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鳳婷
(黑龍江省林業設計研究院)
摘 要:我國正面臨著能源節約、溫室氣體減排、經濟發展的多重壓力,環境保護勢在必行。目前,由城市發展導致的環境問題逐漸突顯,城市環境保護規劃迫在眉睫。科學合理的環境保護規劃,需要對土地、交通、建筑、綠地等進行統籌安排,以增強各個部分規劃之間的有機聯系,確保城市環境保護規劃的整體性、針對性以及適用性,從而為城市建設提供客觀支持。本文主要針對針對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規劃進行分析和討論。
關鍵詞:城市規劃;環境保護;規劃;大氣污染;水資源
近些年來,由于城市規劃和城市建設沒有和環境保護規劃同步實施,使得城市環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城市環境不能進入良性合理的發展軌道,廣泛引起了人們對城市環境規劃的關注和重視。
1 城市規劃中的環境保護重要性
當前,我國城市在保持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規劃時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將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很好的結合起來。城市的規劃是未來城市發展的目標,城市規劃做得出色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就更多,就更接近多元化發展的城市。城市規劃對城市的發展起著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但長期以來,由于城市規劃在環境保護方面的局限性,致使城市發展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的環境問題。在環保意識日益增減的今天城市規劃者要考慮的問題就越發復雜,在什么情況下開展城市規劃發展計劃即必須綜合環境問題考慮,國家與社會更提倡和諧生態規劃,就是要做到城市的發展不影響環境的平衡,因此每一次城市規劃都要結合城市周圍環境的保護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大多數城市規劃計劃是開發環境和資源,因此就要注重環境和城市的結合,讓環境保護與環境生態深入城市的可持續發展。
2 城市規劃所面臨的環境問題
近年來,我國城市發展迅猛,城市人口增長迅速,經濟高速發展,但與此同時,城市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諸多的環境問題,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規劃時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將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很好的結合起來,沒有將環境因素納入城市規劃的整體布局中來考慮。
2.1 大氣質量日益惡化
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的快速發展導致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從而將粉塵、臭氧、硫氧化物、碳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排入到大氣層中,嚴重惡化大氣質量。我國的大氣污染屬“煤煙型”污染,即城市空氣中總懸浮微粒濃度水平較高,達到了309微克/立方米的平均濃度;二氧化硫濃度也嚴重超標,有些城市到了相當嚴重的地步,相對而言,北方城市比較嚴重,達到了83微克/立方米的平均值。大氣污染所導致的臭氧層破壞和溫室效應更是嚴重直接地威脅到人類的生存。
2.2 水體污染相當嚴重
城市人口數量的突飛猛進和工業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大量的污水在沒有處理好的情況下直接排入水體中,嚴重破壞了水環境。我國城鎮平均每天至少要將一億噸的污水不通過處理直接排入河流中。目前我國七大水系中有一半以上河段水質受到了污染,40%的水源已不能飲用,50%的城鎮水源不符合飲用水標準,90%的城市水域污染嚴重。
2.3 固體廢物污染問題
固體廢物的污染主要是來自對生活中各種廢物垃圾、工業中的固體廢物和危險廢物的排放。除此以外,還有農業固體廢物、建筑廢棄材料等等。有關部門如果對固體廢物處理不善,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土壤污染等問題,損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固體的廢物有兩重性,具體的說就是在一定的時間、地點,一些用戶對某些失去使用價值的東西進行丟棄,使其成為了廢物;但是還有一些用戶在特定的條件下,廢物有可能還有其它的利用價值,成為了新的材料。
3 城市環境保護規劃措施
城市規劃和環境保護的問題總的來說都是關于“人”的問題,對于人類自身發展的思考是解決城市規劃與環境保護的問題的最基本出發點,在城市規劃中研究環境保護問題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為人類自身居住環境的發展提供可持續的路線。
3.1 水資源利用和保護規劃
城市用水包括生活用水、生產用水、景觀環境用水、建筑用水等。城市水資源利用和保護規劃需要進行統籌安排。首先,根據城市供水能力和需水量,開展水資源平衡測算。結合使用人數、建筑面積、地塊功能等因素測算需水量,并對城市能夠提供的非常規水源和常規水源的供給總量進行測算。其次,在確保經濟合理、供水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常規水源需求總量。綜合采用開源節流、結構優化、總量控制、需求管理等措施,提高城市水資源的利用效率。第三,科學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建設相應的配套設施處理利用非常規水資源,如雨水等,做到低質低用、高質高用。
3.2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根據城市大氣質量現狀與發展趨勢進行功能區劃并按擬定的環境目標計算各功能區最大允許排放量和削減量,從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首要污染物即濃度高、范圍廣、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時有的放矢、對癥下藥。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燃燒方式燃煤和汽車尾氣引起,由此而來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總懸浮顆粒,因此規劃的遠景目標應該是改進落后的烯煤方式,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氣體燃料、型煤、太陽能、地熱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實行區域集中供熱、消滅千家萬戶的小煙囪,提高道路硬化率,通過強化污染源治理和提高污染控制技術等手段創建無煙控制區。調整工業布局,根據大氣自凈規律科學便理的利用大氣環境容量;強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通過技術和行政的手段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提高城市綠化率、選擇抗污染性好的樹種,大力發展植物凈化。
3.3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目前我國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正處于穩步推進階段,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節約土地資源、減少填埋場污染、加強填埋氣體回收利用。垃圾焚燒處理主要適合于可燃垃圾,對于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的東部沿海城市,焚燒處理會逐步發展成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
結束語
以往城市的發展存在著隨意性與盲目性,城市規劃的提出將會克服這些問題,并且為城市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環境保護規劃,是一項綜合性的決策問題,它是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在城市總體規劃基礎上,根據對城市環境調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護人類生存環境、節約資源及減少污染為目標的總體規劃體系。
參考文獻
[1]陳波,包志毅.景觀生態規劃途徑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綜合應用[J].中國園林,2003,(4):51-53.
[2]翁奕城.上海城市生態型住區建設的規劃對策與實施機制研究[D].上海:同濟大學建筑學院,2006.
[3]霍爾姆斯·洛爾斯頓.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
[4]舒廷飛,霍莉,蔣丙南,等.城市規劃與規劃環評融合的思考與實踐[J].城市規劃學刊,2006(04):29-3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