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旸+白銀濤+王巖
(北方華安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摘 要: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市場經濟轉型時期,這就對企業的職業衛生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而新要求也需要對應全新的措施與模式。職業健康和生產安全是處于生產勞動一線的廣大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只有保障勞動者的安全權益,才能激發勞動熱情,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因此,企業必須承擔職業衛生主體責任,為員工構建一個安全、健康、舒適的工作環境,保障員工健康。本文主要針對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對策;職業病預防
職業衛生是保護社會生產力和勞動者權益,為企業安全生產和職工健康服務的重要工程,是企業順利發展的前提和保證,是生產經營工作的必然需求。企業在從事生產過程中產生或形成了各種職業危害因素,直接危害勞動者的健康,因此必須加以預防。
1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現狀
職業衛生工作是保證企業安全生產、維護職工健康的重要內容。新職業病危害的不斷出現,職業病發病形勢日趨嚴峻,經濟欠發達地區經費投入不足,都使得職業衛生管理工作不能滿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
1.1 認識上存在誤區
一個問題的發生往往是人們意識與認識沒有到位,國內諸多企業在發展過程中片面地將自身經濟發展放在第一位,不會重視職業病的危害。一些經濟較為落后的地區,為了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通常會相應地降低“門檻”,對職業衛生審查不嚴格,致使一些沒有經過職業病評價的項目開工生產。此外,一些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明明知道該項目有一定的職業危險,且該地區目前還不具備消除危害的措施,但是還是義無反顧地引進,這種狀況使得一些地區出現很多沒有經過職業病危害控制的項目投入生產,從而導致職業病危害進一步地擴大。
1.2 用人單位刻意回避職業危害
如在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方面,沒有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不能如實告知勞動者工作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職業病危害及其后果、職業病防護措施和待遇等,更有甚者不愿與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導致職工不知其危害、后果以及防范要求和應急處理措施。同時,也沒有對職工尤其是對進入企業的農民工進行職業衛生知識培訓,不能使其充分掌握預防職業危害的有關常識以及注意職業危害預防以及自我防護。少數企業已知職業危害因素超標嚴重,而采取崗位輪換、短時間辭退職工的辦法,隱瞞職業危害,逃避職業病防治責任。對于受職業危害而發病的職工,用人單位不愿提供發病人員的職業史、危害因素接觸史以及職業衛生和健康監護等相關資料,給職業病的診斷、鑒定設置重重障礙,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
1.3 企業職工自我保護意識淡漠
部分從事有毒有害作業的職,明知工作場所有毒、有害,但置自己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于不顧,企業配套的防護設備和個人防護用品不使用,甚至有的將防護設施拆毀,自愿在有毒有害環境中拼命加班加點,以犧牲個人健康甚至生命為代價,追求工效與工資,一旦發病后悔莫及。
1.4 職業衛生工作監管不到位
就像前文所說,部分地區政府部門對于職業衛生的重視程度不足,相比于學生衛生、食品衛生來說,職業衛生的監督力度顯得微乎其微。官方數據表明:我國職業病危害檢測覆蓋率僅為11%。此外,在監督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時,由于衛生部門自身權力的限制,往往會造成對違反規定的企業懲罰力度不足,沒有起到警示作用等問題,從而致使職業衛生部門在執法時無法做到“有法必依”,嚴重地削弱了職業衛生部門的公信力。
2 如何做好企業職業衛生管理工作
企業在生產的過程當中,要受到生產工藝、生產設備和作業環境等相關因素的影響,而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也會因此受到一些不利因素的影響。所以,所有企業都要給予其足夠的重視與關注,加強企業相關負責人對于該方面法律法規的學習,強化其職業衛生的管理力度,切實維護企業員工的身心健康,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1 健全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
企業職業衛生管理人員需要制定與健全內部的職業病防治管理機制,并且要掌握管理制度的每個流程,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了解每個生產線中的工序與崗位都會產生什么樣的職業病與危害,之后再根據自己所掌握的知識,結合現有法律法規,制定出屬于企業自己的職業病防治管理制度,只有與企業實際相結合,才能夠使其可以在實際工作中得以運用。
2.2 加強宣傳教育
企業要大力宣傳職業病防治法,宣傳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宣傳勞動者的權利和用人單位的責任與義務,結合本單位工藝流程、操作規程、管理規定等的學習,使勞動者認識到身邊的職業危害,認識到自己可能會患的職業病及不良作業方式和生活方式對健康的影響,轉變思想觀念,積極主動預防職業危害對人體的傷害,拒絕無防護措施的有害作業。同時,促使企業積極主動提供相應職業病防護措施和設施,改善作業環境,保障勞動者健康。
2.3 加強生產現場管理
現場管理的好壞直接反映一個企業的形象和文化,直接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除了要舍得在工藝設施上投資,加強工藝改造,減少跑、冒、滴、漏外,更應該關注職工的作業環境。比如通風、采光、采暖、浴室、更衣室、休息室等這些必備的設施必須健全,還應對職工進行定期體檢,及時發現職業禁忌狀況;要按照標準對職工配備相應的符合標準的個體防護用品和用具,督促職工在工作時正確佩戴和使用。職工健康體檢檢出職業禁忌證、職業相關疾病或職業病時,要將職工調離原崗位。
2.4 加強健康監護的監督管理
職業健康監護主要包括職業健康檢查、職業健康監護檔案管理等內容。職業健康檢查及評定必須由取得相應資格的衛生機構來承擔。職業健康檢查類別包括上崗前健康檢查、離崗健康檢查、定期職業健康檢查和應急健康檢查。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勞動者職業健康監護制度,依法落實職業健康監護工作。對在崗期間的職業健康檢查,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職業健康監護技術規范》(GBZ188)等國家職業衛生標準的規定和要求,確定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勞動者的檢查項目和檢查周期。結合實際及時、妥善處理體檢中發現的問題,及時安排疑似職業病人診斷,做好職業病人的治療康復、定期檢查和妥善安置,確保職業病人的權益。
結束語
職業衛生管理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企業應要加大工作力度,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有力措施,建立健全職業衛生防治機構和管理體系,在隱患排查治理、職業健康監護、宣傳教育培訓和勞動防護用品等方面,全面提升企業的職業衛生的管理水平,保護員工健康。
參考文獻
[1]張敏,李濤,王丹等.國家職業衛生示范企業評選標準解讀[J].勞動保護,2006(7):15-18.
[2]吳奇,楊德敏.我國職業衛生現狀及對策的概述[J].職業與健康,2005年8月第21卷第8期.
[3]張恒,黃關麟,王豐.石化企業職業衛生工作探討[J].石油化工安全技術,2001年第二期.30-32.
[4]邱麗,井夫華,李軍,等.職業衛生職能再認識與勞動者健康保障關系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1,9(4):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