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勁婧
【摘要】有效教學,是新課程改革研究的熱門課題,是每一門學科在課堂中追求的目標之一。音樂課的有效課堂是否由教師完全主導,發揮其專業特長“唱、跳、奏、舞、畫”塞滿一節課呢?是只是讓是學生反復聆聽,聽到樂曲貫徹心底呢?其實不然,構建有效的音樂課堂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有著異曲同工之意,我們要以學生為本,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遨游;音樂課堂的音樂性是重點,但并不是以重復、枯燥的方式去聆聽,而是通過突破難點的方式進行有效引導。
【關鍵詞】課堂;教育;音樂
【中圖分類號】J69 【文獻標識碼】A
什么是歌曲教學中的難點呢?一般是指在歌曲教學中,學生較難掌握、演唱的某些樂句,甚至是某個節奏、某個音、某個字,它一般只是歌曲中的某一片段。針對這些難點我們要選擇相應的教法來解決,筆者來談一談在音樂教學路上突破難點的三大策略。
一、從用心模仿到真情演繹,巧設游戲的有效性策略
有效的音樂課是一堂充滿樂趣,學生樂學的課堂,想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首先老師在課堂的設計上要“趣”而“妙”,因為我們課堂教學的立足點,是”人”,而不是物化的知識,在課堂的設計上讓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濃厚,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如《田野的召喚》這首富有國外風情的音樂演唱曲目來說,我用“趣”貫穿始末。
(一)用策律動,巧設節奏游戲
因為這首歌曲比較長,節奏相對其他五年級歌曲來說較為復雜,所以在解決重難點部分我采用了游戲導入的方法,讓學生能夠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知。PPT分別出示歌曲前半部分的基本節奏,我為每個節奏設計一個簡單的拍手動作,由于同學們平日打下了良好節奏基礎,他們會在教師示范之后很快的掌握每個節奏相應的拍手動作,在這之后我會出示完整的節奏譜讓學生自由的練習,再到最后的集體展示。
(二)用心聆聽,巧設仿秀游戲
除了識譜、演唱歌曲,學生也要會“聽”,聽出相似旋律之間的區別,聽出旋律的情緒。歌曲后半部分的歌譜相似而并不相同,附點節奏的準確演唱也是難點之一,為了解決這一難點,我讓學生聽琴聲,用一個問題集中學生注意力,“聽一聽哪一句旋律更加的活潑歡快?”他們能夠準確的聽出兩句旋律的不同,并且準確的演唱出帶有附點節奏的歌譜。通過聽辨練習,引出歌曲三處相似的旋律,并且演唱這三條旋律,這一環節采用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完成,每組學唱一條旋律,唱完之后進行組與組之間交流。
教學設計是根據教學對象和教學目標,確定合適的教學起點與終點,好的教學設計就像一個情節曲折動人的故事,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讓人有豁然開朗的心境,讓人有雨后晴天的清爽。
(三)從提出問題到形成能力,問題導學的有效性策略
課堂學習是一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現代教育理念提倡問題式教學。從課堂教學的實踐上來看,提問是一門技術,更是一門藝術。提問得當則可激發學生思維,提高學生熱情;提問不當不僅無益課堂教學,還會使課堂氣氛窒息,制約學生思維。在中高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我會改變教學方式,讓學生提問,激發他們學習的樂趣,提高學習有效性。如:《西風的話》這是音樂家黃自創作的一首“短歌”,歌曲以“西風”說的話,簡練而生動的描寫了一年來小朋友的成長和不同季節景物的變化,點出了初秋的特征,饒有情趣。在初步聽賞完歌曲之后我讓學生分組設計問題“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根據這首歌曲提出怎樣的問題?請每個小組討論且提出不少于三個問題。”當討論結束以后我依次請每個小組派代表發言,通過他們的回答,讓我對音樂課堂中的提問有了一定的思考。
二、從化繁解惑到創編展示,互動合作的有效性策略
《音樂課程標準》第二部分課程目標,分為三個維度:情感態度價值觀,過程與方法,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這一維度里指出“合作——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中,能夠與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斷增強集體意識和協調能力?!?/p>
(一) 在解決繁瑣處合作,突破長篇幅視唱難點
有時一首歌曲的歌譜比較復雜,我會把歌曲分為幾個樂句,劃分到每個小組,由組長帶領本組的同學自由演唱歌譜,組員有不會唱的地方提出,由組長和其他組員的幫助下完成歌譜的視唱。在每個組都視唱完畢之后,進行組與組的互助學習,分別唱出自己那組的歌譜,由其他組的同學進行模唱學習。這樣的設計對歌譜教學這一塊提高效率,也能夠培養學生合作學習思考的能力。
(二)在產生疑惑處合作,突破長時值演唱難點
教學的重難點,往往是學生產生疑惑的地方,在這種情況下,組織學生合作討論,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通過合作的力量,把原本看似難,不容易解決的地方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分析的全面到位。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愉快的夢》這首歌曲有個難點是每句的最后一個字的準確演唱,由于這個字的時值比較長,可讓學生在自學之后,通過合作游戲的方式組與組之間進行比賽,看看是哪個組的同學在練習的時候配合的最默契,最統一。通過這樣的形式巧妙的解決了這一難點,也使課堂氣氛變得活躍起來。
(三)在創編性環節合作,突破律動創編難點
創編性環節是一種為學生提供思考和練習的主動方式,在三年級歌曲《金孔雀輕輕跳》這一課的舞蹈律動中,在他們觀看了一些美麗的孔雀圖片之后,我讓學生分組合作進行創編律動,根據之前看到的圖片,創編孔雀開屏、展翅、嬉戲等動作,創編好分組進行展示,讓學生評價出哪一組同學編的動作最美、最像、最適合,再根據他們的評價進行動作整合,讓全班學生一起來律動。通過這樣的創編合作,不僅讓他們在合作中體會到快樂,更是在合作中培養了合作意識。
綜上所述,學生、教師與環境等多方因素的合作才能生成有效教學,是師生在課堂互動中產生的知識構建和自主性發展的過程,音樂教育的重心正從單純注重知識技能的傳播,轉向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合作能力和創造精神的培養,而在此過程中能體現學生的靈動成長,達到教師與學生的共成、共生,那么這樣的教學一定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