樣,大學生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就會處于被動狀態,而不是自覺自愿的接受。因而就可以吸收時尚文化當中那些活躍的積極的符合主流思想的價值觀,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價值觀教育的學習中來,將價值觀進行內化,以期真正達到理論與實際的結合。
第三,加強校園積極時尚文化的建設,豐富大學生的精神生活。
校園文化是學校教育的必然產物,是一種特定的文化環境,在培育四有新人的過程中具有教育功能。校園文化在傳統意義上市嚴肅的正統的,我們可以吸收進時尚文化健康而富有活力的元素,讓校園文化更貼近大學生的生活。良好的校園文化有利于大學生提高自我教育和管理的能力,能夠有效地促進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發展,從而增強大學生抵制時尚文化消極影響的自覺性。
第四,大學生價值觀教育要注重發揮先進典型的榜樣作用。
由于時尚文化具有從眾性,這點可以為我們進行價值觀教育所利用。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大學生又具有很強的模仿心理與模仿能力,典型榜樣的樹立,能夠激發和促進大學生要求進步的熱情,激勵他們按照先進典型的思想、行為來規范自己在當今文化多元化、價值觀多樣化的社會轉型期間,大學生要客觀對待時尚文化,從而認識自我,找到個人與社會的結合點,不斷克服自身的缺點,修正自己的言行,從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參考文獻:
1.江澤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局面[R].人民日報,2002.11.09.
2.顧瑛.高校校園流行語失范現象淺析[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4)
3.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蘇頌興,胡振平.分化與整合:當代中國青年價值觀[M].上海:上海科學院出版社,2000
5.徐海波.馬克思主義的當代詮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6.轉引自古人伏:德育的變革與變革中的德育[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2(1)
7.劉鐵英.新時期時尚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雙重影響.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12)
8.楊麗霞.論時尚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負面影響與對策.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4(4)
9.劉昊,薛平平.流行時尚文化對青年大學生的影響.長沙大學學報,2007(11)
注:本文為2016年度“時尚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教育對策研究”課題中期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