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利娟
提起霧霾,連3歲孩童都熟悉之極。每日清晨,天還未亮灑水車那熟悉的聲音就會將我們從睡夢中叫醒。每日清晨必做之事就是看看窗外能見度如何?或者大霧鎖城或者清空萬里的天空成了我們曬朋友圈的素材,人們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國際上,對于中國的霧霾也是各種謠言,各種鼓吹,弄得大家人心惶惶。那么,我們究竟應該如何正確看待霧霾,如何正確應對霧霾不僅僅是治理環境的問題了,它與政治已經緊密聯系在了一起,正確處理這件事情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思想意識方面是否恐慌。
1 霧霾的成因幾種說法
對于霧霾形成的原因,可謂是眾說紛紜。工業污染,汽車尾氣,焚燒秸稈等等。當然,工業污染是眾矢之的。近年來,政府習慣于通過灑水盡量減少揚塵;通過限行來減少汽車尾氣的排放。對于這兩項措施,百姓更是怨聲載道。百姓把箭頭都指向了工業,原因是你限行了,霧霾依然存在,你灑水了,霧霾依然嚴重。那么你如果去整治工業霧霾也許就沒了。實事果真如此么?那么,首先讓我們分析一下霧霾成因的幾種說法。
1.1 工業廢氣
工業廢氣導致霧霾是老百姓呼聲最高的,國際上對中國虎視眈眈的外國勢力通過現代科技網絡也大力鼓吹中國霧霾之嚴重,弄的人心惶惶,甚至有那么一大波人鼓吹著要去工業化。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也是在盲目跟帖,宣揚一些不利于中國發展的言論。很多人認為工業是元兇的理由是曾經的英國在其工業化大發展時期爆發了嚴重的霧霾,美國也同樣是在大發展時期出現了嚴重的霧霾,而今,英美的環境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中國之所以這樣還是環境污染治理水平沒跟上。但實際上,我們忘卻了一個詞“條件”。作為中國,我們與英美不同,中國如今的發展是一個世界奇跡,我們同時經歷了工業化、信息化、科技化。英美霧霾出現時,正處于工業文明的初期,各方面的技術都比較落后,煤炭不經過處理直接燃燒,工業廢氣廢水直接排放,致使迄今為止,霧霾給他們帶來的傷害依然存在。而擁有“后發優勢”的中國,我們所處的人類發展階段是一個技術非常先進的階段,今天中國的工業化伴隨著高科技因素,工業化生產過程中不再是直接燃燒直接排放,人類科技對煤炭的處理和凈化水平已經非常成熟。今日,除了極個別的化工廠違規生產外,多數化工產在環保上的投入還是很到位的,污水與污染物氣體都是先處理后排放。甚至有的企業處理排放出來的污水都可以供人類使用。
工業污染是元兇是經不起縝密的推敲的。原因一,中國工業一年四季不停工,可為什么夏季沒有霧霾,為什么冬天也有晴空萬里。原因二,今日還是晴空萬里,明日就成了重霧霾鎖城,能見度不足5米。難道一夜之間我們的工業能排放出那么多的廢氣?可見,這里面有氣象的原因存在,且霧霾屬于偶發性的。霧霾的形成有工業因素,但不是全部。
1.2 汽車尾氣
汽車尾氣被列為導致霧霾的第二大元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從過去的財富的象征變成了家家戶戶的生活必需品,路上的車是一天比一天的多,路顯得是越來越窄。每輛車排放的尾氣是有限的,但一輛輛加起來確實也是個不小的數字,所以,政府為了減少汽車尾氣排放,大小城市都開始流行“限行”,這一政策的推出,弄的老百姓出行受限,生活極其的不方便,于是怨言四起。可汽車尾氣是真正的元兇么?我看未必。在過去的日子里,我們的天空也有連著半個月的藍天白云,可在那期間,我們的汽車數量難道減少了么?2014年2015年的國慶節,我們的城市被重霧霾籠罩著,可就是那幾天,城市汽車都開往了郊區,春節期間,城市基本都空了,路顯得格外的寬可我們的城市依舊是重霧霾,能見度不足百米。節日過去,我們的天空確大放異彩格外的晴朗。這種情況足以說明,汽車尾氣也非直接的因果關系。
至于焚燒秸稈,家庭做飯更是無法與霧霾直接掛鉤。秋季是收獲的季節也是秸稈焚燒的高發期,具有季節性。冬天已經過去了秸稈焚燒的季節,至于家庭做飯的煙霧更是不合理,因為我們一天三頓飯都在用,可為什么只有冬季會有霧霾呢?
