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國茂
摘要:草魚是貴州地區淡水魚養殖的主要品種,草魚的進食狀況是影響草魚養殖的經濟產出的關鍵因素。其中水體不佳是草魚“厭食”的主要原因,需要我們通過有效的措施盡快給予解決。
關鍵詞:水體原因;草魚“厭食癥”;對策
引言
近年來,貴州的草魚養殖業發展迅速,隨著養殖方式的多樣化、養殖面積的日漸擴張,基于水體原因引發的草魚“厭食癥”,嚴重影響了草魚的養殖質量和數量,對貴州的養殖經濟發展十分不利。
1 引發草魚“厭食癥”的水體原因分析
在黔南地區,河網密度高達每平方公里0.2公里,非常適于發展養殖業,現今養殖場多為小型山塘水庫,近幾年由于水體原因,造成草魚成活率和產值明顯下降,急需要我們分析個中原因,提出適當的解決措施。
1.1 水體溶解氧不足
水體中的溶氧量對草魚魚體各項器官的新陳代謝的新陳代謝影響明顯,根據科學相關數據表明,草魚的適宜溶氧量范圍在5-8mg/L,當低于1.6mg/L時草魚就會開始浮頭,低于0.5mg/L時將窒息死亡。溶氧量降低時,魚的攝食量隨之降低,情況嚴重時,草魚會停止進食。
影響水體中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是水中生物的平衡生長,特別指水中浮游動物和藻類的生長情況。
浮游動物可以成為草魚的重要餌料,但是大量的繁殖會消耗水中的氧含量。引起其過量繁殖有幾個原因。首先是漂白粉、強氯精等氯制劑和硫酸銅等殺藻消毒劑的大量使用,殺滅了水體中的大量藻類,從而引起生態系統失衡,水體中浮游動物急速增長。其次,是浮游動物劇增的水體內草魚的放養量不足,不能通過食物攝入來減少浮游動物的數量,難以控制水體的生態平衡。
另外,水體中浮游植物生長狀況不佳,新生池塘缺乏基肥,水體中諸如磷、鉀等元素含量不足。部分池塘水體的硬度不足,當水體硬度低于10mg/L時,即使使用無機肥料,也達不到浮游植物的生長標準,必須要保障水的硬度大于20mg/L。
1.2 水體中的有害物質
由于水體中溶解氧不足,會進一步誘發水體內有害物質增加。水體中的氧氣不足,硝化細菌缺乏,影響水體中的氮循環,進而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引發草魚中毒,食欲下降。在夏季,淤泥較厚的區域還會產生難以檢測的硫化氫這樣的水體中毒性物質,另外,在早春季節,養殖戶經常會向池塘投入例如敵百蟲等殺蟲藥,一般投入過量,草魚就會停止進食。
2 解決水體原因引起的草魚“厭食癥”的對策
水體的溶氧量是草魚進食、生長的關鍵,要從多角度抓池塘的水質管理。要根據氣候、季節、水色及魚體的情況適時的控制池塘的水位、調節注水量,并合理使用增氧機和增氧劑等。在保持水體溶氧量的同時,可以有效消除水體內的有害物質,促進草魚的正常進食,避免魚體中毒。
2.1 養殖期要保持位不間斷的流水狀態
黔南地區處于東亞季風區,氣溫常年比較適宜,夏季雨熱同季的特點。春天時期,水溫會略微偏低,要保持微流水的狀態,使水色透明度達到40厘米左右。在夏秋季節,我地區降水量增多為多雨期,水體的水量自然補給充足,應減少人為的水量增加,但雷雨天氣會使水表的溫度急劇下降,溫度的變化會引起水中溶氧量銳減,魚體會產生缺氧,一定要時刻注意。同時,要對水位進行適當的控制,避免因降水量增多,造成水位線過高。當草魚進入成魚起捕時期時,要使水體的透明度維持在50厘米以上。
2.2 注意水位的階段性變化
一定要注意池塘水位的階段性變化,并進行合理的掌控。春季放種時期的水位應保持在0.8m-1.0m之間,以半個月為期,逐漸增加水位,到多雨時期時保持水位在1.5m-2.5m之間,以適應魚體的快速成長和氧氣需求量,形成合理的單位魚體容量。除了伴隨季節的變化,水位及注水量在一天內也要注意控制。水體溶氧量最低的時刻為每天的中后半夜,所以在清晨時要對池塘進行適當的注水,來保持水位和水體的溶氧量。
2.3 要注重水質的過濾情況
池塘中都安有進水口濾網。要定期進行檢查以防濾網因雜余物質積壓損壞或者堵塞,進而致使池塘斷水或者敵害生物、野雜魚混入池塘,影響草魚的正常生長。非雨季的水體若渾濁,要按每畝1kg明礬的標準整池灑入明礬來凈化水質,不能過量。雨季時,要適當的停止或者暫停注水來減少水體的渾濁。
2.4 適當的使用增氧劑和增氧機
在草魚養殖池塘中使用增氧劑除了可以增加水中的氧含量,還可以起到對水的凈化作用,目前主要的增氧劑為過氧化鈣、過氧化鎂,氧化劑為次氯酸鈉、二氧化氯等,利用其與水的反應釋放大量的氧氣,但一定要注重每畝的用量,過量的使用會殺死水中的浮游植物,促使浮游動物過量生長,影響水體內的生態平衡。過氧化鎂和過氧化鈣的食用量以每畝2-2.5kg為宜,次氯酸鈉要保持水的濃度在0.3mg/L-0.5mg/L。二氧化氯則是5mg/L-10mg/L為最佳投放量。使用適當的增氧劑或者氧化劑的水體,可以有效去除硫化氫等有害氣體,并且可以保持水內浮游生物處于最佳的狀態,維持水體內的磷、鉀含量,促進水體氮循環的正常運行。
對池內的溶氧量要進行實時的檢測和監控,掌握水內溶氧量的變化規律,選擇增氧機最合適的開機時間。4-9月期間,陰雨連綿,要增加增氧機的使用頻率,在凌晨這樣的低溶氧量的時段開啟增氧機;晴天要選擇中午開機。陰雨天的中午及晴天的傍晚不可開機,否則會降低浮游植物的氧氣產量。另外,在晴天、多風的時節,要適當的攪動池底,通過人為制造水體流動增加氧含量,促進草魚的進食行動。
結束語
綜上所述,水體的溶氧量和有害物質的含量是引起草魚“厭食”的主要原因,通過人為的調節,保持水體的高溶氧量對促進水體的生態平衡,減少水體內的有害物質有明顯幫助,并進而增加草魚的進食活動,提升草魚的整體產量。
(作者單位:貴州省惠水縣好花紅鎮農業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