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剛

摘 要 佛教在我國歷史悠久,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以后,佛教文化與我國的哲學、文學等多種藝術形式發生融合,不但產生了禪學,還與多種文化交融發展。其中,以紫砂為代表的宜興陶瓷就與佛教文化交匯融合,使宜興的紫砂陶瓷文化有了新的內涵詮釋。
關鍵詞 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佛文化
在歷史悠久的宜興陶瓷中,有著幾百年歷史的紫砂陶作品是“后來者居上”。紫砂陶作品能夠出類拔萃,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具有文化價值。其中,佛教文化與紫砂的關系極為密切,紫砂泥料在北宋時期被發掘,此后歷經明、清時期的繁盛,這期間民間流傳著不少關于紫砂陶與佛教有關的傳說。
以紫砂泥為例進行說明,紫砂泥是宜興特有的一種陶土。傳說,紫砂土的發現與廣施善緣的僧人有關。明代的周高起在《陽羨茗壺系》一書中記載了一名僧人在村落大聲呼“賣富貴土?!贝謇锶硕汲靶λI苏f:“貴不欲買,買富如何?”村里人半信半疑,隨著僧人所指的方向去搜索,果然在一處附近的山中發現了紫砂土,紫砂泥也因此被后人稱作“五色土”,或者“富貴土”。這個流傳雖然未必是真,但是體現了“我佛慈悲”,佛家希望人們以陶致富,過上更好的日子,可謂是“佛法無邊”啊。為了記住這位為民著想的僧人,宜興人把他稱為“始陶異僧”。2002年,大型紫砂雕塑“始陶異僧”誕生于紫砂陶作品創作大師徐秀棠手中。這件奇特的作品如今被供奉在富藏紫砂泥的黃龍山麓的大水潭邊,讓陶都人民世代不忘其恩澤?,F以這款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見圖1)為例,談談紫砂雕塑和佛文化的關系。
1 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的造型
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由紫砂泥料雕塑而成,此觀音像一改佛教造像直立或打坐的形象,右腿豎起、左腿平放,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地坐在蓮座之上。左手輕輕托腮,左背靠蓮花;右手呈蓮花手型,置于右膝上面,姿態輕松典雅。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慈祥中透著肅穆,肅穆里又現飄逸,巧妙地突出了觀音流暢的線條和優美的身段。
2 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代表的佛家思想
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以觀自在觀音菩薩為原型創作。自古以來,觀自在菩薩又被稱為“觀世音菩薩”,是“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摩訶薩”的簡稱。此菩薩還有許多各地的不同稱謂,比如大梵清凈音、大光普照音、師子無畏音、天人丈夫音、能施眾生樂、南無觀世音、大慈柔軟音、濟度生死岸等等,這種不同的稱謂與當地的方言和文化有關。雖然觀自在觀音菩薩的稱謂不同,但是他的形象深受各地人民的敬仰。
觀自在觀音菩薩曾經發愿,無論是奸惡的還是善良的人,只要他在遇到任何災難時一心虔誠念誦觀世音菩薩的圣號,觀自在觀音菩薩就會發慈悲心,前去幫助他度過難關。觀自在觀音菩薩救苦救難的品格早已在民間廣泛傳頌,也印證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性?!疤煊胁粶y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闭f明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困難,這時如果有外力幫他度過難關,就會成為這個人心中的“神”。當然,這種普世的救世思想在現實生活中十分難得,所以世人才會敬佩觀自在觀音菩薩普度眾生,并將消解自然界的災難或人間社會禍難的希望寄托在觀自在觀音菩薩的救助上。
3 結 語
紫砂雕塑是紫砂陶藝的一個重要門類。佛像本是我國民間雕塑藝術的傳統題材,這款紫砂“觀自在觀音菩薩雕像”以觀自在觀音菩薩為原型進行創作,由于佛教在中國深入人心,以佛教為文化底蘊的紫砂陶作品也深得人們的喜歡,萬古流芳。
參 考 文 獻
[1]王瑩.景德鎮、宜興陶瓷文化觀與現代陶藝鏈接的研究[D].上海大學.2005.
[2]余水秀.《日本靈異記》“美作礦山說話”的比較研究[D].鄭州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