2 正確看待霧霾
2.1 中國霧霾的嚴重程度
因為網絡的發達,我們的信息傳遞速度使得整個世界成為了一個地球村,一條信息幾分鐘可以遍布全世界。中國的霧霾的嚴重程度在外國敵對勢力夸大其詞的宣揚下遍布了中國的各個角落。那么,作為中國人,我們應該理性思考,去偽存真地去看。我們每天看到的是中國每個城市的污染指數,PM2.5超過500就能登上國際頭條的新聞,酷似全世界只有中國有霧霾,給人一種中國無法生存的假象,編排中國霧霾的種種段子也是層出不窮。那么實事真相到底如何?誠然,我們中國的霧霾是存在,霧霾也是比較嚴重,但不可夸大其詞。據統計,世界前100個人口大城市空氣污染程度排名中,只有中國的蘭州排在前50,北京排在79位。而污染最厲害的是印度,全世界25個污染最嚴重的城市其中13個在印度。印度PM2.5超過中國北京兩倍可還是不見有人關注。以至于曾經一位逃離新德里的美國記者悲憤感嘆道:“在北京,PM2.5超500就會登上國際媒體的頭條;而新德里數值超北京兩倍,卻基本無人問津”。有人問了,那印度為什么不上頭條呢?為什么不見國際新聞中提印度污染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因為中國發展太快,引起了西方擔心,他們恐懼中國的崛起,他們想給中國崛起使絆子,想引起中國老百姓的恐慌,從而達到抑制中國經濟發展的目的。而人類對污染的反應取決于這個國家的發展水平。在污染和生存面前,我們永遠關注的是生存,當一個民族最基本的吃飽喝足穿暖的問題都沒有解決時,他們是無暇顧及甚至可以說沒有權利去抱怨國家給他們的空氣是污染的,只有一個民族強大了、富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才會去關注我們的空氣是否更新鮮的問題。中國經過這30多年的高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達到了小康水平,人們開始要求生活質量的提高,關注更多的健康問題。
記憶中,中國北方沙塵暴很大,每年冬天風刮的都異常的邪門,經常有大樹被拔地而起。就是那么大的風,天空的霧還是無法消散,那時候我們不懂什么是PM2.5只知道霧,我們稱大霧天是“仙境”。仙境在整個冬天一直伴隨著我們。后來,我們在內蒙河北植樹造林,風沙小了,霧霾二詞進入了人們的視野,雖然“仙境”從統計數字上比以前少了,可人們感知上卻認為它嚴重了。
據統計,自2006年以來,我們的空氣污染指數在每年遞增,PM2.5也是連續下跌。為此我們的政府做了很多努力,節能減排一直在進行中。可我們為什么感覺越來越嚴重了呢?一方面是我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一方面是西方媒體的刻意渲染和夸大,以及不明真相國人的跟風宣傳。
2.2 西方為何要夸大中國的霧霾問題
近幾年,一到冬天,中國的霧霾都被瘋狂的炒作,謠言百出,惹得群情激奮,中國和北京成為網絡熱搜詞。而霧霾最嚴重的印度卻無人關注。為什么?原因有二:一是迫使中國簽署喪權辱國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框架協議”;二是西方想借助環保牌打壓中國,最終毀滅中國。這是西方對中國產生了恐懼,他們擔心自己的優勢地位被中國所取代,怕中國的崛起。所以說,在我們吐槽中國霧霾時,親,你可想到,你們也是在壓縮自己的生存空間。如果我們簽署了那個協議,那么,作為中國人,你不能開車,夏天不能用空調,冬天不能有暖氣,估計咱的動車飛機也要停運,甚至連做飯都超標。這是你們所愿看到的么?
2.3 霧霾是綜合原因形成的
我們不能一味的把霧霾的形成歸于某種事件,它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地理因素、自然因素、國土面積因素、燃料因素等等。因此,中國的霧霾問題形成,是由多方面因素形成的。有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質量需求的提高,有西方媒體的刻意夸大,有自然、地理等因素,這是一個綜合性的問題,絕不能歸因于具體某個事件。
3 如何正確治理霧霾
不能因為霧霾而葬送了我們的明天,必須正確對待霧霾。以理智的方式去處理霧霾與工業,霧霾與汽車尾氣等方面的關系。
3.1 加快產業結構的升級,保護中國工業健康發展
一個國家的強大,首先必須有過硬的經濟作為支撐,沒有了經濟就沒有能在世界立足的能力。過去中國為什么受欺負?為什么老百姓會受戰亂之苦,究其原因就是一個字“窮”。沒有了工業國家就沒有能力去發展軍事,沒有能力去完善民生工程,更沒有能力去給我們一個和平的環境。取消工業化是極其不理智的想法,近幾年,美國在煽動中國取消工業化的同時,他們在不斷的努力再工業化,德國作為老牌的工業化國家一直發展非常穩定,德國的制造業在全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工業支撐著這個國家順利的度過了金融危機,難道他們不怕霧霾?
事實上,我們們越是面臨污染,就越要大力發展工業,因為工業越發達,污染就越小。工業越被限制,污染就越嚴重。關鍵是看如何去發展工業,我們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推動積極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同時提出了建設美麗中國以及將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了國家總體發展戰略。那么,產業結構轉型升級不是去工業化,而是讓工業以更有利于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方向發展。這里關鍵是技術進步,在引進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進和創新,建立屬于自己的技術體系,從而達到保護中國工業健康發展的目標,最終建立一個美麗中國。
3.2 改變粗放的生產生活方式
霧霾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某一個問題解決就能完事的問題,形成的它原因是多方面的。所以,治理霧霾要多管齊下,每個人都有責任去為它獻一份力。首先,改變我們不好的生活方式,做到低碳出行、低碳生活。政府制定一系列措施以保證改革的順利進行。汽車尾氣雖然只是引起霧霾的其中一個原因,但積小成大,我們從自身做起,盡量做到低碳出行,為環境治理貢獻自己一份力。
因此,我們要正確理解工業進程中霧霾,正確對待工業進程中的霧霾。不忽視、不夸大,不驚慌、不退縮。不能因小失大,去工業化絕對不可行。工業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支柱,更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關鍵,也是保證一個國家安全的重要靠山。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鄉市中共延津縣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