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農業機械化作為農村先進生產力的代表,是發展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基礎,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化農業,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農村勞動力是主力軍,其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農村勞動力整體素質不高不僅制約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同時也嚴重束縛著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進程。因此,加強農業機械技術教育刻不容緩,農機培訓工作的成效將直接影響到農機化的發展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1 福貢縣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近幾年來,中央財政對農機補貼力度不斷加大,福貢縣自2009年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以來,極大的激發了廣大農民投資農機的積極性,有力地推進了福貢縣農業生產機械化進程,農機總量持續增長,農機化發展已形成一定規模,農機社會化服務水平不斷提高,農機服務效益穩步增長。
2 農機培訓中存在的問題
2.1 農機駕駛操作人員文化素質較低,法律意識不強,安全觀念淡薄。由于農民受教育程度較低,直接導致農民的文化素質低下,部分農民駕駛操作人員,在購買了農機后,認為從事農田作業,或在個別時間上道路行駛,大部分時間閑置在家,不需要掛牌,也不愿意參加技術培訓,辦理駕駛執照。安全意識淡薄,違法載人、載物,人貨混載,無牌行駛現象嚴重,給農機安全生產埋下了嚴重隱患。
2.2 農機教育培訓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了培訓工作的正常開展。福貢縣農機校屬事業單位,由于對農機學校的投入不足,導致教學上缺乏先進實用的電教設備和教學直觀的實物教具和教學掛圖,很多教學設備大多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的水平,各種培訓設施和辦學條件都很落后。
2.3 教師知識老化,培訓學習,接受繼續教育機會較少,不能及時更新掌握新知識、新技術,面對新機具、新技術束手無策,缺乏實際操作能力和業務理論知識,從而影響自身素質和教學水平的提高。
3 做好農機培訓工作的重要意義
3.1 有利于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業機械化是發展現代農業的基礎和保障。近幾年來,“中央一號文件”從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入手,強化了解決“三農”問題的力度。從農機化發展的角度解讀,可以感受到農業機械化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地位,可以從一個宏觀的層面把握農機化事業來發展脈絡,中央對于農機工作的重視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近兩年來國家農機補貼政策的實施,極大地調動了農民投入和發展農機化的積極性,我縣許多大中型拖拉機及田間作業機械不斷進入農家,農副產品加工機械日漸普及,使全縣農機裝備水平和農機化綜合水平得到快速提高,解決了農業生產農民雇工難和繁重的體力勞動等問題,農業機械化已成為農業生產中的主力軍。因此,強化農機培訓工作,是推動福貢縣農業機械化向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舉措。
3.2 有利于新技術和新機具的推廣使用
福貢縣自2009年實施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以來,許多新技術、新機具得到推廣應用。相對于傳統的農機具,新農機具在日常的操作使用和維護保養方面存在著較多的不同之處,農民不僅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接受新的技術,而且還容易因操作不當或未及時正確的養護,對農機具造成損壞。只有通過系統、全面的農機培訓,使農民了解新機具的特點,提升正確使用、科學科學養護農機具的意識和能力。
3.3 有利于保障農機安全生產
受農機培訓條件和教學手段的制約,目前我縣仍有部分農機操作手和駕駛員沒有接受過正規和系統的機械常識教育和道路安全駕駛培訓就操作、駕駛農機具,導致農機操作手和駕駛員法律意識淡薄,技能和安全意識比較差,為農業安全生產埋下了隱患。只有通過正規和系統的農機培訓,才能提高農民群眾正確操作農業機械的技能,提高安全生產的意識。
(作者單位:云南省怒江州福貢縣農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