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浩+晁昕逸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陜西西安 710055)
摘要:隔震支座的受拉驗算是隔震設計中的重要環節。目前,橡膠隔震支座多數采用拉壓剛度相等單元模擬,這會使計算出的支座拉應力過大。本文通過中單元與單元并聯來共同模擬橡膠隔震支座,更加真實的反應支座豎向剛度。
關鍵詞:隔震支座;單元;單元;并聯;拉壓剛度
1 引言
現代隔震技術中,研究得最成熟且工程應用最廣的是疊層橡膠隔震技術[1]。該技術由疊層橡膠支座形成隔震層,通過隔震層的水平變形延長結構的自振周期,減少上部結構的地震能量輸入,使上部結構在強震中仍處于彈性狀態,確保建筑物和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2]。因此,能否準確模型橡膠支座就變得至關重要。
2 橡膠隔震支座模型
2.1 Isolator1單元[3]
目前,橡膠隔震支座一般采用單元來進行模擬。該單元的軸向可以保持線性屬性,只需要定義該方向的有效剛度和有效阻尼,有效剛度在整個分析過程中保持不變,即拉壓剛度始終相等;單元的兩個水平剪切方向可以自由的定義線性或者非線性行為。
目前,已經有文獻指出,橡膠隔震支座并非拉壓剛度相同,而是受拉剛度只有受壓剛度的[4]。因此,采用拉壓剛度相等的單元來模擬橡膠隔震支座,必然會過大的計算出支座的拉應力,這對于大高寬比隔震結構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要想準確模擬橡膠隔震支座,必須要選用拉壓剛度不等的豎向恢復力模型。
2.2 縫(Gap)單元[3]
單元為只能承受壓力的非線性連接單元,即只有豎向壓縮剛度,沒有拉伸剛度,兩個水平方向的剪切剛度也為零。其非線性的力-變形關系如圖:
其中,k為彈簧剛度,為彈簧的內部變形,為縫隙的寬度(應為正值)。當壓縮變形增加到大于縫隙寬度時,彈簧開始起作用。
2.3 橡膠隔震支座模型的改進[5]
本文將Isolator1單元與Gap單元并聯使用,共同模擬改進后拉壓剛度不等的橡膠隔震支座單元。設改進前橡膠支座的豎向剛度為K1,兩個水平方向剪切剛度為k2=k3。改進后的Isolator1單元豎向剛度變為η1k1,拉壓剛度比η1的取值范圍是1/5-1/10,兩個水平方向剪切剛度不產生變化,仍為K2=K3。Gap單元豎向剛度為(1-η1)k1,兩個水平方向剪切剛度為零。
對于改進后的支座單元,當支座處于壓縮狀態時,支座的豎向剛度由Isolator1單元與Gap單元共同承擔,豎向剛度大小為η1k1+(1-η1)k1=k1,兩個水平方向剪切剛度為K2=K3;當支座處于拉伸狀態時,支座的豎向剛度僅由改進后的Isolator1單元承擔,大小為η1k1,兩個水平方向剪切剛度仍為k2=k3。
3 隔震結構時程分析
3.1 工程概況
該工程為天水市某康復中心,主平面尺寸為55.2m×15.9m,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墻結構,總結構高度41.1m,高寬比為2.6,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0.3g)。
通過計算,本工程選取600mm和700mm兩種直徑橡膠隔震支座,其中LNR為天然橡膠支座,LRB為鉛芯橡膠支座,支座布置如圖1所示,支座拉壓剛度比根據文獻[6]建議取1/8,改進前后支座參數見表1。地震波采用E1-Centro波、Taft波和人工波,取包絡值計算,將結構在8度(0.3g)罕遇地震作用下的隔震效果進行分析。
3.2 時程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采用拉壓剛度相等的單元模擬橡膠隔震支座時,支座的拉應力不能滿足規范要求[7],而在采用單元與單元并聯模擬橡膠隔震支座后,由于更加真實的反應了支座的受拉剛度,因此在荷載組合下計算不產生拉應力。由此可以看出,要想真實的反應橡膠隔震支座豎向性能,必須采用拉壓剛度不等的模型。
表1 隔震支座豎向剛度
改進后的支座模型由于沒有改變支座的水平剛度,因此不會影響上部結構的水平性能。由此可以得出,本文對橡膠隔震支座力學性能的模擬是準確的。該方法可以應用到隔震結構計算分析中,對于大高寬比隔震結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性。
4 結論
(1) 模擬橡膠隔震支座時,若采用拉壓剛度相等的模型,會過大的估計支座的受拉剛度,與實際不符。
(2) 采用Isolatorl單元與Gap單元并聯模擬橡膠隔震支座的方法,能更加真實的模擬橡膠隔震支座拉壓剛度不相等這一非線性特性,并且不會改變支座的水平性能。
(3) 采用改進后的模型模擬橡膠隔震支座時,在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出現拉應力的幾率大大減小,并且改進后的模型不會改變上部結構的水平性能。該方法可以應用到隔震結構計算分析中,對于大高寬比隔震結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性。
參考文獻:
[1] 譚平, 周福霖. 隔震技術的研究與工程應用[J]. 施工技術, 2008, 37(10): 5-8.
[2] 周福霖. 工程結構減震控制[M]. 北京: 地震出版社, 1997.
[3] 北京金土木軟件技術有限公司. ETABS中文版使用指南[M]. 北京: 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