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廣璞 朱玉潔 楊猛
摘 要:隨著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國內外出現了多種類型的新型復合抗逆微生物肥料。它們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農業生產領域中,更好地促進作物自身的增長和發育。筆者探討了這些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
中圖分類號:S14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632001
植物自身的抗逆性指的是,生長在某些不利環境的生物植物具備了抵抗這些不良性狀的能力,比如抗干旱、抗寒、抗鹽以及抗病蟲害等。各種植物之間存在著明顯不同的生殖隔離,假如某種作物形成了良性的抗逆性狀,通常情況下難以將這種優良的抗逆形狀轉移到其余類型的植物體內。在這種情況下,可以充分地發揮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和效能,有效地增強這些作物的抗逆能力和形狀。更好地實現作物豐產,獲得良好的時候效益和經濟效益。
1 促生生防菌類微生物肥料
促生生防菌類是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主要菌種。從相關文獻和科研成果可知,國內外科研機構和肥料生產企業已經研制出了適用于玉米、水稻。棉花、小麥、辣椒、黃瓜、香蕉、煙草以及番茄等20多種類型的內生細菌以及根際細菌。具有從體內分離篩選和植物根際能夠誘導抗病以及防止病蟲害的功能。通過鑒定具體的培養特征、個體形態、分子生物學以及生理生化特性等相關指標,找到了生防促生芽孢桿菌、固氮菌、植物根際促生細菌以及解鉀解磷芽孢桿菌等在內的多種微生物肥料。借助現代化的先進生物技術手段和研究方法。深入地研究其代謝產物與作用機理,調查研究其田間效果以及化感物質基因定位等方面,注意到它們能夠有效地控防田間的土傳病蟲害,對植物生長起著調促作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土壤生物修復。
2 促生芽生防孢桿菌研制的微生物肥料
目前我國在該領域的研究也已取得重大進展,已經獲得了我國農業部關于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科研產品登記許可證書,并且將這種促生生防菌類列入到了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名單。這是國內科研領域和復合型微生物肥料生產企業在發展微生物肥料過程中的重大理論創新,也代表著我國積極趕超世界抗逆型微生物肥料先進水平的實力。目前已經投入到生產實踐中,在充分的市場化運作過程中,持續地證實了該理論創新的必要性和正確性。
3 注重刺激生長和生物防治的功能
當前國內外在研制抗逆型微生物肥料的過程中,非常關注微生物肥料所具備的生長調理、植物營養以及病蟲害防控效應,力爭實現這3種效能合一。將其運用到當下的農作物生產領域中,可以有效地固氮、解鉀、解磷,有效地轉化作物土壤中的各種潛在肥源,提升農作物利用和吸收養分的效果。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肥料的利用效率,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可以節約大量的勞動力資源,減少勞動工作量。少用甚至不用化學農藥,就能夠取得良好的植保效果和高度的抗逆性。這類抗逆型的微生物肥料屬于環保型的、低碳的、綠色的作物調節產品,可以持續地向作物供給所需要的各種養分,提升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也可以提升土壤自身的肥力,改善固有的土壤結構。特別是這些抗逆型微生物肥力可以有效地克服和控制由于長時間過量運用農藥和化肥而導致的土壤連作障礙,比如非常嚴重的重茬病害,還可以顯著地減少農藥殘留,因此它的效果是顯而易見的。
4 技術創新
為了使抗逆型微生物肥力達到調理、營養、植保在內的三效合一效果,必須進行技術創新。在此過程中,必須要深層次地研究和生防促生菌種以及營養菌的配比和組合,而且要探討優良菌株所具備的功能特點,借助相應的理化因子誘變,實施基因工程改良等方面,形成穩定性能的生產菌株。在此基礎上,按照中草藥和微生物雙向發酵后可以形成新型的化感物質,逐步誘導效果農作物打開相應的次生代謝途徑,使它們可以自主地形成化感物質,而且還可以獲得所需要的誘導抗性(免疫力),從而實現雙重抗蟲防病作用的科學原理。
5 結語
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肥料所具備的獨特功能和作用,它為我國發展綠色農業,打造綠色食品安全體系,增強作物的抗逆能力,促進作物豐產豐收,提升作物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和保障。因此我國應該積極地推廣和普及這些微生物肥料。它們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降低化肥用量,減少化學肥料污染環境的威脅。它還可以為我國有效地發展綠色食品和提升作物質量和水平提供可靠的物質支持。因此應該加大研究新型復合抗逆型微生物的力度,穩步提升國內蔬菜水果經濟作物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力。
參考文獻
[1]沈德龍,李俊,姜昕.我國微生物肥料產業現狀及發展方向[J].微生物學雜志,2013,33(3):1-4.