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仙李白:
見信如晤!
我是您的粉絲,嘆服于您的詩詞。今天讀了您的千古佳作《行路難》,初讀是品賞,再讀是贊嘆。讀到“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時,便為您樂觀豪邁的氣概所折服,面對“不能食”“心茫然”的艱難境遇時,呂尚和伊尹兩位名人的經歷讓您重新燃起希望的火焰。同樣,詩中跳躍著的睿智思維和崇高境界也感動、激勵著我。這也是我今天想通過時空隧道給您寫信的原因。
曾經的我在作文上就有“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的惶恐。每次作文本發下來,一看又是剛及格,總會覺得我書沒少讀,名著沒少看,可成績怎就不見提高呢?我的作文之路“冰塞川”“雪滿山”,下一步該怎么走?我去請教老師,老師看了我平時的作文,指出行文是流暢的,就是寫作要領還沒掌握,并以“難忘那一幕”為例,教我重新閱讀《云南的歌會》中“山野對歌”“山路漫歌”“山寨傳歌”的場景,并領會場面描寫的寫作方法。這次重讀,讓我面對“金樽清酒”與“玉盤珍羞”有了極大的食欲,我像被打了雞血似的,腦洞頓開,原來場面描寫是有方法的:一是動詞連用,可以使畫面感和鏡頭感增強;二是點面結合,詳略得當,這也是記敘文常用的技巧;三是運用修辭手法,可以使畫面變得生動形象;四是融注感情,在場面描寫中融入自己的感情,可以增強感染力。掌握了這些方法之后,文思一下子如泉涌的我用“洪荒之力”修改了原來的習作,經一番“變復沓為精練”后,習作被老師點贊了。這個過程讓我認識到提高寫作水平的最佳途徑是要通過自己的實踐活動去發現,去理解,并最終掌握!
詩仙,您好!此刻的窗外,“半掛青天月”,月光輕輕地灑在樹梢上,顯得格外寧靜。我想“今人不見古時月”,但“今月曾經照古人”吧。神話傳說中不是有“天上一日,人間一年”的說法嗎?因此,我想“興酣筆落搖五岳”的您其實并沒有走遠,天上人間擋不住您“閑來垂釣”時內心對詩和遠方的向往,我渴望得到您詩的甘霖!寫到這里,心頭閃過“云中誰寄錦書來”的念頭,我能得到您的賜教嗎?
專此祝好
乞復候教!
您的粉絲:蔡靜文
2017年4月24日
點評
這封信的“亮點”有三:其一,謀篇奇妙。起筆突兀,給詩仙李白寫信,是一種幽默;落筆奇妙,想詩仙“云中寄錦”,更是一種浪漫。其二,布局用心。“運用之妙,存乎于心”,作文以《行路難》一線穿之,脈絡分明,記錄心聲。其三,語言新鮮。“粉絲”“洪荒之力”“點贊”等詞的運用讓作文有時代感,顯現出小作者馭語言的能力。
(福建福州四中桔園洲中學初二·2班,指導并置評:楊晨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