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蓮
我有一位朋友,一直對科學研究抱有一種特別的情懷:自己沒當成科學家,所以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幫自己實現這個夢想。在他的孩子還沒出生時,他就買書學習,說要早早培養孩子的求知欲,開發孩子在數學上的天賦(不管這天賦有多少,都要想方設法挖掘出來,給他將來做科研打基礎),甚至已經做好了計劃,比如,幾歲開始接觸數學,幾歲開始接觸物理,什么時候參加野外考察,什么時候接觸科研活動……
現在,孩子5歲了,有沒有數學天賦還不知道,但好奇心和探索欲確實比大部分孩子強,而且性格樂觀開朗,在陌生的環境中也落落大方,不驚慌,不焦躁。朋友說,從他會走路開始,就盡可能地帶他去戶外摸爬滾打,讓他自己去感受周邊的環境,學習尋找答案、解決問題,同時,學習和陌生的環境友好相處。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個性、需求、潛能,只有讓他們充分接觸這個陌生的世界,才能讓他們的個性和潛能充分發揮,才最有利于他們成長。
美國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館長柯克·約翰遜說,他采訪過的大部分科學家都說自己愛上科學是因為自己早年在戶外探險受到觸動。這種“探險”可能僅僅是清理游泳池、在野外觀察青蛙,或者和父母徒步旅行、騎馬、釣魚,“他們在哪兒并不重要。把周圍弄得亂七八糟,才是他們作為一個孩子在戶外的最基本體驗”。已經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真正吸引人類不斷鉆研的,不是物質回報,而是好奇心和探索欲。不斷拓展孩子的視野,才能讓他們突破慣性思維,產生學習新知識、探索新世界的熱情。
我們一直期望能在科學研究和大眾之間搭起一座橋梁,讓普通民眾尤其是孩子們接觸科學和科學家,體驗科學發現的樂趣。所以,從2015年開始,我們試著邀請一些科學家帶領我們的讀者去野外辨認星星、認識礦石、采集植物。這樣的活動陸續進行了3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不久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飛碟探索》列入向全國少年兒童推薦的百種優秀報刊名錄。
今年,我們幸得甘肅省考古研究所支持,得以開展考古類科普活動。甘肅省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將帶領我們的讀者進入考古第一線,實地參與考古發掘、文物修復、文物鑒定??脊艑<覍才盘貏e的講座,為讀者答疑解惑。當然,其他的體驗與探索也是少不了的,比如參加戈壁徒步,欣賞長城落日,仰望戈壁星空……相信這樣的經歷會讓你收獲滿滿,終生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