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輝輝+常懷麗+李紅喜
摘要:通過野外調查,小果衛矛在花崗巖和石灰巖母質土壤上生長良好,會隨著生長環境的改變自行調整葉片數量,抗旱、抗寒和抗鹽堿能力優于紅葉石楠和大葉黃楊。經過人工優選可以培育出中喬木型園林樹種,應用前景較好。
關鍵詞:生長習性;葉片宿存;小果衛矛;價值
小果衛矛為中國特有樹種[1],屬衛矛科常綠闊葉小喬木,樹高2-6米,最高可達12米,花黃綠色花期5-6月,果期8-11月,北至山西太行山系南至四川大巴山系均有自然分布。常生于山坡疏林和溝邊石縫中。其中湖北北部、陜西南部和河南西部為中心分布區[2]。蒴果熟時露出桔紅色假種皮,觀賞性狀優良[3]。目前,溫帶衛矛科常綠闊葉樹種中對北海道黃楊、大葉黃楊、扶芳藤和膠東衛矛研究較多,其主要為灌木、半直立灌木和木質藤本,應用多為綠籬、小型造型樹、立體綠化等方面,在園林置景中作為孤植大樹或行道樹等喬木應用較少。為了對小果衛矛的應用提供參考,筆者對紅葉石楠、大葉黃楊、小果衛矛的生長習性和葉片宿存情況進行調查。
1 調查方法
通過湖北鄖縣、河南淅川、盧氏、西峽、欒川境內野生的小果衛矛,河南欒川栽培的紅葉石楠、大葉黃楊,北海道黃楊實地調查并記錄。
2 調查結果
2.1 小果衛矛生長習性和生長勢
小果衛矛多分布在海拔300-800m的溝道兩側的石質山地上,沿淇河、老鸛河上中游和伊河上游兩岸成群落分布,主要分布在向陽山坡的中下部,立地條件較差,多為石質山地,土壤母質為花崗巖和石灰巖,以石灰巖山地為主,在懸崖峭壁上呈片狀分布。少數分布在陰坡中下部,在離地條件較好的土堰上長勢較旺,呈小喬木狀。
小果衛矛在向陽的懸崖上生長良好。單株多為叢狀,高度平均在1.5m左右,平均地徑為6cm,頂端優勢不明顯,多為三叉狀分枝。年枝條生長量為10-20cm。在立地條件較好地方生長速度較快,年枝條生長量可達70cm,個別單株高度可達10米,胸徑達到60cm。
通過調查發現,小果衛矛生長較慢,在立地條件較好、林木生長茂盛地帶,由于相鄰樹種生長較快,造成光照、水分、養分供應不足,使其逐步被淘汰;而在懸崖峭壁、巖石裸露地,由于立地條件極差,其他樹種無法生存,才為小果衛矛保留了生存空間,為了適應較差立地條件,小果衛矛往往選擇河岸兩側、空氣濕度相對較大的地方,通過空氣中的水分來彌補懸崖峭壁水分的不足。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小果衛矛葉片闊圓,葉片較大,樹形具喬木狀特性,頂端優勢明顯。
2.2 小果衛矛葉片宿存情況
據記載,小果衛矛葉片多為橢圓形、闊倒卵形或卵形。調查發現,根據立地條件的不同,小果衛矛的葉型也會出現變化,在伊北岸發現有菱形葉,有時同一株上也會出現兩種葉型。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地方,小果衛矛僅宿存當年新葉,在立地條件較好的地方,可以宿存2-3年老葉。在干旱的冬季部分小果衛矛葉片會出現發紅或發白現象。在次年的3-4月份,當新梢長出時候,發紅或發白葉片脫落。如果土壤水分和養分充足,則老葉宿存;如果土壤水分較差,所有老葉全部脫落,僅留新發葉片,所以在3-4月份,小果衛矛會出現嫩頭鮮綠,老葉變紅的色彩景觀。
2.3 紅葉石楠、大葉黃楊葉片宿存情況
紅葉石楠和大葉黃楊在欒川綠化應用較為普遍,在公園、道路、小區、景區等均有應用,種植地立地條件相對較好。根據栽植地立地條件長勢有所不同,在土壤肥沃或相對潮濕位置長勢旺盛、生長良好,3年生以下葉片全部宿存;在土壤較瘠薄、中性偏堿及堿性土壤中生長勢差,葉片宿存也是3年生以下葉片,但2-3年老葉因低溫、干旱等原因非正常死亡脫落,造成老葉宿存較少。同時在土壤較瘠薄、中性偏堿及堿性土壤中,越冬時,紅葉石楠會出現部分或全株葉片變紅現象,大葉黃楊會出現葉片發白、焦邊及焦葉現象。
3 結果分析
3.1 小果衛矛與紅葉石楠、大葉黃楊對氣候適應分析
紅葉石楠和大葉黃楊不會因為環境變化進行自我調整,在遇到較為不利的生長環境時,紅葉石楠葉片會變紅,大葉黃楊葉片部分葉綠素死亡導致葉片發白;在惡劣的生長環境時,均會出現焦邊、焦葉或整株死亡的現象,樹勢衰弱導致越長越小乃至死亡。小果衛矛會隨著生長環境的改變自行調整葉片數量,在氣候惡劣、立地條件差的地區,其通過只保留當年葉片降低蒸騰量,來適應不良氣候,在冬季環境惡劣時,還會通過葉片部分葉綠素死亡來降低對水分的需求,在春季雨水增多新梢萌發后脫落老葉來適應不良氣候,整體樹勢基本不受影響。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將小果衛矛引種到北京進行抗寒性研究,結果發現小果衛矛的葉片和小枝半致死溫度低于大葉黃楊,在北京可以正常越冬[4]。所以小果衛矛的抗寒和抗旱性更強。
3.2 小果衛矛與紅葉石楠、大葉黃楊對土壤酸堿性適應分析
紅葉石楠為典型的南方樹種,其在酸性中生長良好,在偏堿性土壤中生長不良;大葉黃楊雖然對堿性土壤有一定的耐受力,也出現抗性降低、焦葉、焦邊等現象出現。小果衛矛常生于懸崖峭壁、山坡疏林和溝邊石縫中。在石灰巖木質和花崗巖母質中均生長良好,特別是欒川縣城伊河北岸石灰巖峭壁上呈群落分布,說明小果衛矛對土壤酸堿度適應性較強。
3.3 小果衛矛與紅葉石楠、大葉黃楊北方應用價值分析
由于紅葉石楠和大葉黃楊自身特性,其在北方多作為綠籬和球類進行應用,目前作為喬木置景應用極少。小果衛矛通過人工栽培可以培育成中喬木,可以應用在北京以南的廣大北方地區,成為街道、公園、小區的行道樹和置景樹,按照園林應用價值中喬木占有80%比重測算,小果衛矛的應用價值極高,應用前景較好。
4 建議
通過進一步資源調查,選出小果衛矛喬木型優良單株,進行喬木化培育來改善北方缺綠現狀,為北方廣大地區拓展新的常綠資源。
參考文獻:
[1]方文培.中國植物志第45(3)卷[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47-48.
[2]謝紅偉,陳新會,毛志魁等.河南樹木志[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411.
[3]王永格.小果衛矛園林應用技巧[J].中國花卉園藝,2005(24),54:54.
[4]王永格,從日晨.常綠闊葉樹種小果衛矛引種北京的抗寒性比較研究[J].園林科技,2010(2),8:10.
(作者單位:1.欒川縣城區森林公園管理處;
2.欒川縣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