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德勇
(黑龍江省佳木斯水文局 黑龍江 154000)
摘要:眾所周知,當前室溫效應導致了全世界的氣溫升高,使得氣候也隨之出現了變化,惡劣的暴風雪等時有發生。加上其他問題導致的氣候變化,引起了當前水文水資源的改變。進而對人類的社會以及大自然的生態等都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人類社會的工業、農業以及經濟等。這在很大程度上對水文水資源的開發、使用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因此,在對水文水資源進行研究的同時,要對于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進行研究、分析和預測是非常必要的。IPCC在對全世界的氣候變化前后進行了四次統計,并依據相應的數據進行了分析和預測,結果表明,全球性的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帶來了嚴重的影響。本文基于IPCC的統計數據,對全球性氣候的變化給予人類社會和大自然環境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闡述,并對我國的水資源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對于未來水資源工作的重點進行了進一步的討論和分析。
關鍵詞:氣候變化 水文水資源 影響 挑戰?
當前世界整個氣候都出現了不規律的變化,因此,氣候的改變引起了全球范圍內的重視,并已被認定為環境領域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問題。本文在對氣候的變化造成的水文水資源改變進行闡述的基礎上,對我國當前水文水資源以及未來工作的方向進行了說明。
一、氣候變化對水資源的影響
1、氣候變化在當今時代主要表現在氣候變暖,而氣候變暖將導致全球海平面上升,主要表現在各地冰川以及積雪區域因氣溫上升而不斷融化。2007年IPCC發布的氣候評估報告顯示,在過去的50年,全球氣溫每十年升高0.13攝氏度,是以前一百年內每十年溫度變化的兩倍。
2、氣候變暖將會導致海水面積擴張,陸地減少。陸地上冰的融化導致海平面的上升,海水會隨著溫度的升高導致海水面積擴張,陸地面積不斷減少,加劇人地矛盾。
3、氣候變化對全球范圍降水都會產生深遠影響。由于全球的不斷升溫使得水循環更加活躍,大氣中的水容量也因此變多,發生極端暴雨的幾率也在不斷增加。
4、氣候變化對全球水資源也同樣有著深遠影響。全球氣候變化的不斷加劇會與水資源之間產生微妙關系,隨著全球氣候的變暖,高緯度區域全年降水量會隨之增加,中緯度的北部地區、南極、熱帶區域的冬季以及亞洲東部和南部的夏季降水量也會增加,而與之相對應的澳大利亞、美洲中部以及非洲的南部降水量會減少。
5、氣候變化會導致全球部分地區旱災加劇,缺水問題嚴重,加劇地區用水緊張。
二、氣候的變化對當前全世界水文水資源影響的預測
當前,全世界的氣候的變化呈現出越來越嚴重的趨勢,相應的水文水資源也發生了隨之而來的改變,雖然這些改變是細微的,但卻是不能不被重視。尤其是全球范圍內的降水問題,伴隨著全世界氣候氣溫的增加,很多的地區范圍內,出現了降水量差異很大的狀況。而且這種差異性的變化,相比于上世紀呈現出顯著的增加。
當前的全球范圍內的雨水情況表現為高緯度的區域降水量增大的狀況。在中緯度的北部區域、南極、熱帶以及東亞地區等區域,就出現了年降雨量的增大。而澳大利亞地區以及中美洲的一些地域則出現了年降雨量的降低。近年間,由于水分蒸發量的增加以及氣候溫度的提升,降雨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暴雨和干旱的狀況出現幾率越來越多。權威機構預測,這種極端的降雨狀況出現幾率將不斷的增大,而且極度的程度也會越來越惡劣。也就是說,全球范圍內,很多的地區會出現洪澇等自然災害,而另外的一些地域則會出現干旱等自然災害。
此外,全世界氣候溫度的提升,也在很大程度上對水資源的水質和水量等造成了影響。IPCC的統計數據表明,全世界的氣候溫度每提升一度,就會有4~17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而氣候溫度一旦提升兩度,相應的就會出現二十億的人口面臨缺水問題。如果地球表面的溫度提升了7~9攝氏度,將會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面臨洪澇災害的影響,進而將有11~31億的人口面臨缺水的問題。如果問題無法得到很好的解決,到二十一世紀末,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地面將出現干旱的狀況。而且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也會造成水質質量的污染和退化,進一步的,水的質量在很大程度上也跟著水流的狀況發生變化。
三、氣候變化對我國當前水文水資源的影響
當前,全球范圍內的氣候的變化以及其造成水文水資源改變都受到了廣泛的關注,而且隨著人們對環境保護意識的提升,對于的全世界氣候溫度的變暖及其帶來的危害也有了深刻的認識。我國的氣候特點非常的明顯和多樣化。有熱帶季風、亞熱帶季風、溫帶季風、溫帶大陸性氣候、高原高山氣候組成。這也造成了氣候的提升對于我國的水文水資源所帶來的影響具有差異性。
氣候的變化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降雨情況的分別和強度的差異性。當前,統計數據表明,我國的西部地區在降水量上具有逐年提升的勢態,相應的表現為西北地區降水量的提升和西南地區降水量的降低。在我國的東部地區,其局部的降水量變化非常大,其中華北的中部以及西南的沿海地區具有降雨量增加的勢態,而華北的大部以及華東的北部地區則相應的表現為降雨量的逐年減少。同時,在降雨的頻率上,我國的華南地區則有著顯著的降低,而西部地區的降雨量則有著顯著的提升。此外,地區降雨量的提升,不等同于地區水資源總量的提升。這是由于在地區氣候溫度增加的狀況下,水分的蒸發總量以及植物中水分的蒸騰在很大程度上會造成水資源的浪費,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可利用水資源中河流中實際的水資源總量降低的狀況。
環境氣候溫度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國當前冰雪面積的降低以及冰川面積的減少。我國的調查數據顯示,我國西北山區中,山峰冰川的面積逐漸的變少,這相應的體現在以冰川融化為關鍵補給來源的河流水流和水量的降低。
四、氣候變化背景下的水文水資源工作
在全球氣候不斷變化的背景下, 我國水文水資源工作首先應當對我國水文水資源的實際情況作出正確的認識。我國由于氣候變化引發的水災害在不斷增加, 證明了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十分敏感。從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能力來看, 在面對洪澇、干旱以及水資源短缺等問題的適應能力都很低, 所以在水文水資源工作與管理中應當認識到我國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脆弱性這一事實。
其次要認識到改變水資源對氣候變化脆弱性的努力方向包括當前的水利工程建設、水資源管理機制建設、經濟發展因素以及科技水平因素。要加強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適應性首先應當加強對水文水資源的認識人手, 認識到當前水文水資源正在氣候的變化下產生著哪些變化, 從而有依據、有目的的開展水文水資源工作, 這就需要加大水文水資源研究力度, 通過理論的突破與技術的突破來使評價機制和預測機制更加成熟;其次在工程建設方面, 工程系統建設的過程中需要應對的問題包括極端氣候的出現以及破壞性防治, 提高水庫、分蓄洪區等水利工程的防洪標準, 增加供水能力。
再次通過法律法規的完善為統一的可持續管理提供法律依據, 從而促進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要加大對水文水資源工作的科研投人力度, 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 減少水資源浪費, 從而緩解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工作帶來的挑戰。
參考文獻:
[1]劉昌明,劉小莽,鄭紅星.氣候變化對水文水資源影響問題的探討[J].科學對社會的影響,2008(2).
[2]寧金花,申雙和.氣候變化對中國水資源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