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申賢
(寧波市特種設備檢驗研究院 浙江寧波 315000)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建筑行業得到快速的發展,全國各地都林立著數不盡的高樓大廈,而電梯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從近些年的新聞及生活中發現,電梯安全事故發生率較高,嚴重危害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因此,本文對電梯安全風險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也提出了智能化安全控制的電梯管理策略,旨在全面提升電梯運行的安全系數。
關鍵詞:電梯;安全風險;智能化;安全控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生活各方面的要求都逐漸提升,尤其是電梯安全風險方面,人們的要求更高、更加強烈。只有及時進行智能化安全控制策略,才能夠提高電梯運行的安全性能,確保人們的人身安全,構建更加和諧、團結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對目前電梯安全存在的風險分析
1、磨損與材料老化風險分析
電梯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電梯不同于其他交通工具與建筑物,一旦安裝完成后,其轎廂等主要部件很難在進行更換。而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部件老化是必然的趨勢。同時,電梯的使用率極高,會導致器械部件出現磨損的現象,并有可能會引發安全事故。比如:電梯的轎廂是一個封閉的空間,乘客乘坐電梯時,需要電梯內處于照明的狀態,當然還要安裝外部能監視的視頻和語音通話等功能,這些都離不開“供電”這一因素,因此必須對轎廂供電。我們生活中經常看到的供電方式主要有隨行電纜,此種供電方式需要從通道頂部向下安裝電纜,繞過轎廂連在通道的低端。當經過時間的增加,電纜外皮材料會出現風化的現象,會導致電纜內線出現裸露的情況,因而無法在繼續供電,這樣便會使乘客無法及時與外界取得聯系,則會出現電梯安全事故。
2、外在災害風險分析
電梯的使用必然避不開外在風險因素,比如經常遇到的火、水等自然災害。如果發生水災時,必須要保證電梯乘客都能夠順利逃生,或者能夠進行自我保護。當電梯受到災害侵襲時,必然會導致電梯不能夠正常供電,電梯會停留于樓層之間,乘客無法逃脫危險。對此,可以設計多個供電設施,常用的有蓄電池供電、小型發電機等;當火宅侵襲時,要確保電梯內不會出現燃燒的情況。因而電梯轎廂和樓層門要使用不可燃的材料制作,特別是其承載裝置和曳引裝置,如果此兩裝置燃燒起來,則會導致電梯下墜,會對乘客造成生命威脅,因而要采取不可燃材料,還要具備耐高溫的特點。同時,電梯內需要安裝換氣設備和空氣凈化過濾裝置,因為火災發生時會出現毒氣、煙氣的情況,需要乘客及時吸收安全的空氣,確保他們處于清醒的狀態。
二、實現電梯智能化安全控制的策略分析
上文也提到現階段電梯使用中存在的安全風險因素較多,如果僅靠人工維修,不僅所需成本較多,而且安全率也很難提升上去。因此,必須要采取先進的技術,實現智能化、人性化、安全化的電梯安全控制,科學、有效的提升電梯安全事故的檢測能力。
1、傳感設備檢測方式
智能化檢測不同于傳統的人工檢測方式,可以通過對電梯中安裝的各種傳感設備著手進行安全事故的檢測。常用的傳感設備有紅外感應、射頻設備兩種設備,此兩者都是利用現代技術對多元化的物理數據進行的自動識別和處理。將此兩者運用到電梯安全檢測中,便可以及時掌握電梯運行時的信號、電梯門開關的信號、電梯安全故障信號等,可以直接通過網絡設備傳輸到網絡監控服務器上,讓相關工作人員第一時間掌握故障并進行故障處理,強化對電梯安全的智能化檢測。比如:紅外線作為防夾傷的感應設備,可以在電梯門內安裝紅外線傳感器的接收器,當電梯工作時則會發出紅外光并折射到電梯門的接收器上,如果出現人或者物體被夾住的現狀,則會直接被紅外光束阻隔,如果接收器接受不到此光束,電梯門則會打開。因此,傳感設備能夠及時檢測電梯事故,并達到電梯智能化控制的目的。
2、現代通訊技術實時檢測方式
現代通訊技術經過不斷的發展,已經趨向成熟。因此,在實際的智能化安全控制中,可以利用現代通訊技術中的移動、互聯網通訊手段,如果電梯出現故障,相關工作人員能第一時間掌握數據與故障狀況,及時找出故障發生的根源,采取有效的方式,能將其智能化檢測的最大功效發揮出來。
3、人工智能技術檢測方式
以往我國的電梯故障檢測過程中,需要全面的收集各種電梯事故數據(電梯運行速度、電梯轎廂溫度、電梯電壓、電梯門的開關狀態等等數據),之后再由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數據的分析,最后在采取相應的解決問題方式,這樣的故障檢測模式所需時間較長,存在著較大的局限性。而人工智能技術檢測方式不同,它主要是依據人工神經網絡、專家系統網絡等專業性較強的檢測方式,智能化的檢測電梯是否處于故障的狀態,既能提高故障的檢測效率,又能夠提高故障解決的效率,可以進行有效的推廣與使用。比如就以神經網絡系統的運行為例子,電梯內的傳感設備會將數據輸送到監控中心,這時Matlab編程會及時讀取接收數據,并快速和正常數據進行對比與分析,快速得到診斷數據。同時,診斷數據會存到數據庫之中,通過檢測平臺顯示出來,方便維修人員快速的消除故障。
【總結】
綜上所述,電梯已成為現代人們生活中所離不開的交通工具,其使用頻率之高是不言而喻的。但使用頻率提高的同時也會出現大量的電梯安全風險,嚴重危害著人們的生命安全。以往傳統的人工檢測安全事故的方式已無法適應現代人們的需求,因此,需要將智能化安全控制方式及時應用到電梯的運行中。這樣既能夠節省電梯運行成本,又能夠提高電梯故障檢測效率,真正的為人們提供更方便、更安全的生活環境。
參考文獻:
[1]曹一任.探討電梯安全性能影響因素和強化電梯檢驗檢測的策略[J].現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16(03):112+114.
[2]陶杰,章國寶,黃永明,萬林.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電梯安全運行狀態評估[J].河南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06):782-788.
[3]安玉軍.論電梯管理對電梯運行質量的影響分析[J].化工管理.2016(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