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莉娟馬 博劉 景張 振
(1.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庫爾勒841000;2.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3.新疆疆南牧業有限公司,新疆喀什843900)
新疆巴州部分地區布魯氏菌病血清流行病學初步調查
唐莉娟1馬 博1劉 景2張 振3
(1.巴音郭楞職業技術學院,新疆庫爾勒841000;2.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新疆石河子832000;3.新疆疆南牧業有限公司,新疆喀什843900)
以新疆巴州地區各縣布病疫情流行病學檢疫資料為基礎,重點進行布病的流行病學調查,了解布病流行情況。本研究采用虎紅平板凝集試驗(RBPT)和試管凝集試驗(STA)血清學方法進行篩選和確診。結果表明,2015年共采集巴州地區四個縣11個鄉鎮的散養農戶牛、羊436份血清樣本,RBPT檢測的平均陽性率為8%,試管凝集試驗(STA)檢測的陽性率為4.37%。
布魯氏菌;平板凝集;試管凝集;流行病學調查
全世界布病患者人數近500~600萬例,每年新發病的人數達到50萬例。近幾年,布病的人畜疫情在世界部分國家和我國地區均出現了回升勢頭,人間布病愈發嚴重。新疆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是我國五大牧區之一,也是布病重流行地區之一,據新疆統計年鑒記錄2012、2013、2014年新發病人數分別為2335例、4095例、7358例。新疆布病流行病學調查近幾年未見詳細的統計數據,本實驗采用經典的血清學方法在2015年對新疆巴州部分地區布魯氏菌病做了血清流行病學初步調查。
1.1 材料
1.1.1 血清及病料來源
436份血清樣本分別采自巴州焉耆縣、博湖縣、和碩縣和尉犁縣等地區的11個鄉鎮散養農戶,牛血清307份,羊血清129份。
1.1.2 主要試劑及儀器設備
布魯氏菌虎紅平板凝集試驗抗原購自黑龍江省生物制品一廠生產;布魯氏菌試管凝集試驗抗原購自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成都藥械廠生產。高速離心機;超凈工作臺。
1.2 方法
1.2.1 流行病學現場調查
焉耆縣某牛場:近年來,巴州地區大力發展畜牧經濟,臨近庫爾勒市的幾個鄉鎮均喂養了數量不等的牛羊,因忽視了畜間布魯氏菌病(布病)的檢疫,人間布病群發現象有所增加,牛作為傳染源的重要性越來越顯著。牛場職工因喂養、接生和擠奶等工作與病牛密切接觸易感染病菌而患病。由于經濟利益、條件等因素限制,某些牛場羊場均沒有對畜群進行布病檢疫,加之農工缺乏防病知識,使人群患病率急劇增高。
和碩地區某羊場:羊場位置偏遠,其內無人群長期居住。所有羊均為山東省引進的小尾寒羊,均為3歲以下,自然配種。在產羔期母羊流產相當普遍,種公羊未見明顯的體征變化。走訪羊場職工,有人員發熱和辜丸腫大史。該場一職工曾出現發熱和厭食,送巴州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診斷為布病。該患者曾接觸羊流產羔胎。
1.2.2 虎紅平板凝集試驗(RBPT)
具體操作及判定方法參照GB/T1 8646-2002《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
1.2.3 試管凝集試驗(STA)
該方法是一種特異、敏感的布魯氏菌檢查方法,用于布魯氏菌病的診斷,具體操作及判定方法參照GB/T 1 8646-2002《動物布魯氏菌病診斷技術》。
2.1 虎紅平板凝集試驗結果
采用虎紅平板凝集試驗初篩牛血清307份和羊血清129份,檢測結果見表1。
2.2 試管凝集試驗結果
采用試管凝集試驗對牛羊血清共71份進行檢測,檢測結果見表2。

表1 平板凝集試驗結果

表2 試管凝集試驗結果
3.1 血清學檢測結果分析
由表1、表2可知,本次布病檢測調查巴州這幾個縣的牛和羊都不同程度的有布病感染,焉耆縣陽性率最高達到9.57%,尉犁縣最低陽性率為5%,這是由于本試驗的采樣點不是很均勻,并且各縣檢測和淘汰力度不同,管理不均造成兩個縣的陽性率差異比較大。
布病的診斷常用RBPT、SAT 和ELISA等血清學方法。RBPT方法是常規初步篩查布病的方法之一,而且反應快、耗時短,適合布魯氏菌病大規模的初篩檢疫。但其特異性不高,受受許多外界因素的影響,或者采血及檢測人員水平的高低,不易準確判定結果。本試驗中RBPT與SAT陽性率的平均符合率為20%,故對RBPT陽性者,還必須經SAT和PCR檢測為陽性才能最終判定為陽性。SAT是也我國法定布病診斷的確定方法,與RBPT相比,SAT需要至少1d才能做出判斷,操作繁雜、費時,不適于現場應用和大范圍檢疫。但SAT特異性、準確性高于RBPT,且對感染后6~7d血清中出現的抗體IgM比較敏感。RBPT檢測結果顯示,羊的感染率為11.6%,牛的感染率為9.44%,羊感染率高于牛感染率。
本試驗檢測結果表明巴州部分地區牛羊中檢出的布病陽性率有所增加,部分地區的疫情呈擴散趨勢,防控形勢非常嚴峻,人間布病報告發病數可能也呈現上升趨勢,如果防治措施不及時,將嚴重影響我區畜牧業發展和人民的身體健康。布病的檢疫制度不健全,傳染源流動頻繁;人、畜布病防治專業人員匱乏,現有專業人員水平層次不齊;病畜淘汰難度大,傳染源長期存在;布病防治相關知識宣傳力度不夠,個人防護意識差等原因均使布病控制難度加大。但是,布魯氏菌病是一種可以防治的人畜共患病,世界上已經有很多國家成功控制了布病的流行,我們只要認清現階段我區布病的流行特征、防治現狀,了解流行株的特點,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我區布病疫情一定會得到有效的控制。
[1] 尚德秋,許龍善,魏承毓,等.再度肆虐人類的傳染病[M].亞洲醫藥出版社,1998:42-60.
[2] 張高軒,張銀國,劉志文,等.新疆綿羊傳染性附睪炎流行情況調查[J].中國預防獸醫學報,1999,21(2):141-142.
[3] 崔步云.關注中國布魯桿菌病疫情發展和疫苗研究[J].中國地方病學雜志,2012,(31):355-356.
[4] 王秀麗,蔣玉文,毛開榮,等.布魯氏菌病實驗室診斷方法的研究進展[J].中國獸醫雜志,2011,(45):37-42.
[5] 高彥輝,趙麗軍,孫殿軍,等.布魯氏菌病防治基礎研究現狀與展望[J].中國科學,2014,44(6):628-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